-
公开(公告)号:CN119650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1692.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12 , G21C21/00 , G01K7/02 , G01K1/00 , G01K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温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陶瓷金属焊接的温度测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贴合反应堆堆芯,保护反应堆堆芯,传导反应堆堆芯反应温度的发热板、设置在所述发热板远离反应堆堆芯一面的导热组件,以及用于测量反应堆堆芯温度的测温组件;其中,所述发热板的温度通过所述导热组件传导,所述导热组件贴合发热板的部分为绝缘材料;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穿设在安装部内,测量部的一端抵接在导热组件上。本申请具有减少干扰,准确对温度飞升进行感知和/或识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570641.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表面单相及两相对流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装置由实验段、进口保护段和出口保护段组成;所述进口保护段、所述实验段和所述出口保护段依次拼接成整体;并对拼接之后的整体金属表面进行精细化处理;所述进口保护段和出口保护段的金属材料与所述实验段的金属材料不相同,且所述进口保护段和出口保护段的材料根据强度、电阻率、热膨胀系数以及可加工性因素来确定;本发明的实验装置通过进出口端盖嵌入进出口联箱,并辅以绝缘块和承压壳实现电加热时的绝缘和高压下的承压能力。本发明利用保护金属有效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高温对精细表面的影响,提高精细化表面传热传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43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215511.X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压水堆失水事故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实验模拟体,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实验模拟体本体和堆芯检测装置,反应堆压力容器实验模拟体本体包括压力容器模拟体以及位于压力容器模拟体内腔的吊兰模拟体,在吊兰模拟体中设置有堆芯组件模拟体,压力容器模拟体包括上封头、中间圆柱筒体和下封头,堆芯组件模拟体包括包壳管和电加热元件,包壳管的顶部为封闭端,其底部为开口端,且包壳管的底部向下延伸并穿出下封头,堆芯检测装置的数据采集端从包壳管的开放端插入包壳管中。本发明设计出用于压水堆失水事故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实验模拟体,使用于堆芯组件模拟体的检测装置不会因为采集路径而影响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和堆芯之间的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570645.9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表面强化传热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原始基体材料换热表面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在预处理之后的换热表面构建微纳结构,实现换热系统内的传热强化。本发明利用飞秒激光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原始基体材料上构建微纳结构实现传热强化,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强化传热技术带来的其他附加影响,并且对于各种传热形式均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70645.9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表面强化传热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原始基体材料换热表面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在预处理之后的换热表面构建微纳结构,实现换热系统内的传热强化。本发明利用飞秒激光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原始基体材料上构建微纳结构实现传热强化,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强化传热技术带来的其他附加影响,并且对于各种传热形式均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8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4645.2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22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丝网测量浓硼扩散特性的T型管实验模拟体及方法,所述T型管实验模拟体包括T型管筒体,所述T型管筒体包括水平管,所述水平管上设置有安注管,所述水平管上在安注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丝网测量组件,所述丝网测量组件垂直于水平管的轴线设置,所述丝网测量组件若干水平组丝和若干垂直组丝组成,所述水平组丝与垂直组丝相互垂直,所述安注管和水平管分别用于注入硼酸溶液和冷却剂,所述安注管上设置有浓硼溶液流量测量组件,所述水平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主回路流量测量组件。通过本发明所述T型管实验模拟体和方法能够后获得T型管注入反应堆一回路管道中的浓硼扩散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431.7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均流结构,包括外夹套,所述外夹套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外夹套的内壁与安全壳容器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多个位于进液管下方的弧形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在安全壳容器的顶部;多个均流板围绕安全壳容器的竖直中轴线均匀分布,多个均流板的一端共同构成内圈,多个均流板的另一端共同构成外圈,所述内圈的竖直中轴线与外圈的竖直中轴线共线。本发明使得流体由内侧向外侧运动时,一边旋转,一边做离心运动,在安全壳壁面形成旋流式液膜,有助于增大流体对壁面的浸润面积,同时,均流板作为翅片,增大了流体与安全壳的换热面积,进一步增强了流体携带热量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1658.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壳体传热结构及传热管束的定位与安装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二次侧出口端和二次侧入口端,壳体侧面从上至下设有一次侧入口端和一次侧出口端,壳体内从上至下安装有若干定位环,每个定位环内安装有一个管子支撑板,所述管子支撑板设有若干管孔,若干传热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有管子支撑板后与一次侧出口端连接,管孔与传热管一一对应;本方法设计出一种工艺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的管壳式C型传热管束在壳侧的安装及定位结构及工艺,可以实现热弯成型的C型传热管束在具有多层支撑板和狭窄壳体内的热交换器模拟体内的安装及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53536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1055917.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核反应堆堆芯功率模拟装置及方法,对应装置及方法中,通过制造可匹配核反应堆堆芯燃料元件寿期初期和末期不同轴向功率分布的非均匀电加热元件,将两种类型的非均匀电加热元件直接插入包壳管即可核反应堆寿期初期和末期阶段堆芯功率轴向不均匀分布的模拟;通过将两种非均匀电加热元件进行组合,以及通过电加热元件位置固定和调节装置控制非均匀电加热元件的插入深度,即可实现核反应堆不同时期的堆芯功率轴向非均匀分布模拟。该装置及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准确核反应堆不同寿期下堆芯功率轴向和径向的不均匀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29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303496.3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电加热管内热电偶滑动和固定的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传动齿轮,还包括一个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定位滑块,在定位滑块内设置有内螺纹,还包括一根内部为中空结构的丝杠,丝杠外设置有与定位滑块相匹配的外螺纹,在丝杠内设置有一根同轴的铰链支架,在铰链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热电偶,热电偶穿过设置在丝杠侧壁上的孔并延伸至丝杠外侧。本发明可以连续测量电加热管内壁的温度,理论上可以测量任何一点的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测温点固定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测温的数据点来源,同时,不需要焊接工序,对电加热管本身而言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