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小型反应堆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802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742390.4

    申请日:2015-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型反应堆总体结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小型反应堆。它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压紧组件、控制棒组件、导向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和直流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与压力容器筒体直接连接的主泵;堆芯包括堆芯吊篮和燃料组件;在堆芯吊篮内设有压紧组件和控制棒组件;压力容器与主泵直接连接,主泵水平安装,其入口设有分流装置。加热设备设在压力容器顶盖上,通过温度调节直接对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进行压力控制,相当于同时将蒸汽发生器、稳压设备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取消了外部回路管道,消除了大破口事故,结构紧凑;控制棒驱动机构内置,消除了弹棒事故,固定安全性大大提高。

    反应堆压力容器长寿期辐照监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925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476717.3

    申请日:201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长寿期辐照监督方法,监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核电厂首循环时只插入U管、V管、Z管和Y管,U管、V管、Z管和Y管用于监督反应堆压力容器前40年寿期内堆芯活化区材料辐照脆化情况;步骤2:根据U、V、Z三根辐照监督管抽取后的辐照数据、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超前因子判断否需要进行退火处理,若需要进行退火处理时,在核电厂运行中期插入S管、T管、W管和X管,S管和T管用于监督反应堆压力容器第50年和第60年的材料辐照脆化情况,W管和X管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需要作退火处理时验证堆芯活化区材料退火后性能恢复情况及经短期辐照后性能下降情况。

    反应堆压力容器长寿期辐照监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925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476717.3

    申请日:201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长寿期辐照监督方法,监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核电厂首循环时只插入U管、V管、Z管和Y管,U管、V管、Z管和Y管用于监督反应堆压力容器前40年寿期内堆芯活化区材料辐照脆化情况;步骤2:根据U、V、Z三根辐照监督管抽取后的辐照数据、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超前因子判断否需要进行退火处理,若需要进行退火处理时,在核电厂运行中期插入S管、T管、W管和X管,S管和T管用于监督反应堆压力容器第50年和第60年的材料辐照脆化情况,W管和X管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需要作退火处理时验证堆芯活化区材料退火后性能恢复情况及经短期辐照后性能下降情况。

    可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的金属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410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86590.2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严重事故缓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的金属保温装置。它包括间隔地设置在压力容器外部的金属保温层,所述的金属保温层底部设有冷却剂入口,金属保温层上端侧壁上设有冷却剂出口;所述的冷却剂入口和出口处分别通过铰接设有进口组件和盖板。利用压力容器和金属保温层之间的间隙,同时在金属保温层上下处设置冷却剂出入口,形成冷却剂流道,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外部冷却,将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熔融堆芯产生的热量及时地导出,从而保证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衬板可以防止冷却剂从金属保温层的块与块之间的缝隙泄露,同时使得金属保温层整体结构的承载强度增大。

    一种基于一维应力腐蚀裂纹反演裂纹萌生时长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68.5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力腐蚀开裂预测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演化物质传输模型与Irwin小范围屈服理论的应力分布模型的应力腐蚀开裂全过程高效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前两部分理论推导以及建模后设计基于该数学模型的MATLAB程序,并通过无量纲化的方法同时参考实验获得的数据点对参数进行校核,最后达到应力腐蚀开裂全过程预测的目标。通过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该数值方法的高效性,有效解决精细有限元建模分析消耗计算资源太大和纯数据拟合忽视了真实物理过程而造成预测不准的问题,为实际工程中估计裂纹萌生时长提供重要方法。该方法通用性强、易于掌握和实施。

    一种双齿钩爪制造方法及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6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93769.7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齿钩爪制造方法及系统,属于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上设置有安装孔,各安装孔均配置有螺栓孔,各螺栓孔均配置有定位螺栓;所述螺栓孔为台阶孔状:螺栓孔包括导向孔段以及内螺纹孔段;所述定位螺栓为台阶轴状:定位螺栓包括锥形段、导向柱段以及螺柱段;任意螺栓孔与为该螺栓孔配置的定位螺栓的关系为:所述导向孔段的直径与导向柱段的直径相同,内螺纹孔段上的内螺纹与螺柱段上的外螺纹相适配;各安装孔均配置有位于该安装孔同侧的两个螺栓孔。所述制造方法基于该制造系统实现,本方案可有效保障各钩爪在制造系统上的定位精度,为钩爪加工尺寸一致性提供进一步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