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8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66.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试样冷加工;沿着试样厚度方向对试样进行一维冷轧,试样长度增加为冷变形量CW;Step2:应力腐蚀裂纹扩展CT试样加工;对经Step1的试样进行CT试样加工,从而形成1/2CT式样;Step3:预制疲劳裂纹;在空气环境下,在1/2CT式样上加载载荷,从而预制疲劳裂纹;Step4:模拟一回路水环境测试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Step5:建立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表征式;通过该发明建立的表征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不同工况下690合金焊接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进而为核反应堆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核反应堆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81956.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01N3/32 , G01B11/3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的金属环境疲劳修正因子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加工试样的表面粗糙度,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和结果;分别控制试样表面粗糙度、加载应变速率和加载应变幅值以及实验环境这四种因素中若干因素固定后进行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疲劳试验,以此研究各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疲劳寿命的影响;针对空气环境下和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疲劳实验结果,分别得到这两种环境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疲劳最佳拟合曲线,并通过引入表面粗糙度因子获得环境疲劳修正因子计算模型,从而预测冷却剂环境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疲劳寿命。本发明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1704.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备筒体热震荡限值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结构力学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首先建立核设备筒体模型,基于所述核设备筒体模型计算筒体的初始损伤系数,根据所述初始损伤系数确定所述筒体的目标假设裂纹尺寸。然后获取所述筒体的工程参数,基于所述工程参数和所述目标假设裂纹尺寸构建关于温度波动范围的应力计算模型,并基于所述应力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筒体的目标损伤系数。最后基于所述目标损伤系数对所述温度波动范围进行迭代得到目标温度波动范围,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波动范围得到热震荡限值。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热震荡限值考虑到了筒体裂纹的影响,符合工程中的实际需求,且计算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95113.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06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件寿命预测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涉及金属材料性能预测技术领域,以至少解决以单轴光滑试样试验数据为基础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确定处于缺口结构的目标金属件在无缺口光滑结构状态时的第一纯疲劳寿命、发生蠕变的目标保载时间以及目标缺口应力集中系数;以及,获取与目标金属件的目标金属材料关联对应的目标预设模型;目标预设模型表征应力集中系数、保载时间、无缺口光滑结构状态的纯疲劳使用寿命与蠕变‑疲劳使用寿命之间映射关系;基于目标预设模型,得到第一纯疲劳寿命、目标保载时间和目标缺口应力集中系数下目标金属件的目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1969.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镍基690合金腐蚀仿真的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镍基690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利用镍基690合金的实验数据对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中的反应系数和扩散系数进行参数校准,基于校准的参数建立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可以实现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模型对镍基690合金腐蚀演化的准确仿真,从而能够获得电流密度、腐蚀速率、腐蚀深度演化等信息,对腐蚀过程进行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06284.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结构力学模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形密封环螺旋弹簧刚度等效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计算螺旋弹簧基体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步骤1.1:建立螺旋弹簧基体和上下刚性法兰平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步骤1.2:分别采用六面体和壳体网格对弹簧和法兰平面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步骤1.3:编写后处理文件;步骤二、计算初始厚度下O形环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步骤三、计算得到刚度等效后O形环的壁厚。通过将内侧螺旋弹簧基体等效为一定厚度的O形环,以解决密封组件分析计算模型尺寸跨度大和计算效率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5748.4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屏蔽式同步磁阻电机降低铜耗优化设计快速方法,属于电机设计优化领域。该方法包括电机的定子、屏蔽套、气隙和转子的磁网络建模方法:根据磁场分布特点和电机拓扑结构,结合有限元网格划分思想,对不同部位进行合理的磁网络划分,充分考虑漏磁和铁心非线性特性;包括基于遗传算法结合磁网络模型快速计算的降低铜耗快速优化设计方法:采用遗传算法生成大量不同电机设计方案个体,采用磁网络模型快速计算每个方案个体的转矩性能,并计算使其电磁转矩达标时的铜耗最小值,以快速进行降低铜耗的优化设计。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完成耐高温屏蔽式同步磁阻电机的铜耗优化,有效节省采用有限元分析所需的大量时间和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2908.2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奇异单元网格划分法划分类裂纹尖端的网格,并构建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采用所述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计算距类裂纹尖端特征距离的应力;在瞬态载荷和外载荷条件下,采用编译器软件,通过主循环瞬态极值组合和子循环瞬态峰谷值应力幅配对的方式计算疲劳损伤系数。本发明实现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的计算,且计算准确度较高;根据计算得到的疲劳损伤系数,对类裂纹不连续区的疲劳损伤进行评定。本发明填补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疲劳损伤系数计算的技术手段空白,可用于利用商用软件对核一级设备类裂纹不连续区的工程疲劳校核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68.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力腐蚀开裂预测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演化物质传输模型与Irwin小范围屈服理论的应力分布模型的应力腐蚀开裂全过程高效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前两部分理论推导以及建模后设计基于该数学模型的MATLAB程序,并通过无量纲化的方法同时参考实验获得的数据点对参数进行校核,最后达到应力腐蚀开裂全过程预测的目标。通过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该数值方法的高效性,有效解决精细有限元建模分析消耗计算资源太大和纯数据拟合忽视了真实物理过程而造成预测不准的问题,为实际工程中估计裂纹萌生时长提供重要方法。该方法通用性强、易于掌握和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0439.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的应力叠加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技术领域;根据应力结果对各评价位置进行应力线性化,得到在不同方向单位载荷下的应力分量,基于载荷组合进行应力分量的线性放大和叠加得到载荷组合的评价位置结果,适用于弹性分析,对快速进行应力分析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对设计参数变更可实现应力结果的快速反馈;避免了ANSYS后处理中耗时的写入结果文件的过程,可通过将评价位置处的关键应力信息写入文本文件,对文本文件上的数据进行应力叠加计算获得最终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