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26757.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核电站一回路设备进行疲劳分析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节点线性化应力分量,基于获取的数据通过设置的算法自动实现核电站一回路主设备的疲劳分析,无需依赖某一特定商业软件,实现简单,便于修正,提高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66.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试样冷加工;沿着试样厚度方向对试样进行一维冷轧,试样长度增加为冷变形量CW;Step2:应力腐蚀裂纹扩展CT试样加工;对经Step1的试样进行CT试样加工,从而形成1/2CT式样;Step3:预制疲劳裂纹;在空气环境下,在1/2CT式样上加载载荷,从而预制疲劳裂纹;Step4:模拟一回路水环境测试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Step5:建立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表征式;通过该发明建立的表征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不同工况下690合金焊接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进而为核反应堆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核反应堆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81956.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01N3/32 , G01B11/3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表面粗糙度的金属环境疲劳修正因子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加工试样的表面粗糙度,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和结果;分别控制试样表面粗糙度、加载应变速率和加载应变幅值以及实验环境这四种因素中若干因素固定后进行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疲劳试验,以此研究各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疲劳寿命的影响;针对空气环境下和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疲劳实验结果,分别得到这两种环境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疲劳最佳拟合曲线,并通过引入表面粗糙度因子获得环境疲劳修正因子计算模型,从而预测冷却剂环境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疲劳寿命。本发明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95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1969.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镍基690合金腐蚀仿真的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镍基690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利用镍基690合金的实验数据对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中的反应系数和扩散系数进行参数校准,基于校准的参数建立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腐蚀模型,可以实现近场动力学反应扩散模型对镍基690合金腐蚀演化的准确仿真,从而能够获得电流密度、腐蚀速率、腐蚀深度演化等信息,对腐蚀过程进行模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464233.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28
Abstract: 为解决传统测量方式的断口复原程度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延性指标测量结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析金属材料延性指标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测试获取待分析金属材料的工程应力应变数据;计算所述工程应力应变数据所围成的面积,得到第一面积;计算工程应力应变起始点至紧缩临界点数据所围成的面积,得到第二面积;根据公式(1)计算待分析金属材料的延性指标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应变能分析金属材料延性指标,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的断口复原程度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延性指标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1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725573.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3 , G21C17/0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疲劳状态监测方法、设备和装置,本发明通过主管道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计算压力容器进出口位置温度场,用于计算疲劳使用系数,同时通过溶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进入压力容器冷却剂的含氧量,并利用辐照监督数据对弹性模量和材料硫含量进行修正,最后利用疲劳使用系数修正方法实现疲劳使用系数的自动修正,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本发明还通过先进行瞬态识别再进行疲劳计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计算数据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19956.1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探伤和断裂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伤记录缺陷转变成表面半椭圆缺陷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无损探伤仪器显示设备材料内部的探伤记录缺陷形状;S2、结合S1中的探伤记录缺陷形状,将探伤记录缺陷标准化为圆形缺陷或长方形缺陷,计算标准化缺陷面积Srecord;S3、在S2获得的标准化缺陷面积Srecord基础上引入安全系数后获得假设缺陷面积S0;S4、将S3中的假设缺陷转变为材料内部椭圆缺陷;S5、将S4中材料内部椭圆缺陷转变为分析用表面半椭圆缺陷。本发明能够建立无损探伤的记录缺陷转变成分析用表面半椭圆缺陷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33905.9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应变能分析结构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方法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在服役温度下的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以及弹性模量E;在结构上施加载荷并开展缺口部件的弹塑性计算,获得部件缺口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获取无缺口结构的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根据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以及材料应力应变数据,计算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计算得到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所围成的名义应变能Wnominal;根据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和名义应变能Wnominal,获得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模型。采用本方案,为缺口局部材料单元体进入塑性阶段后提供了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有效描述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服务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1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80739.7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能设备安全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获取核能设备材料在预设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数据,并获取核能设备材料实际情况下的应变能密度和理想弹塑性情况下的应变能密度;根据实际情况下的应变能密度和理想弹塑性情况下的应变能密度构建安全性能测试模型;使用所述安全性能测试模型对核能设备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能设备安全性能的测试系统。本发明一种核能设备安全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通过材料应变能密度参量与基准应变能密度参量的比值,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应力应变确定核能设备力学分析中安全裕量设计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为核能设备设计阶段确定强度力学校核中剩余安全裕量提供指标量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52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4233.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28
Abstract: 为解决传统测量方式的断口复原程度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延性指标测量结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析金属材料延性指标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测试获取待分析金属材料的工程应力应变数据;计算所述工程应力应变数据所围成的面积,得到第一面积;计算工程应力应变起始点至紧缩临界点数据所围成的面积,得到第二面积;根据公式(1)计算待分析金属材料的延性指标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基于应变能分析金属材料延性指标,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的断口复原程度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延性指标测量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