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984293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1043827.1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9/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回路快速卸压管线组件,包括卸压母管、第一卸压支管和第二卸压支管,所述卸压母管一端连接稳压器上封头的快速卸压接管嘴,另一端连接第一卸压支管和第二卸压支管的入口,所述第一卸压支管和第二卸压支管的出口连接排放环管,所述第一卸压支管和第二卸压支管上均设置有闸阀和截止阀。本实用新型在严重事故情况下能够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进行快速卸压,防止发生高压熔堆事故;第一卸压支管和第二卸压支管互为备用,任何一个出现故障,另一个仍能实现快速卸压功能,系统的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排放阻力小、对稳压器施加的载荷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025146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720586.9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E04H5/02 , E02D29/045 , G21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呈L形布置的山体深埋式核岛厂房,包括涉核厂房和非涉核厂房,反应堆厂房与燃料厂房、安全厂房、核辅助厂房、卸压洞室以及电气厂房连接,反应堆厂房设置在燃料厂房、安全厂房、核辅助厂房、卸压洞室以及电气厂房围绕形成的区域中心处,核辅助厂房同时与电气厂房和安全厂房连通,除卸压洞室外,其余涉核厂房均与非涉核厂房连通;反应堆厂房布置在山体中单独的反应堆洞室中,燃料厂房、安全厂房、核辅助厂房、卸压洞室以及电气厂房布置在山体中的隧道式洞室中,卸压洞室布置在反应堆厂房附近。该核岛中涉核厂房确保深埋山体后,满足各厂房洞室稳定性、抗震性的要求,有利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可建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920322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9827.8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E04H5/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深埋式核电站地面厂房的布置结构,山体设置有第一水平阶面和第二水平阶面;第一水平阶面上设置有主控厂房、应急柴油发电机厂房、应急空压机厂房、运行服务厂房、汽轮机厂房以及冷却塔,应急柴油发电机厂房与主控厂房接触,应急空压机厂房与应急柴油发电机厂房共用一个底板;第二水平阶面上设置有冷却水池和核岛消防泵房。减少了地下建筑物的规模,节约建设成本;将冷却水池置于地面满足非能动系统长期运行的要求,水池与安全壳的高差为非能动系统的自然循环提供了充足的驱动力;当安全壳发生破损时,采取地下岩体密闭措施后,放射性气体仍可以被收集到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对事故情况下人员疏散、应急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583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16584.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包括核岛和常规岛,核岛涉核建筑物置于山体核岛洞室群内,常规岛置于山体常规岛洞室群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体陡峻、边坡外侧和上部没有较大地面平台的地形环境,为地下核电站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总体布置,工程具有经济可行性。主要工艺系统较地面核电站无需重大调整,降低了地下核电站技术研发难度;通过将核岛厂房、常规岛厂房布置于不同的地下洞室内,可确保现有的地下工程技术满足核电站涉核建筑物布置于地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164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67235.2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竖直连接式波动管。它包括竖直段Ⅰ、竖直段Ⅱ,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延伸段,所述的竖直段Ⅰ从主回路管道的顶部竖直接出,所述的竖直段Ⅱ竖直向上与稳压器底部连接,所述的延伸段与水平面呈2~5°仰角向上延伸。利用设计的竖直段使得波动管从主管道上竖直接出,使得主管道上的波动管接管嘴焊缝上不存在热分层影响;波动管中间段的延伸段采用2~5°倾角向上延伸,有效缓解了热分层效应对该段焊缝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7316330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332196.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维修更换的新型管座,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上部连接端和下部连接端,所述上部连接端沿轴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柱体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坡口,所述下部连接端沿轴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母管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一致,所述焊接坡口为V型。使用该新型管座对缺陷焊缝所在管座进行更换,无需对管座下部母管进行重新预制,在减少核废料的同时可节约人员维修时间,减少人员所受辐照剂量,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162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76235.9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避免“死管道”现象的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结构,其设置在反应堆热管段和冷管段之间,包括连接热管段和冷管段的余热排出系统管段、设置在余热排出系统管段上的死管道阀门组管段;死管道阀门组管段包括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串连设置在余热排出系统管道上;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之间的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的管段为死管道管段;死管道阀门组管段还包括旁通管线、设置在旁通管线上的手动隔离阀,旁通管线一端连接到余热排出系统管道靠近热管段的管段上,另一端连接到死管道管段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死管道”问题,并不会威胁到核电厂的安全,不会威胁到余热排出系统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650570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258949.8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余热排出系统之间的连接系统,环路热段与RRA系统通过母管以及并联的A、B列管路实现连接;A列管路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B列管路依次设有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第一电动阀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逻辑控制组件与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电动阀上依次连接有第二逻辑控制组件与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三电动阀上依次连接有第三逻辑控制组件与第三压力变送器;第四电动阀上依次连接有第四逻辑控制组件与第四压力变送器;四个压力变送器都与母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需要在RRA系统投入时的可靠性,同时又保证RRA系统隔离的可靠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电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经济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