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内转鼓模拟路面变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5995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4668.4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卢荡 徐婷 杨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胎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重载轮胎特性测试时内转鼓模拟路面变形的方法及装置。其可以解决技术上存在的在内转鼓模拟路面上加载重载轮胎进行轮胎特性测试时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本发明消除内转鼓模拟路面变形的方法为:在内转鼓模拟路面的外鼓面上加载一个负载平衡轮胎,通过实时控制负载平衡轮胎施加于外鼓面的作用力来抵消测试轮胎施加于内鼓面的作用力,从而保证内转鼓模拟路面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测试的精度和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简单合理,通过实时控制加载给负载平衡轮胎的径向变形和侧偏角来实时控制负载平衡轮胎施加到内转鼓模拟路面的外鼓面上的作用力。

    复合四连杆轮胎力学特性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243544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254282.4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四连杆轮胎力学特性试验机,该试验机包括由基座液压缸和弧形导轨构成的弧形导轨装置,由基座、四根连杆、大摆杆机构、小摆杆机构构成的复合四连杆机构总成,由箱体、导轨、滑板、液压缸、液压缸连接台、上过渡台构成的垂直加载滑板部分总成,由六分力传感器、驱动制动装置构成的六分力传感器及驱动制动装置总成,模拟路面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价格低廉、能够实现轮胎各种运行工况,在复合工况下轮胎印迹中心不变,并且能够精确控制轮胎六个自由度运动参数及其与地面六分力的关系。

    爆胎瞬态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2306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46097.0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胎特性测试试验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轮胎爆胎时候的瞬态特性测试方法及实现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装置。该方法解决了技术上存在的必须在高车速下进行实车爆胎、试验危险系数高的问题,该方法可以模拟不同的车速和不同的爆胎持续时间,而且可在室内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安全可靠。同时,为了实现该模拟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接利用轮胎气门嘴进行放气的装置,该装置不但具有放气速度可控、充放气方便的特点,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利用雷管爆胎、爆胎后的轮胎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

    轮胎力学特性测试专用复合模拟路面

    公开(公告)号:CN102426132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46103.2

    申请日:2011-08-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轮胎力学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轮胎力学试验所需要的轮胎力学特性测试专用复合模拟路面。该复合路面包括钢板基体,钢板基体上加工的沟槽和凸台,填充在沟槽内的树脂与金刚砂的混合物层。本发明克服目前轮胎试验模拟路面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轮胎试验测试精确度高,循环次数多,受外界干扰小的可控摩擦系数的复合模拟路面。

    一种包括面内动态特性的UniTire轮胎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9552.4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面内动态特性的UniTire轮胎模型建模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建模方法,直接将轮心处的输出力视为状态量,不建立详细的轮胎胎体模型,只考虑简单边界条件,利用只包括少量参数的近似传递特性,建立一种包含面内动态特性的UniTire轮胎模型。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整车耐久性仿真提供了一种计算效率高且参数辨识方便的耐久性轮胎模型,进而满足工程上轮胎载荷分析需求。

    一种基于侧倾对载荷沿胎宽分布影响的计算不同侧倾角下侧偏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90678.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索艳茹 卢荡

    Abstract: 一种基于侧倾对载荷沿胎宽分布影响的计算不同侧倾角下侧偏刚度的方法;将轮胎沿胎宽分成n份,得到每份侧偏刚度随载荷变化公式;轮胎结构关于胎宽中分面近似对称,则n取2,将轮胎分成左右两半,得到每一半侧偏刚度随载荷变化公式;根据轮胎规格和不同载荷下的纯侧偏数据,计算得到侧倾后两半轮胎上的载荷;将每半上的载荷分别代入相应的侧偏刚度公式并相加,得到不同侧倾角下整条轮胎的侧偏刚度。本发明无需进行带侧倾角的侧偏测试或仿真,避免了传统方法工作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有效降低了测试及仿真难度,使结果更准确、范围更广;提出了将轮胎沿胎宽分割并精确计算每半载荷的办法,提供了不同侧倾角下侧偏刚度的计算的新方法。

    一种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06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799914.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引入了全工况高精度的UniTire轮胎模型,并嵌入线性时变MPC控制算法中实现轨迹跟踪,进一步扩大智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适应场景如高速、低附着路面、大滑移率等,并提高跟踪性能。同时,通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局部线性化的过程进行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大轮胎滑移率下仍能跟踪期望轨迹并控制车辆稳定。

    高速高刚度试验台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85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4129.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高刚度试验台,包括底座、路面模拟机构及与用于提供动力给所述路面模拟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路面模拟机构包括安装架、转鼓、双幅板、与所述双幅板相连的稳固件、主轴及安装于所述转鼓外侧的凸块,路面模拟机构上方还设置有轮胎控制机构,所述轮胎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架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一侧的轮胎定位装置,所述轮胎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加载动力的伺服动力件、与所述伺服动力件相连的升降板及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用于与所述轮胎的轮辋相连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六分力传感器,所述伺服动力件驱动所述升降板在垂向上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能够精准定位轮胎位置,保持轮胎的定位刚度与模拟路面刚度,提高试验准确性。

    基于纯侧偏和纯侧倾力学性能预测侧倾侧偏复合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70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25388.1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纯侧偏和纯侧倾力学性能预测侧倾侧偏复合力学性能的方法,已知纯侧倾侧向力和纯侧偏侧向力,将纯侧倾等效成载荷输入,预测得到侧倾侧偏复合工况下的侧向力;已知纯侧倾回正力矩,通过与基于预测的侧倾侧偏工况下由侧偏造成的回正力矩叠加得到侧倾侧偏复合工况下的回正力矩。本发明操作简单,大大减轻了试验工作量,避免了因测试设定复杂和测试轮胎磨损量大导致的测试数据质量低问题,避免出现MTS试验台接地印迹中心移动问题,提出了将侧倾等效成载荷输入的办法,从机理上揭示了纯侧倾、纯侧偏和侧倾侧偏复合三种工况之间的关系,为侧倾侧偏复合力学性能的获得提供了新方法。

    一种用于轮胎平顺性测试试验台的自动对中自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809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90475.3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平顺性测试试验台的自动对中自锁装置,包括试验台基座、试验台立板、载荷加载缸、直线导轨、带斜面及滑块的轮胎安装平板、锁紧液压缸、平衡二力杆、带滑槽的楔形块及锁紧外壳。所述的试验台基座和试验台立板构成试验台主体,载荷加载缸和锁紧外壳固定在试验台主体上,带斜面及滑块的轮胎安装平板通过直线导轨与试验台主体连接,两个锁紧液压缸对称位于带斜面及滑块的轮胎安装平板两侧,且通过铰链与其连接,每侧两个平衡二力杆通过铰链一端与锁紧液压缸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带滑槽的楔形块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通过平衡二力杆结构在锁紧过程中自动对中,且实现轮胎施加载荷后的快速锁紧,方便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