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9189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026856.2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01D71/06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电滤离子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合物和溶剂的混合溶液先降温刮膜,然后加入交联剂以及导电填料进行交联反应,制成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海水淡化电滤离子膜的制备方法,经实际测试证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海水淡化电滤离子膜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3.2MPa,电导率可以低至10.4Ω·cm,本发明具有操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制得膜性能良好等显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5384.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微合金化铝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Si 0.7%‑1.3%,Mg 0.6%‑1.2%,Mn 0.4%‑1.0%,微合金元素0.2%‑0.6%,余量为Al;其中,所述微合金元素为Sc和Cr,或,所述微合金元素为Sc、Cr和Zr。通过微合金元素的添加,使本申请所得的铝合金在室温以及高温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铝合金的凝固成形制备工艺,并通过超声波辅助振动进一步促进元素均匀分散,提高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52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5391.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热裂纹抑制方法及使用该抑制方法的组合模具。该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需铸件的形状设计模具形状;基于模具形状进行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熔体冷却过程温度场,并确定温度梯度较小的区域;将温度梯度较小区域对应的模具替换为热控镶块,其余区域的普通模具保持不变;使用普通模具与热控镶块构成的组合模具对熔体进行成形。本申请将传统均质凝固模具升级为镶块式组合模具,包括普通模具与热控镶块。通过高导热、高硬度异质或内置冷却流道同质热控镶块,提高散热效率,调控熔体过冷度,细化晶粒,避免孤立液相,降低拉应力,抑制热裂纹,实现高效、经济、易操作的铸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971582.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565 , F26B5/06 , B28B1/00 , B28B11/24 , B28B23/00 , C04B35/58 , C04B35/597 ,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80 , C04B38/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功能梯度层状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纤维预制体,制备水基陶瓷浆料,将水基陶瓷浆料浸渍到纤维预制体中,后进行冷冻干燥,在保护气氛下反复进行3~6次浸渍裂解,再将其放入热压炉中进行热压处理,最终得到纤维增强功能梯度层状陶瓷基复合材料,该功能梯度层状纤维陶瓷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外层致密层和内层疏松层。本申请通过料浆工艺、冷冻干燥法、浸渍裂解法以及热压辅助多种工艺的混合使用,能够快速实现致密化,同时,制备周期缩短、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同时,该功能梯度层状纤维陶瓷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烧蚀能力优异且在满足防热需求的同时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2639.6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脉冲局部加载连续缩口成形方法,采用薄壁管材作为初始坯料,沿轴向连续设置至少两组阵列式锤头进行脉冲径向加载运动,锤头工作面构成的轮廓适配于连续变形段的结构变化。坯料沿轴向进入高频脉冲加载区域,前端壁部在高频、局部小变形量脉冲加载作用下径向尺寸减小。随后继续使坯料沿轴向进给,未变形区前端部分不断进入加载区域,连续均匀累积变形量。本方法可适用于变径、变曲率等不同复杂特征的构件,相比传统缩口方式可改变变形模式,抑制失稳起皱缺陷,提高缩口成形极限。尤其对大长径比、大径厚比极端尺寸特征复合、长距离连续变形段等复杂结构的大尺寸构件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263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987268.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轻质高强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真空热压机及设置于真空热压机内的热挤压模具,其中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及下模具,中模具上设有多个热挤压腔,各热挤压腔内均设有上下布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真空热压机通过驱动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相对运动,实现热挤压腔内单片工业纯金属板的热挤压工艺,高通量获得工业纯金属片,及实现热挤压腔内多层工业纯金属片的热挤压工艺,高通量获得层状金属试验板。本发明能有效获得粗晶和细晶交替叠加的层状金属的微观组织,进而形成宏观具有高强和塑性兼备的高强塑层状构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38712.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管弯曲成形模具与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模具仅可生产一个弯折的薄壁金属管,无法生产多个弯折的薄壁金属管,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的技术问题;其设有上模机构、下模机构,上模机构设有上模板,下模机构设有下模板,下模板间隔设在上模板的下方,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处于合模状态的模腔适配弯曲成形后的薄壁金属管;上模机构还设有与上模板相连接的上推顶整形头,下模机构设有与上模板相连接的下推顶整形头,上推顶整形头和下推顶整形头上下交错相对设置;当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处于合模状态时,上推顶整形头的底面、下推顶整形头的顶面分别用于适配连接设置在薄壁金属管的弯折内侧;可广泛应用于薄壁金属管弯曲成形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127090.5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柔性电子材料制造领域,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线的电极图案制备方法。主要步骤为:(1)将滤膜盖在负压环境容器的抽滤口上,将具有内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盖在滤膜上,将底部平滑的管状容器压在3D橡胶掩模上,用夹子固定好后,将纳米线溶液倒入顶部的容器中进行抽滤;(2)待所有液体都被抽滤完后,将顶部容器,3D橡胶掩模依次取下,然后用镊子将滤膜转移到工作台上,该工作台可以是玻璃或者硬质塑料等,其上表面贴有双面胶;(3)待滤膜完全干燥后,将可以待固化的液态有机树脂材料等涂敷在滤膜上,待固化后,撕下有机树脂,便可得具有特定图案的纳米线/有机树脂柔性电极。该发明创新性的设计出了具有内通孔结构的3D橡胶掩模,结合真空抽滤系统,可以高效的制备出边界清晰的复杂电极图案,并且材料利用率极高可达95%以上,适用于柔性电子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03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158716.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9C64/307 , B29C35/04 , B29C35/08 , B33Y40/20 , B33Y80/00 , H01M4/1395 , H01M4/62 , H01M4/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电池电极不能防止SEI膜破裂并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技术问题;包括:(1)根据器件尺寸设计打印模型,并将打印模型导入3D打印机中,设置打印参数;(2)将打印浆料加入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获得电池电极;打印浆料主要由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光聚合剂按比例配制而成;(3)将步骤(2)得到的电池电极置于紫外灯下进行光固化反应,固化时间为10‑40分钟,随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24h;(4)将步骤(3)得到的电池电极放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介质为浓度为0.01‑2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电池电极干燥后进行真空烧结处理。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000018.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B22D18/02 , C22F1/057 , B22D23/04 , C22C101/10 , C22C101/14 , C22C101/04 , C22C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耐热高刚度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s)、碳化硅晶须(SiCw)和二硼化钛(TiB2)制备三元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各增强体性能优势以及多元异质增强体协同强化效应提升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技术原理是采用CNTs·SiCw混杂预制件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制备—挤压浸渗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路线,首先将CNTs和SiCw混合后采用模压法压制CNTs·SiCw混杂预制件,并进行烘干和烧结,之后采用原位自生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最后采用含有增强体的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浇注多孔混杂预制件并进行挤压铸造液态浸渗制备CNTs·SiCw·TiB2/Al铝基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