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膜和着色粘合带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2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512335.8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薄型,并且耐醇性、耐卷曲性和层间密合性优异的着色膜以及具备该着色膜的着色粘合带。本发明提供一种着色膜,其具有树脂膜层和设置于上述树脂膜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着色层,上述树脂膜层的厚度为1μm~12μm的范围内,上述着色层包含树脂固化物和着色材料,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65℃的范围内,上述着色层的厚度为1μm~4μm的范围内。

    导电性粘合带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96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780073196.9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与被粘物的界面迅速脱除气泡而防止气泡残存于上述界面、且粘接力优异的薄型导电性粘合带。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性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在导电性支撑体(A)的至少一个面(a)侧具有2个以上的粘合部(B)的导电性粘合带,其中,在上述2个以上的粘合部(B)之间存在不具有粘合部(B)的区域,且上述区域通到上述粘合带的端部,上述2个以上的粘合部(B)由含有导电性粒子的导电性粘合剂层构成。

    粘合带及其制造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2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80076844.6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从粘合带与被粘物的界面迅速地脱除气泡而防止气泡残留于上述界面,且粘接性/缓冲性优异,成本低且薄型的粘合带。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发泡体层(A)、树脂膜层(C)且在树脂膜(C)侧具有2个以上的粘合部(B)的粘合带,其中,在上述2个以上的粘合部(B)之间存在不具有粘合部(B)的区域,且上述区域通到上述粘合带的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