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983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79927.1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利用从外力保护触头的加强金属零件,更可靠地电磁屏蔽高频信号流动的触头。在具有覆盖突板部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加强罩的加强金属零件上,一体地形成在壳主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接触垫,并使其与沿着壳主体的外周面安装的屏蔽壳金属零件接触。

    电连接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1961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18790.1

    申请日:2013-01-18

    Inventor: 小野直之 林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安装在电路板上电信号的高频性能也不会劣化的电连接器。在电连接器(101)的安装部(102)安装配对连接器。罩(105)通过对绝缘性树脂进行成形而形成,并具有与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的配对连接器的嵌合孔部嵌合的延伸部。触点部件(103)的接触部(103b)在安装于安装部时与配置在配对连接器的嵌合孔部内的配对侧触点部件接触,并在延伸部(105b)的下表面并排成列状。金属件(151)固定于罩,并通过接地部(151c)接地。设置于金属件上的平坦部(151a)设置于延伸部的上表面,并与上述触点部件的接触部(103b)所排成的列平行。

    插座连接器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7014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10372122.X

    申请日:2011-11-10

    Inventor: 林攻 小野直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对于基板的固定容易且牢固的双层壳结构的插座连接器。护罩(102)呈具有在上下平行的一对第一侧部(102a)和在宽度方向(B)上平行的一对第二侧部(102b)的筒状,用于插通插头连接器(201)。在护罩上安装有壳(103)。在壳上设有定位在护罩外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嵌合筒部(103b)。端子保持部(131)从壳延伸,定位在护罩内,并与插头连接器所具备的触点(202)接触。加固金属部件(104)具有与第一侧部的外侧面接触的基部(104a)、从外侧夹住第二侧部的夹持部(104b)、及嵌入嵌合筒部的嵌入部,固定护罩和安装在护罩的状态下的壳。

    插头
    24.
    发明公开
    插头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187909A

    公开(公告)日:1998-07-15

    申请号:CN96194726.8

    申请日:1996-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9 H01R13/6582 H01R13/6592

    Abstract: 在将在插座嵌合孔(81)上具有多个的触头(82)的护罩(78)用屏蔽罩(79)的金属外壳部(88)覆盖所形成的插头上,其金属外壳部(88),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为大致的方筒状,且在该大致为方筒状的两侧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设置有膨胀着的弹性部77、或使大致为方筒状的两侧部的下方向外方翘曲形成的弹性部77,在底部上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形成有使金属外壳部(88)自身具有柔软性的切缝(89)。而且,当将插头41插入到插座42中时,由金属外壳部(88)的弹性部(77)的作用使金属外壳88全体具有柔软性,且在金属外壳部(88)被向内方压入时产生的退缩由切缝(89)所吸收,使金属外壳部(88)与插座(42)之间产生可靠的密合接续;另外,全体的构造很紧凑。

    电连接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20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782295.0

    申请日:2018-07-17

    Inventor: 小野直之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被安装构件卡在密封构件与壳体的固定部上,实现小型化及薄型化并且提高生产率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1)具有:绝缘性的座体(10);触头(20),具有导电性,保持于座体(10),并且具备:连接部(21a、21b),露出于座体(10)的前方侧并连接于对接侧连接器的对接侧触头;和端子部(22a、22b),从座体(10)突出;筒状的壳体,收纳座体(10)并具备:前壳构件(30),具备向前方开口并可供对接侧连接器插入的嵌合部;和后壳构件(40),设置在前壳构件(30)的后方并使端子部(22a、22b)突出,并且外径比前壳构件(30)小;以及密封构件(50),设置在后壳构件(40)的外周,可弹性变形。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5265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80003883.4

    申请日:2015-09-29

    Inventor: 小野直之 林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 H01R13/6471 H01R13/6473

    Abstract: 将一对差动信号端子的差动端子脚部焊接于布线基板的信号图案,所述布线基板的信号图案在绝缘壳体的背面的突出位置与差动端子脚部对置,将屏蔽接地连接部配设于关于一对差动端子脚部的各突出位置对称的接地连接位置,并焊接于形成为关于一对差动端子脚部的各突出位置对称的形状的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由于一对的各差动信号端子与接地的屏蔽接地连接部或者接地图案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几乎相等,因此即使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中流过高频率的差动信号,也不会产生由寄生电容的差分引起的共模电流。

    电连接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68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757100.2

    申请日:2017-08-29

    Inventor: 小野直之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即使是施加外力的情况亦可确实防水。电连接器(1),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20);绝缘性的壳体(10),其保持连接件(20);筒状的金属外壳(30),于前方开口且具备可供插入于安装孔(101)的对象侧连接器插入的开口部(31),且收纳壳体(10);密封构件(40),设在金属外壳(30)的外周面(30a)的前方侧且具备对安装孔(101)的内壁(102)压接的弹性力;突出部(32),设在金属外壳(30)并从外周面(30a)往外方突出且配置成与内壁(102)之间具有间隙,根据密封构件(40)的压缩幅度而与内壁(102)接触或分离。密封构件(40),可藉由比与内壁(102)之间隙的宽度还大的压缩幅度来压缩而压接于内壁(102)。

    电气接插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43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80002243.6

    申请日:2016-07-07

    Inventor: 林攻 小野直之

    Abstract: 通过在各类型共用一部分零件,当制造不同类型时,能提高通用性,抑制零件数量增加,抑制制造成本上升,减少所管理的零件数量,能使得制造工序简单,为此,电气接插件(1)包括一个副壳体(40)和另一副壳体(40),上述一个副壳体(40)在保持端子(30)之中一部分端子(30)的状态下从后方插入到保持孔(23),上述另一副壳体(40)在保持一部分端子(30)以外的残存端子(30)的状态下从后方插入到保持孔(23)。

    电连接器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41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02204.7

    申请日:2014-09-25

    Inventor: 小野直之

    Abstract: 电连接器(1)具有金属板(50)和触头支承部(12),其中,金属板(50)具备绝缘部(60a)以及绝缘部(60b),触头支承部(12)具备:向板厚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上端由连接部(31)堵住,在下端一方面使绝缘部(60a)露出,另一方面又使金属板(50)不露出的孔部(13);以及向板厚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下端在外表面(18)上开口并由连接部(41)堵住,在上端一方面使绝缘部(60b)露出,另一方面又使金属板(50)不露出的孔部(14)。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0516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541703.5

    申请日:201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连接用连接器,在将屏蔽部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情况下,抑制来自触点整体的无用辐射。屏蔽部件(30)具有:连结部(34)以及突出部(32),在比触点(20)更靠上方的位置从筒状部(31)向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向壳体(10)的外部后方突出,并在比端子部(22)更从壳体(10)远离的位置与FPC(50)的接地部连接;以及下部遮蔽部(33),在比触点(20)更靠下方的位置从筒状部(31)向后方延伸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