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电容去离子模块的电极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40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15937.6

    申请日:2015-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91 C02F2201/46

    Abstract: 一种不对称电容去离子模块的电极制备及应用,属于电容去离子技术领域。该不对称电容去离子模块包含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采用硝酸处理后活性炭作为活性物质,另一个电极采用季铵化聚四乙烯基吡啶包覆的活性炭作为活性物质。硝酸处理后活性炭表面带有大量的羧基等负电官能团,而季铵化的聚四乙烯基吡啶包覆的活性炭表面带有正电荷。该不对称电容去离子模块具有脱盐量高,吸附过程电流效率高,吸附速率快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原位电产生H2O2协同O3氧化的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925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81381.0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玉珏 袁实

    Abstract: 一种原位电产生H2O2协同O3氧化的废水处理方法,即,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中,将准备好的惰性阳极和气体扩散阴极插入到垃圾渗滤液中,与直流电源连接;然后向反应容器中通过微孔曝气头曝入O2和O3的混合气体,同时搅拌;再根据恒定电流、O2和O3混合气体流量,接通直流电源,处理垃圾渗滤液;本发明的气体扩散阴极是C-PTFE气体扩散电极,其阴极表面在垃圾渗滤液中形成固液气三相界面,并于此三相界面处还原溶解的O2生成H2O2,进而与通入的O3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OH;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是原位电产生H2O2协同O3氧化的处理方法,能够持续、高效地产生H2O2,最终高效地去除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纳米电捕吸附反应池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010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30692.X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电捕吸附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区、分离区和进料系统;所述反应区包括设置于内部的主反应设备,以及由所述主反应设备隔开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主反应设备为立锥形状;所述第一反应区的横截面为圆形,内部直径为渐扩型;所述分离区的横截面直径/第二反应区的横截面直径比为2-3;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末端连接的射流喷嘴以及反应喉管。本发明依靠物理絮凝作用快速处理污染物,纳米电捕吸附剂由不导电的非晶体二氧化硅的壳体和超导的纳米微孔组成,可在吸附剂表面形成不平衡电位和外墙电位,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被快速静电聚合(物理絮凝)并沉淀。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裂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合成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28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5164.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nventor: 杜长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裂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合成气装置,包括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及给等离子体反应器供电的高压电源;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主要包括石英容器、上聚四氟乙烯法兰、下聚四氟乙烯法兰、尖端石墨电极、平底石墨电极、陶瓷坩埚;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进料通道落入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陶瓷坩埚中,通入载气,启动高压电源,等离子体反应器开始工作;高电压将电极之间的载气击穿电离,形成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处于等离子体区域中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高能电子、自由基活性物质以及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富氢合成气。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完成高浓度有机废水制合成气过程,实现有机废水资源化处理。

    一种可稳定输出银离子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10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04855.8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稳定输出银离子的装置,包括阳极、阴极、O形密封圈、进水口接头、出水口接头、绝缘密封腔体、恒流电源、前端压紧盖、出水口金属衬、进水口金属衬、外壳;阴极放置于外壳内部的绝缘密封腔内右侧,与出水口端面接触,使用O形密封圈密封;阳极放置于外壳内部的绝缘密封腔内左侧,使用O形密封圈密封;出水口金属衬片安装在外壳内部;出水口安装在出水口金属衬上;进水口安装在阳极右侧;进水口金属衬安装在出水口接头左侧;前端压紧盖安装于外壳左端,与进水口金属衬接触,安装力通过进水口金属衬传递到进水口接头、阳极、绝缘密封腔、阴极、出水口接头及出水口金属衬上,使上述组件紧密连接。

    基于臭氧和双氧水同时产生技术的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1053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44721.6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刘坤 廖华 何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臭氧和双氧水同时产生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气水雾化混合装置、放电反应装置和多个污水处理装置,气水雾化混合装置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水混合物进入至放电反应装置中的放电反应室,经过放电反应室大量产生的臭氧和双氧水等活性物质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曝气盘的方式直接均匀进入第一个污水处理装置,未反应完的强氧化性气体依次进入下一个污水处理装置,依次循环。该水处理系统,通过气水混合物放电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双氧水和臭氧等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氧化作用,而且可以利用放电产生的大量双氧水和臭氧之间的协同作用的环境下迅速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实现高浓度污水更加迅速、彻底的降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