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动铁受话器部件磁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4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60911.3

    申请日:2016-12-30

    Inventor: 刘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4 C21D1/30 C21D9/0068 C21D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动铁受话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动铁受话器部件磁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加热处理:将动铁受话器部件置于加热炉中,并将加热炉炉胆中的空气排出,加热;恒温保持:向所述加热炉中通入保护气体,继续加热后保持恒温;退火处理:增加外磁场进行磁场退火,将所述动铁受话器部件冷却至100‑200℃;回火处理:对所述冷却后的动铁受话器部件进行回火处理,冷却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现有热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磁场退火与回火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磁性能。

    三相复合钢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6601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02827964.6

    申请日:2002-12-12

    Abstract: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碳钢,它包含铁素体(11)晶粒与含错位板条结构的晶粒结合而成的三相显微结构,所述错位板条结构中马氏体(13)板条与奥氏体(14)膜交替分布。该结构包含与马氏体-奥氏体晶粒(12)结合的铁素体晶粒(11),每个马氏体-奥氏体晶粒(12)具有错位板条结构,它包含由马氏体相晶粒组成的基本平行的板条(13),所述板条为残余奥氏体相薄膜(14)所分隔。所述显微结构可通过一种独特的奥氏体化方法形成,它采用分步冷却方式,避免形成贝氏体和珠光体,同时避免在相界面上形成沉淀物。所述显微结构可通过铸造、热处理、在线轧制、锻造和其他常用冶金处理方法获得,产生优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用于制造从冷轧马氏体时效钢的钢带中切出的带材或工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8869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01818826.5

    申请日:2001-11-16

    Inventor: L·库蒂

    Abstract: 用于制造从冷轧马氏体时效钢的钢带中切出的并且通过一硬化热处理进行硬化的带材或工件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实施该硬化热处理之前,以超过30%的冷变形加工率对该钢板或该工件进行冷塑性变形,且使该钢板或该工件再结晶退火,以获得ASTM指标大于8的细晶粒。该钢按重量计的成分包括:12%≤Ni≤24.5%;2.5%≤Mo≤12%;4.17%≤Co≤20%;Al≤0.15%;Ti≤0.1%;N≤0.003%;Si≤0.1%;Mn≤0.1%;C≤0.005%;S≤0.001%;P≤0.005%;H≤0.0003%;O≤0.001%;其余为铁和成分制备产生的杂质,该成分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Ni+Mo≤27%;50%2≤Co×Mo≤200%2;Ti×N≤2×10-4%2。本发明还涉及所制成的带材。

    用于制造从冷轧马氏体时效钢的钢带中切出的带材或工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0732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818826.5

    申请日:2001-11-16

    Inventor: L·库蒂

    Abstract: 用于制造从冷轧马氏体时效钢的钢带中切出的并且通过一硬化热处理进行硬化的带材或工件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实施该硬化热处理之前,以超过30%的冷变形加工率对该钢板或该工件进行冷塑性变形,且使该钢板或该工件再结晶退火,以获得ASTM指标大于8的细晶粒。该钢按重量计的成分包括:12%≤Ni≤24.5%;2.5%≤Mo≤12%;4.17%≤Co≤20%;Al≤0.15%;Ti≤0.1%;N≤0.003%;Si≤0.1%;Mn≤0.1%;C≤0.005%;S≤0.001%;P≤0.005%;H≤0.0003%;O≤0.001%;其余为铁和成分制备产生的杂质,该成分还满足以下关系式:20%≤Ni+Mo≤27%;50≤Co×Mo≤200;Ti×N≤2×10-4。本发明还涉及所制成的带材。

    三相纳米复合钢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7941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2827964.6

    申请日:2002-12-12

    Abstract: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碳钢,它包含铁素体(11)晶粒与含错位板条结构的晶粒结合而成的三相显微结构,所述错位板条结构中马氏体(13)板条与奥氏体(14)膜交替分布。该结构包含与马氏体-奥氏体晶粒(12)结合的铁素体晶粒(11),每个马氏体-奥氏体晶粒(12)具有错位板条结构,它包含由马氏体相晶粒组成的基本平行的板条(13),所述板条为残余奥氏体相薄膜(14)所分隔。所述显微结构可通过一种独特的奥氏体化方法形成,它采用分步冷却方式,避免形成贝氏体和珠光体,同时避免在相界面上形成沉淀物。所述显微结构可通过铸造、热处理、在线轧制、锻造和其他常用冶金处理方法获得,产生优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