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26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80004854.8

    申请日:2019-03-01

    Inventor: 木谷俊行

    Abstract: 控制阀(100)包括:第1先导室(14)、第2先导室(15),其面向滑阀(12)的两端;信号压力通路(18),向该信号压力通路(18)导入第1先导室(14)、第2先导室(15)的先导压力作为其他设备的信号压力;连通槽(19),其将第1先导室(14)和信号压力通路(18)连通;连通孔(20),其将第2先导室(15)和信号压力通路(18)连通;以及单向阀(21),其安装于连通孔(20),单向阀(21)具有:提升阀部(50),其对连通孔(20)进行开闭;以及间隔部(60),其限制提升阀部(50)向打开方向的移动量,控制阀(100)还包括移动限制部(80),该移动限制部(80)限制间隔部(60)朝向提升阀部(50)移动。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4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80038965.3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提高组装性的同时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在旋转电机(10)中,ECU单元(14)具有:封闭电动机部(12)的壳体(20)的开口部的散热器(60);固定于散热器(60)的下侧的电路基板(70);以及在使散热器(60)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固定于散热器(60)的上侧的连接器组件(90)。由此,能够使电路基板(70)的电子部件的热通过散热器(60)向旋转电机(10)的外部散热。而且,在电路基板(70)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子(86),电动机部(12)的母线端子部(48A)被压入连接端子(86)。因此,无需将母线端子部(48A)钎焊于电路基板(70),即可连接到电路基板(70)。因此,能够提高旋转电机(10)的组装性。

    缓冲器
    33.
    发明公开
    缓冲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883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704049.5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缓冲器具备:气缸;杆件,其可移动自如地插入气缸内;活塞,其插入气缸内,在将气缸内划分为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的同时,具有用于连通伸长侧腔室和压缩侧腔室的通道;以及阀门,其用于开关通道;活塞具有在轴向上分割并使阀门的阀体离座或落座的第1活塞分割体、以及与第1活塞分割体在轴向上相对的第2活塞分割体,第2活塞分割体由强度比第1活塞分割体高的材料形成。

    旋转电机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751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8931.4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散热器对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在旋转电机(10)中,电路基板(70)中的设置于散热器(60)的第一设置部(61)以及第二设置部(63)的部分构成为非涂敷部(71),在非涂敷部(71)并未涂敷抗蚀剂。因此,能够不受抗蚀剂的膜厚偏差的影响地使电路基板(70)设置于散热器(60)的第一设置部(61)以及第二设置部(63)。由此,能够将安装于电路基板(70)的FET(74)与散热器(60)的第一散热部(65A)、第二散热部(65B)以及第三散热部(65C)之间的间隙(G2)设定得极小。因此,能够高效地将由FET(74)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60)。通过以上,能够提高散热器(60)对FET(74)的散热效果。

    悬架装置
    35.
    发明公开
    悬架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8742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7316.1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架装置(1)具备板簧(S)和缓冲器(2)。板簧(S)赋予使弹簧下构件相对于车辆(V)的主体(B)(弹簧上构件)在规定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弹性力。缓冲器(2)具有第一扩缩构件(10)、第二扩缩构件(20)、中间构件(30)以及阻尼通道(40)。第一及第二扩缩构件(10、20)形成内部填充气体的第一及第二气体室(R1、R2)并扩缩自如。第一及第二扩缩构件(10、20)的上端(10A)及下端(20B)与主体(B)相连接。中间构件(30)将第一及第二扩缩构件(10、20)相连结并且与板簧(S)相连接。阻尼通道(40)将第一及第二气体室(R1、R2)相连通,且对流通的气体的流动赋予阻力。当第一及第二扩缩构件(10、20)中的一者扩大时另一者则缩小。

    弹簧引导件以及悬架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256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80036629.5

    申请日:2020-04-27

    Inventor: 栗原健太

    Abstract: 一种弹簧引导件,被安装于在车身与车轮之间所设置的减震器(1),并对弹性支承车身的螺旋弹簧(4)进行支承,其中,弹簧引导件具有:本体部(101),其由树脂材料构成;弹性部(103A),其被设置于本体部(101)与螺旋弹簧(4)的端部之间,弹性部(103A)由与本体部(101)的材料相比弹性率较低的材料构成,并被一体成形于本体部(101)。

    泵容量控制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975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80022636.X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泵容量控制装置(100)具备:伺服活塞(110),其变更倾侧角;流量控制滑阀(131),其根据输入压力而进行位移;马力控制滑阀(141),其根据泵(10)的喷出压力而进行位移;控制压力调节滑阀(121),其根据流量控制滑阀(131)的位移以及马力控制滑阀(141)的位移而对控制伺服活塞(110)的控制压力(Pc)进行调节;反馈杆(150),其与伺服活塞(110)以及控制压力调节滑阀(121)连结,并将伺服活塞(110)的位移反馈至控制压力调节滑阀(121),通过反馈杆(150)与流量控制滑阀(131)和马力控制滑阀(141)中的任意一方的滑阀直接抵接,从而调节控制压力(Pc)。

    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091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80036799.6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变形并确保成型后的强度的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包括冲缘工序以及按压工序。冲缘工序使具有筒状的周壁(11)的筒状构件(工件(10))的周壁(11)向外侧方向突出为管状,来形成支管(20)。在按压工序中,朝向支管(20)的基端部(22)按压支管(20)的前端面(21A)。在按压工序中,能够在冲缘冲头(41)插入支管(20)内的状态下,利用端面按压冲头(51)按压支管(20)的前端面(21A)。

    缸装置以及缸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39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780048114.5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缸装置中的托架(B)具有:对外壳的外周进行保持且前部切入了切割口(4a)的剖面为C字状的筒状部(4),以及从筒状部(4)的圆周方向的两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安装部(5)、(6),其中,在筒状部(4)上形成有至少从一个侧部朝向背部并允许突出部(3)插穿的孔(8)。

    弹簧引导件以及悬架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5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3449.X

    申请日:2019-12-04

    Inventor: 栗原健太

    Abstract: 一种弹簧引导件(100),具备:底座部(110),其对螺旋弹簧(4)进行支承;开口部(120),其以贯穿底座部(110)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供减震器(1)插入,在开口部(120)上,设置有从开口部(120)的内周面(121)突出并对减震器(1)进行支承的凸部(122)、和从开口部(120)的内周面(121)凹陷的凹部(123),凸部(122)沿着开口部(120)的周向而配置有多个,在凹部(123)上形成有注塑成型模具(150)的浇口切割痕迹(1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