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10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96309.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钼低合金的核级设备用焊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焊条包括焊芯盘条和药皮,所述药皮裹覆于所述焊芯表面;所述药皮的化学组分包括:药粉和水玻璃,所述药粉和所述水玻璃的质量比为10∶2.1‑2.3;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药粉的化学组分包括:钼铁:2.0‑2.4份、碳酸盐:40‑46份、氟化物:16‑20份、金红石:4‑7.5份、二氧化硅:6‑8份、电解锰:3‑6份、硅铁:4‑7份、镍粉:2.4‑2.6份、铁粉:8‑12份、纯碱:0.6‑0.8份、海藻酸钠:0.6‑0.8份和石墨:0.1‑0.2份。在高钼合金条件下,制得的焊接头在同等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低温冲击韧性优良,‑20℃低温冲击功的均值可达150J,且焊接时电弧稳定,飞溅小,脱渣好,成型美观,全位置操作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2804.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培峰 , 于天达 , 杨敏 , 陈西南 , 邓朝俊 , 张进强 , 李浩 , 刘彦霆 , 曹立彦 , 张翼 , 朱明冬 , 张润豪 , 王尚武 , 王仲辉 , 曹奇锋 , 吴佳玥
IPC: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式一体化核反应堆堆顶结构,包括围筒,所述围筒结构用于容纳控制棒驱动机构,所述围筒下端能够与压力容器顶盖相连;所述围筒上端侧壁设置有出风结构、下端侧壁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围筒上端内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设置有供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弧形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围筒内的气流导向所述出风结构。本发明采用弧形导流板对冷却控制棒驱动机构后的气体进行导流,高温气体的沿程阻力,更容易将高温气体导流至围筒组件顶部的出风结构处,从而改善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散热条件,以在对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有效散热的同时,确保电缆温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187180.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宏亮 , 李翔 , 杨洪润 , 方才顺 , 刘晓 , 杨敏 , 田俊科 , 罗英 , 熊功渊 , 杨晓晨 , 柴晓明 , 严明宇 , 王留兵 , 杜华 , 李满昌 , 胡雪飞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反应堆结构,包括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内设置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包括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其中石墨构件设置在金属堆内构件内,石墨构件内包设有球形燃料组件且同时为控制棒、堆内测量、装换料开设通道,石墨构件,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改进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结构,使得金属堆内构件能够包容和定位石墨构件,有效解决石墨构件和金属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差异大引起的石墨构件和金属构件之间出现移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0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473983.5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级设备及管道用中间填屏蔽材料保温层,包括保温外盒和装填在保温外盒内部的中子屏蔽层、伽马屏蔽层、冷热两侧金属反射箔片,中子屏蔽层和伽马屏蔽层均采用具有金属特性的无机屏蔽材料制成;在保温层厚度截面上的装填顺序依次为:保温外盒的热面壳板、热面侧金属反射箔片、中子屏蔽层、伽马屏蔽层、冷面侧金属反射箔片、保温外盒的冷面壳板;冷热两侧金属反射箔片均呈纵横规律性间隔排布的正反圆锥凸台波纹形状,且相邻两层金属反射箔片以正反球窝顶点对顶点的背向式交错叠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带保温隔热功能、又带屏辐射屏蔽功能的复合金属保温层,可长寿期服役在高温辐射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7180.4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宏亮 , 李翔 , 杨洪润 , 方才顺 , 刘晓 , 杨敏 , 田俊科 , 罗英 , 熊功渊 , 杨晓晨 , 柴晓明 , 严明宇 , 王留兵 , 杜华 , 李满昌 , 胡雪飞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反应堆结构,包括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内设置有堆内构件,堆内构件包括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其中石墨构件设置在金属堆内构件内,石墨构件内包设有球形燃料组件且同时为控制棒、堆内测量、装换料开设通道,石墨构件,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改进金属堆内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结构,使得金属堆内构件能够包容和定位石墨构件,有效解决石墨构件和金属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差异大引起的石墨构件和金属构件之间出现移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3983.5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级设备及管道用中间填屏蔽材料保温层,包括保温外盒和装填在保温外盒内部的中子屏蔽层、伽马屏蔽层、冷热两侧金属反射箔片,中子屏蔽层和伽马屏蔽层均采用具有金属特性的无机屏蔽材料制成;在保温层厚度截面上的装填顺序依次为:保温外盒的热面壳板、热面侧金属反射箔片、中子屏蔽层、伽马屏蔽层、冷面侧金属反射箔片、保温外盒的冷面壳板;冷热两侧金属反射箔片均呈纵横规律性间隔排布的正反圆锥凸台波纹形状,且相邻两层金属反射箔片以正反球窝顶点对顶点的背向式交错叠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带保温隔热功能、又带屏辐射屏蔽功能的复合金属保温层,可长寿期服役在高温辐射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24077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6964.3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6 , G21C13/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凸形封头上的开孔结构,分为3段,分别为上止口段通孔、中间过盈配合段通孔、下止口段通孔,上止口段通孔的下端面直径和下止口段通孔的上端面直径大于中间过盈配合段通孔的直径,这可以降低开孔的加工难度,提高中间过盈配合段通孔的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7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2979.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螺纹连杆式换料水位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出口接管内的隔热内衬套管、传动连杆、连杆端盖、驱动螺纹,以及安装在出口接管远离堆芯吊篮一端的接管端盖,隔热内衬套管远离堆芯吊篮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其上的连杆端盖一共同形成缸套,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杆端盖一的开口伸入缸套并可以卡在缸套内,另一端安装在固定连接的连杆端盖二及驱动螺纹之间,驱动螺纹与出口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传动连杆伸入缸套内的一端与缸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实现了换料中吊篮取放同时保持换料水位不变,使换料得以安全进行,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提供良好密封,且结构简单、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2117665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216993.5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密封装置及其操作工具,解决了以往各种形式的密封塞密封操作程序繁琐,耗时多的问题。密封塞由上端塞、下端塞、活动板、弹簧、导向螺栓和密封环组成;操作工具由手柄、手柄支柱、固定架、支柱、中心杆、支柱底座、连接板、手柄杆和手柄板组成。密封塞与操作工具之间形成易拆式扭锁配合,当手柄杆被压下时,中心杆驱使活动板沿导向螺栓向下做轴向运动,将下部的弹簧压紧,内外密封环回缩,可将密封塞顺利插入主螺栓孔内;手柄杆提起时,中心杆向上运动脱离活动板,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于活动板,将内密封环沿周向胀大,致使外密封环与螺栓孔的内壁面紧密接触,从而将反应堆压力容器主螺栓孔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26404.1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燃料破损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判断燃料元件状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燃料包壳与芯块间的气隙内压力进行监测;确定包壳出现不同破口尺寸下的气隙压力变化速率参考值;步骤2:对燃料元件状态进行判断;步骤3:在判断燃料元件出现破损后,对燃料包壳的破口尺寸进行估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压力传感判断燃料元件状态,可提升燃料元件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即时反映燃料元件状态,缩短燃料元件状态判断流程,并针对每个燃料元件独立进行状态监测,可实现破损燃料准确定位,便于后续维修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