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06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21917.7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该快速定量监测装置包括红外温度传感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部连接有钻孔快速密封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端连接有检测装置,软管一端与空心钢管后端相连,软管另一端与检测装置内的气室进口相连,钻孔快速密封装置的前固定端与套在空心钢管外面的花管后端相连,膨胀胶囊设在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之间,固定端内设有带固定轴的轴承,固定轴与空心钢管间通过外螺纹连接,旋转盘在后固定端后面通过外螺纹与空心钢管相连。适用于监测煤矿井下火区的温度及多种指标性气体的浓度,工艺简单,检测气体全面,监测参数可靠。

    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66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685439.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煤层U型井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地面设施单元、第二地面设施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煤层开采系统设置于U型开采通道,U型开采通道包括破煤段、抽采孔和破煤孔;破煤段包括多个子破煤段。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完成破煤段的抽采:第一地面设施单元输送射流液至射流破煤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对当前位置处的子破煤段进行破煤得到破碎煤渣;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抽采煤水混合物;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接收煤水混合物;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响应于确定子破煤段抽采完成,利用第一地面设施单元和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提供的动力移动至下一子破煤段处。

    开采系统及方法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3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79008.3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扩孔破煤模块包括: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依次连接,对采煤钻孔中的煤层进行旋切扩孔掏槽作业;气举反循环提升模块利用空压机将煤气水混合物通过双壁钻杆的内管通道运输至煤气水分离模块;磨料射流水力破煤模块包括压裂车、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射流工具串,其依次连接对煤层进行开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机械扩孔和水力耦合采煤能够有效避免井下开采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突水水害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又因地面配套设施的可移动性,能够良好的适应多种煤层赋存状态,且通过水射流破煤能够有效防止爆炸,提高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一种多源里程融合SLAM井下导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4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09056.9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里程融合SLAM井下导航方法,根据井下无人车的外形结构,布置导航装置;对导航装置进行联合参数标定;井下无人车根据多类型数据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获取井下无人车多类型里程计信息和多类型井下巷道环境感知信息,将多源里程计信息融合获取车辆高精度姿态信息,井下无人车根据自身高精度姿态信息和多类型井下巷道环境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定位,并构建SLAM高精度三维地图;井下无人车根据给定目标点、自身姿态信息和SLAM三维地图进行路径规划,获取从当前位置到目标点的目标路径信息;井下无人车根据自身姿态信息、位置信息和目标路径信息生成导航控制指令,以控制其底盘按照目标路径进行移动。

    一种基于相机融合固态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37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5614.9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机融合固态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目标检测方法,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分别设置一个相机和一个固态激光雷达;对四个位置相机和固态激光雷达分别进行联合标定,对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进行时空同步;将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分别进行增强处理;利用神经网络分别对图像特征和点云特征进行提取,再将单一位置的图像特征和点云特征分别进行融合,然后再将四个位置的融合信息进行二次特征融合;将提取的融合特征输入预测网络,识别矿井下的障碍物类别、位置和位姿信息。本发明利用单一方位的相机和固态激光雷达信息融合,再将多方位信息融合,采取整个四周视角的信息,可以实现高精度三维目标检测。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连续换装用轮式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1828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01185.8

    申请日:2023-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连续换装用轮式机器人,包括轮式电动底盘、回转机构、下托辊换装机构、高度调整机构、平台推移机构、输送带顶升机构、托辊翻转机构、上托辊换装机构和驾驶舱;本发明以电驱动轮式底盘作为行走装置,可适应露天矿与煤矿井下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不同坡度的托辊换装需求,可替换传统带式输送机人工更换托辊工艺;下托辊换装机构可通过下托辊回收平台的直线往复运动,完成下托辊组换装过程中托辊转运任务;采用了托辊存储舱的形式,可存放多种类型新旧托辊组;操作人员在驾驶舱内可操作多个操作手柄控制上托辊换装机构、下托辊换装机构等机构动作,实现了带式输送机上托辊组与下托辊组无间断更换。

    一种矿用混合动力无轨胶轮车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099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568906.4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用混合动力无轨胶轮车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蓄电池、照明信号灯、电喇叭、显示屏、操作箱、脚踏开关、控制装置和电动机,发动机与发电机机械连接,照明信号灯和电喇叭与蓄电池电连接,发电机、操作箱、脚踏开关、显示屏、蓄电池和电动机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装置,发电机、控制装置和电动机与耦合装置机械连接,耦合装置与无轨胶轮车的驱动桥机械连接,耦合装置、控制装置和蓄电池分腔放置在同一个矿用隔爆外壳或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外壳中。有益效果是混合动力无轨胶轮车驱动系统由于是发动机和蓄电池共同驱动,既有柴油发动机动力足、续航能力强的优点,也有蓄电池环保高效、机动灵活的优点,其多种操作模式适应了井下的复杂路况。

    盘式制动器摩擦学性能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52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55554.5

    申请日:2011-06-10

    Abstract: 一种盘式制动器摩擦学性能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盘式制动器制动工况开展摩擦学性能测试试验,获取数据样本;利用数据样本,基于神经网络技术,构建摩擦学性能智能预测模型;基于模型的预测能力,利用监测预警装置,实现对盘式制动器摩擦学性能的实时监测以及对异常摩擦学状态的自动预警。该装置由传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处理系统及软件系统组成;传感检测系统通过光电编码器、正压力传感器和测温热电耦实时检测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工况参数,数据采集系统对检测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和转换处理,计算处理系统接收数据采集系统上传的制动工况数据后,调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输出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学性能参数,并通过软件系统实时显示及自动预警。该方法及装置监测精度高,预警结果快速、准确。

    基于数字孪生的矿井提升机疲劳寿命实时智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12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3768.8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矿井提升机疲劳寿命实时智能预测方法,建立物理比例模型;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将来自于物理比例模型的多源监测数据和提升机使用信息及来自于提升机有限元模型的仿真数据进行聚合得到原始聚合数据,再采用特征选择模型进行关键特征的提取;实体提升机的寿命预测,利用历史特征数据进行提升机寿命预测模型的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提升机寿命预测模型,再实时接收来自由物理比例模型的多源监测数据,进行提长机寿命的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和对应的调整控制决策,然后向提升机有限元模型实施调整控制决策,并根据仿真结果来调整预测精度,最终获得提升机疲劳寿命实时智能预测模型。该方法能够对矿井提升机疲劳寿命进行实时有效的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