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905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39436.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185 , F01L13/0026 , F01L13/0063
Abstract: 在内燃机的可变阀装置中,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调整阀的作用角度。包括:控制销(48),插入到形成在控制轴(16)上的销插入孔(38)中;轴承孔(44),形成在控制部件(26)上;以及调整销(50),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孔(44)中。通过调整销(50)与控制销(48)面接触,控制轴(16)与控制部件(26)的相对旋转被禁止。将调整销(50)更换为尺寸(B)不同的部件,以改变轴承孔(44)的中心线与控制销(48)的中心线的距离(A),从而改变控制轴(16)与控制部件(26)的相对角度(θ),由此调整阀的作用角度。通过调整销(50)在轴承孔(44)中旋转,与相对角度(θ)的大小无关地,维持调整销(50)与控制销(48)的面接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47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53135.5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2D13/0207 , F02D41/2438 , F02D41/2464 , F02D2041/001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可变气门机构,其被安装以用于根据控制轴的旋转位置来改变进气门的操作角和提升量。一蜗轮被固定到该控制轴。该蜗轮通过蜗轮传动装置连接到电动机致动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该电动机致动器被控制,以便控制轴的旋转位置在正常操作范围内改变。低端止动器和高端止动器安装在正常操作范围之外,以便机械地限制控制轴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409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80038383.5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3/0063 , F01L2013/0068 , F01L2013/0073 , F01L2105/00 , Y10T74/2107
Abstract: 蜗杆连接到致动器并且蜗轮连接到控制轴。蜗轮具有仅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形成的齿。上述角度范围包括控制轴的所需旋转范围。蜗轮形成为在预定角度范围外与蜗杆脱开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75902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80016044.7
申请日:2006-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63 , F01L1/267 , F01L13/0036 , F01L2013/0068
Abstract: 凸轮轴的转动运动从第一驱动凸轮经由中间构件传递到摇动凸轮臂的滑动表面,由此所述摇动凸轮臂提升气门。在这种情况下,当控制轴的旋转位置改变从而改变中间构件在所述滑动表面上的位置时,所述气门的操作特性改变。当所述气门的操作特性控制模式从可变控制改变到固定控制时,耦连装置耦连所述摇动凸轮臂和输入臂,因此使得第二驱动凸轮摇动所述摇动凸轮臂。当所述第二驱动凸轮摇动所述摇动凸轮臂时得到的气门的升程量设定不小于在所述第一驱动凸轮摇动所述摇动凸轮臂情况下的最大升程量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035491.2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内燃机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门,进气门包括进气门轴和进气门头;和排气门,排气门包括排气门轴和排气门头。进气门的表面包括当进气门关闭时暴露于燃烧室中的进气门头前表面和当进气门关闭时暴露于进气口中的进气门头后表面。排气门的表面包括当排气门关闭时暴露于燃烧室中的排气门头前表面和当排气门关闭时暴露于排气口中的排气门头后表面。整个排气门头后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大于整个进气门头前表面、整个进气门头后表面和整个排气门头前表面中的每一个的算术平均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73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048909.X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IPC: F02G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朗肯循环系统。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车辆用朗肯循环系统中抑制内燃机的振动被从气液分离器直接传递至车辆。朗肯循环系统具备:沸腾器,其向在内燃机中循环的制冷剂提供废热从而使制冷剂蒸气化;气液分离器,其使从沸腾器送出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过热器,其使从气液分离器送出的气相流体通过与内燃机的排气的热交换而过热;膨胀机,其使从过热器通过的气相流体膨胀而对热能进行回收;以及冷凝器,其使从膨胀机通过的气相流体冷凝而恢复为液相流体。气液分离器经由制冷剂管而与内燃机连接。另外,内燃机固定于车辆的发动机支架。而且,气液分离器经由托架而固定于内燃机。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737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1051960.6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兰肯循环系统,在该车辆用兰肯循环系统中,促进向气液分离器的受热而提高兰肯循环系统的热回收效率。兰肯循环系统具备:沸腾器,其向在内燃机中循环的制冷剂赋予废热,使制冷剂蒸气化;气液分离器,其将从沸腾器送出的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分离成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过热器,其通过与内燃机的排气进行热交换而使从气液分离器送出的气相流体过热;膨胀机,其使通过了过热器的气相流体膨胀而回收热能;及冷凝器,其使通过了膨胀机的气相流体冷凝而返回成液相流体。气液分离器固定于内燃机的气缸盖。优选气液分离器包含托架而构成,并经由该托架而固定于气缸盖。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59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303297.3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045 , C25D11/246
Abstract: 本发明在具有封孔被膜形成于阳极氧化被膜表面的结构的隔热膜中,谋求使该隔热膜表面的平滑和该封孔被膜的裂纹的减少并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构成基材表面的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形成表面具有开口细孔的阳极氧化被膜的步骤(步骤S1);将封孔材料涂布于该阳极氧化被膜的表面的步骤(步骤2),所述封孔材料包含硅系聚合物溶液和分散于该硅系聚合物溶液中的隔热材料的粒子,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比该细孔的平均细孔径大;和将该封孔材料干燥、烧成而形成封孔被膜的步骤(步骤S3)。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14255.6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立野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4 , F01D15/08 , F01K13/02 , F01K23/065 , F01K23/101 , F01P7/162 , F01P2050/24 , F02G2260/00
Abstract: 一种废热回收装置,具备:蒸发器,其通过与内燃机的排气的热交换使液相制冷剂蒸气化;膨胀机,其使通过了蒸发器的气相制冷剂膨胀来回收热能;冷凝器,其使通过了膨胀机的气相制冷剂冷凝从而返回到液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供给机,其向蒸发器供给从冷凝器送出的液相制冷剂;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液相制冷剂供给机进行控制以调整向蒸发器供给的液相制冷剂的量。控制装置构成为,对液相制冷剂供给机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内燃机的运转期间,使液相制冷剂供给机的液相制冷剂的供给为停止状态至少直到储存于蒸发器的液相制冷剂的量成为预定的低制冷剂量以下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5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03297.3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045 , C25D11/246
Abstract: 本发明在具有封孔被膜形成于阳极氧化被膜表面的结构的隔热膜中,谋求使该隔热膜表面的平滑和该封孔被膜的裂纹的减少并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构成基材表面的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形成表面具有开口细孔的阳极氧化被膜的步骤(步骤S1);将封孔材料涂布于该阳极氧化被膜的表面的步骤(步骤2),所述封孔材料包含硅系聚合物溶液和分散于该硅系聚合物溶液中的隔热材料的粒子,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比该细孔的平均细孔径大;和将该封孔材料干燥、烧成而形成封孔被膜的步骤(步骤S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