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26361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34768.9
申请日:2011-10-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主动式三维全息成像的人体安检系统。该系统具有出入口的圆柱状主体框架;第一毫米波收发机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机和对应连接的第一毫米波开关天线阵列、第二毫米波开关天线阵列;旋转扫描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毫米波开关天线阵列和第二毫米波开关天线阵列对向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旋转扫描驱动装置以及第一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机使第一和第二毫米波开关天线阵列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扫描区域内对所述待扫描区域并行圆柱旋转扫描;并行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来自第一和第二毫米波收发机的采集数据及该采集数据的空间位置信息合成待检人员的三维全息图像。本发明提高了对待检人员的检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72585.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天线转台回转轴空间相交度微调机构,涉及天线罩测试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方式仅能在X、Y方向少量调整,难以做到更为精确的调整问题。本发明包括微调机构主体组件,其包括X向调整座、方位底座、方位调整座和俯仰调整座;X向调整座的一个端面与前后伸缩组件连接,X向调整座的另一个端面设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方位底座;方位底座的远离X向调整座的端面上设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方位调整座,方位调整座远离方位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仰角调整座;俯仰调整座的远离方位调整座的端面上与天线转台连接。本发明实现了X向、Y向、方位、俯仰四个自由度的精细化微调,解决了该领域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0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557186.9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专用道综合管控系统及其管控方法,该管控系统包括了入口智能识别闸机子系统、广播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出口闸机子系统、诱导屏子系统、值守岗亭子系统和控制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概念,将整个管控系统封装为不同的模块,然后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与定型,方便管控系统后续的扩展、升级和开发;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集中到控制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让道路的实时情况清晰的呈现在上位机中,方便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做出决策;应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识别算法实现了自行车的自动识别和放行,减轻了人员工作量,同时保障了骑行市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920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27001.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中公华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翔 , 谢钊 , 刘皓 , 寇福生 , 孙祥溪 , 张沛 , 何鑫 , 段一飞 , 张彦平 , 张健 , 刘泰营 , 毛瑞 , 于波 , 王智霞 , 辛广宇 , 王新达 , 常慧娟 , 周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以解决寻找空闲车位时间过长的问题。所述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包括护栏组件、多个车位传感器模块、智能护栏管理软件、云端管理平台和客户端软件。车位传感器模块采集车辆驶入信息或车辆驶离信息,智能护栏管理软件根据车辆驶入信息或车辆驶离信息得到车位状态,并将车位状态通过云端管理平台转发至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根据车位状态告知用户空闲车位的数量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用于智能停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7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95203.X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转换对插装置,包括底座、传动轴、滑动部和连接器组。所述连接器组包含插头和插座。所述滑动部沿传动轴滑动运动。所述滑动部包含连接器安装架。连接器安装架位于滑动部轴向两侧,用于安装连接器组插头或插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侧安装板,底板用于承载滑动部和传动轴,侧安装板位于底座轴向两侧,用于安装连接器组插座或插头插合。底座和滑动部的连接器组插头插座分别正对,滑动部在传动轴上运动,运动到滑动部一侧连接器组与底座上连接器组插合,则滑动部另一侧连接器组为断开状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功能转换类设备电气控制通道转换问题,能够保证连接器组转换插合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69066.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车位锁及智能车位锁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车位锁,包括车位锁单元、驱动单元、感应模块、信号单元、控制单元和后台模块;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车位锁单元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车位锁单元;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汽车;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感应模块、驱动单元、信号单元分别电性相连;所述后台模块和所述控制单元通讯。本申请的智能车位锁及智能车位锁的控制方法中,车辆和智能车位锁不是一一绑定的关系,具有该智能车位锁的停车位可以同时对应多台车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判断靠近该停车位的车辆是否能够停入。具有该智能车位锁的停车位可以用于租赁、错位停车等多种智慧化停车场合,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1052848.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nventor: 吴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车辆图像识别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和装置操作不便、定位精度差、安全性差等问题。所述系统,包含:用户端设备与摄像头组网设备;摄像头组网设备,包含摄像头与服务器:摄像头,分布在停车场内,用于识别车牌号、检测车辆位置;服务器,用于接收车辆位置,当判断车辆驶入所述定位场景时、向对应车牌号的用户端设备发送停车场平面图,还用于发送位置校准值;用户端设备,与车牌号绑定,使用自身移动网络,用于接收停车场平面图和位置校准值;包含惯性导航模块,用于在停车场平面图内定位车辆位置,接收所述位置校准值对其定位的车辆位置进行校准。所述方法用于所述系统。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面积较大的停车场,尤其是地下停车场。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575088.2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车专用道车辆行人识别系统,包括:识别一体机组、几何量采集传感器、特征识别传感器及感应触发装置,识别一体机组包括多个识别一体机,相邻两个识别一体机间设有供车辆通行的通行区域;几何量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通过车辆的侧视图像信息和车轮的结构信息;特征识别传感器用于精确采集车辆局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感应触发装置实时感应相邻两识别一体机间的通行区域内是否有车辆通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了自行车、电动车等和行人的可量化特征计算以及上述目标的非量化特征计算的识别系统,在现有特征识别的系统基础上提高了识别率,同时在识别一体机中增加了传感器的冗余度和环境适应性,具备更强的实用性,便于系统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47896.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B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车轮胎宽度非接触式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结构外壳,激光测距仪组与控制主机,所述激光测距仪组用于测量距离信息数据,以及将触发信号反馈至控制主机。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安装在自行车专用车道的入口两侧,可测量通过其通道中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踏板车等车辆的前后轮胎宽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控制主机以供判别,用于保障自行车在城市为绿色出行而建立的自行车专用行车道的路权,避免非自行车占用自行车专用行车道,为低碳环保的城市出行提供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特点在通过其间的自行车等车辆的轮胎宽度可在快速骑行时被测量,无需停车推行,且车辆在车道内可偏离中线,不受偏离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38734.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与监控杆相接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立杆上装有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常用监控杆存在的“杂、乱、差”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重要地标的美观程度,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途径,减小了监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