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主被动波束赋形迭代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39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5698.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主被动波束赋形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户端通过智能反射面发送导频信号,基站端根据导频信号获取级联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基站端为每个用户端分配一个智能反射面,采用广义瑞利熵算法计算得到基站端通过所选智能反射面服务各自用户端的最优主动波束赋形向量,并计算信噪泄漏比值;接着基站端通过最大化各个用户端的最小信噪泄漏比,优化用户端所选择的智能反射面的被动波束赋形;之后基站端联合基站端的主动波束赋形和智能反射面的被动波束赋形进行迭代优化。本发明增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升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

    一种宽带共模抑制平衡式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84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1228.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共模抑制平衡式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属于射频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设置两组对称的电路结构;每个电路均包括作为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两个端口微带线,两个端口微带线之间设置由若干耦合微带线形成“丄”形结构的耦合微带线组;中部微带线组包括四个成矩形分布的微带线,对应介质基板的两个电路结构形成跨接连接结构;耦合微带线组“丄”形结构的中间端部设置接地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损耗小、平面化、方便集成、易于加工、宽带共模抑制和高频率选择性等优点,为改善射频前端的通信性能以及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基站阵列天线的介质移相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96348.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站阵列天线的介质移相器,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内的移相电路,以及覆设于移相电路上并可沿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介质板。移相单元包括两个慢波结构形式的移相单元与两个U型传输线形式的移相单元。慢波结构形式的移相单元尺寸小,有利于所述用于基站阵列天线的介质移相器的小型化;U型传输线形式的移相单元,其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位于同一侧,能够保证所述各输出端口按照相移量的大小顺序排布于移相电路的一侧,以避免所述移相器与基站天线连接时出现连接线相互交叠的问题,简化连接线的排线,同时缩短所需连接线的长度。介质板用于调节移相区域内的相对介电常数以控制各输出端口处信号的相位。

    一种集成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基片集成介质滤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937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495960.4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波导(SIW)馈电的毫米波基片集成介质滤波天线,由包括带耦合槽的SIW馈电结构在内的三层基板、添加金属化通孔的介质以及六层金属层组成。在不增加额外电路的情况下,SIW本身自带的高通特性在较低阻带中实现了良好辐射抑制水平;通过在介质上引入金属化通孔把高次模向主模拉近,拓展了带宽;同时更高次模式所形成的天然的辐射零点也随之向低频移,保证通带的高选择性;天线使用基片集成的技术以便于组装。本滤波天线没有额外的滤波电路就能实现良好的滤波性能,介质同时具有辐射和滤波的功能,由于基片集成的设计,增益也比这个频段的天线的增益高,达到9.69 dBi,同时在26.89–29.21 GHz范围内实现了8.3%的带宽。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预编码和反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4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28661.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预编码和反馈方法,离线训练阶段中首先由信道矩阵计算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并输入混合预编码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将输出的预编码矩阵和样本预编码矩阵输入压缩重建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然后将压缩重建模型拆分为压缩网络和重建网络,将混合预编码、压缩网络部署在接收端,重建网络部署在发送端。在线预测阶段中,接收端将信道矩阵输入混合预编码网络,得到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将预编码矩阵输入压缩网络,得到反馈信息并传输给发送端,发送端将反馈信息输入重建网络得到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预编码、合并矩阵的设计以及反馈,可获得较好的频谱效率,也减少了反馈的开销和硬件的复杂度。

    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微带贴片滤波天线阵列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4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8380.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微带贴片滤波天线阵列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高次模TE201,直接实现了一分四的等功率分配馈电,简化传统馈电网络,同时还利用滤波器理论,将工作在TE201模式下的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作为滤波器的第一级谐振器,而工作在TM10模式下的微带贴片谐振器作为滤波器的第二级谐振器,并且也作为天线阵列的辐射器,根据理论计算推导,合理利用两级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使阵列实现滤波功能。

    一种海域蒸发波导信道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8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11185527.0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域蒸发波导信道生成方法,通过参数设定、射线传播类型判别、公式改写、跳跃次数判别、公式求解、收发角度判别、参数计算、信道生成等步骤实现波导信道生成,其优点是将经过统计的条到达路径的信道参数带入到信道生成模块,形成蒸发波导信道。利用波导层接收端到达路径的每条到达路径实际参数,这些参数一般仅为简单实数,采用快速有效的数值计算法替代了复杂的抛物线方程计算,以减少了生成信道所需的时间,降低了生成信道的复杂度。增强光学射线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生成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蒸发波导信道。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反馈和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9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110018.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反馈和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首先计算出样本信道矩阵的最优预编码矩阵。将样本信道矩阵及其最优预编码矩阵作为数据集,设计深度学习模型并训练。将训练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拆分为压缩网络和编码网络两部分,压缩网络及其权重部署在接收端,编码网络及其权重部署在发送端。对于实时信道,接收端将信道矩阵输入压缩网络,得到压缩后的信道矩阵并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将压缩后的信道矩阵输入编码网络,得到实时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压缩,接收端无需恢复原始信道信息即可进行预编码,既能得到较好的频谱效率,也减少了信道反馈的开销、预编码和硬件的复杂度。

    一种具有任意功分比的毫米波滤波功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069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07408.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任意功分比的毫米波滤波功分器,由N‑1个TE101模和一个TEn01模谐振腔构成,TEn01模谐振腔将能量分成n等份,然后在谐振腔上相应的引出n个输出端口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利用高次模谐振腔将能量进行等分的特点,只需对任意一个输出端口进行仿真即可获得标准化的输出窗口尺寸‑外部品质因数曲线图,基于该标准化的曲线图进行各输出端口的窗口调整,即可完成任意功分比的滤波功分器设计,使得滤波器设计方法简单灵活,缩短了器件的设计时间,提高了研发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