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789982.7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 G02F1/13357
Abstract: 一种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制作方法,涉及全彩化器件。将绿色/红色钙钛矿材料分别制成钙钛矿油墨,并使用喷墨打印机喷涂在具有双通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基板上,同时对基板的底面施加真空泵以引导油墨进入纳米孔,经热退火后,纳米孔结构将色转换材料重结晶为有序排列的纳米线阵列结构,制得绿色/红色色转换层;将两层色转换层粘合,下方放置非极性或半极性蓝光Micro‑LED作为激发光源,用紫外光固化树脂将两层色转换层与激发光源粘连,制得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具有高光致发光外部量子效率,减小光损耗,且均具有较高的调制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74616.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前置层的长波长LED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在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和n‑GaN层后,生长一层InxGa(1‑x)N前置层,然后生长InyGa(1‑y)N/GaN多量子阱层、p‑AlGaN电子阻挡层和p‑GaN层,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8209.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快速时空编码核磁共振谱畸变的自动校准方法,主要涉及通过优化算法对谱图畸变进行校准。首先,针对采样期间正负梯度场的有效强度不对称的不理想因素导致的畸变进行校准;其次,针对采样期间梯度场打开时间与采样开始时间不一致的不理想因素产生的畸变进行校准;随后,针对采样期间奇偶数据的初始相位不一致的不理想因素引起的畸变进行校准,从而获得一张无畸变的超快速时空编码核磁共振谱。本发明的主要效果是:仅通过采样信号本身就可实现对超快速时空编码核磁共振谱中的畸变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28949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40 ,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发光二极管阵列进行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包括:第一LED阵列、第二LED阵列、接收模块一、接收模块二、控制模块一、控制模块二、接口一、接口二;其中,控制模块一输入端连接接收模块一的输出端,控制模块一控制端连接接口一,控制模块一输出端连接第一LED阵列的输入端,第一LED阵列输出端连接接收模块一的输入端;控制模块二输入端连接接收模块二的输出端,控制模块二控制端连接接口二,控制模块二输出端连接第二LED阵列输入端,第二LED阵列的输出端连接接收模块二输入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LED阵列作为可见光通信的收发器件,通过在同一平台上集成可见光通信收发器件,简化系统设计,使VLC技术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141998.7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33/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待测样品的特征生成设定量的模拟样品;根据待测样品的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信号采集方案确定模拟实验方案;根据模拟实验方案生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集;确定用于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重建的深度神经网络;采用训练样本集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获得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对待测样品的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待测样品的待重建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数据;将待重建时空编码磁共振成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获得待测样品的高分辨率时空编码磁共振图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重建方法迭代求解时间长、重建结果未能完全消除混叠伪影、图像边缘信息模糊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9924.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核磁共振原位电化学联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设有供能控制组件、上部连接杆、下部连接杆、上部三芯屏蔽电线、下部三芯屏蔽电线、核磁管固定柱、电极固定柱、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和核磁管。已有公开的原位装置均需使用电线连接外置电化学工作站,而本发明通过装载的供能控制组件实现电化学数据的控制输入与传出,利用无线技术隔离外界电磁场,避免传统方法通过有线连接引入外界电磁干扰,因此与传统有线连接相比,本发明中核磁共振谱峰分辨率可提升至240%以上;此外无线连接,使得终端不限于电脑,利于原位联用装置装配、重复利用及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71784.8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动驱动式Micro‑LED基板,包括LED发光阵列和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LED发光阵列嵌入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第一粘胶层固定连接LED发光阵列的底壁和凹槽的底壁,第二粘胶层固定连接LED发光阵列的侧壁和凹槽的侧壁。通过将LED发光阵列嵌入透明基板对芯片进行封装,不受限于焊接键合要求的封装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键合不准确的问题。主动驱动式Micro‑LED基板还设置有封装层,在封装层中至少有一条金属引线从LED发光阵列对应位置引出并向外延伸超过LED发光阵列的边缘,可以任意规定驱动电路的间距尺寸,不受限于MicroLED芯片尺寸和结构,可根据Micro‑LED芯片尺寸和结构自行设计,显著降低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454663.0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9F9/33 , H01L25/075 , H01L33/54 , H01L3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透明LED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第二透明柔性基板和透明封胶层;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设置有线路层,所述线路层设置有导线区和焊盘,所述焊盘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LED光源与焊盘之间通过导电介质键合在一起,所述线路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的面积,所述透明封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上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下表面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透明柔性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柔性基板面对面地粘合成一体。本发明既能够实现柔性透明显示,又能够保障LED光源键合电连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4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51886.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Fan‑out的Mirco‑LED显示屏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基板;包含多个LED芯片的LED芯片阵列和包含多个TFT的TFT阵列,分别通过所述基板上下两侧的焊点键合在所述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基板的上侧和/或下侧布置有至少一根金属走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金属走线上下穿设的过孔,所述金属走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上侧的焊点,且另一端水平地往外侧延伸到超出所述LED芯片阵列的边缘并连接所述基板下侧的焊点,从而实现所述LED芯片阵列和所述TFT阵列之间的电导通。本申请的Mirco‑LED显示屏制造工序简便,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74969.5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芯片低损伤检测的探针装置,包括探针,还包括感受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提示模块;感受模块用于感受形变/压力,所述感受模块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形变/压力感受单元,探针带动活动件向上运动,形变/压力感受单元发生形变/压力变化;所述检测模块,测量感受模块发生的形变/压力变化,进行检测并发出信号控制提示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探针装置能够减小探针与芯片接触时对芯片的伤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