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5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14324.4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供暖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振动发电模块、蓄电池模块及电热膜模块;光伏发电模块和振动发电模块分别与蓄电池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热膜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光伏发电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振动发电模块用于将行人活动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模块用于存储光伏发电模块和振动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并向电热膜模块输出电能;电热膜模块用于将蓄电池模块输出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供暖。通过光伏发电模块和振动发电模块,将无碳能源太阳能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模块中,以供电热膜模块产生热能,可实现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噪声,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56702.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稳定性在线检测与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火焰镜头、火焰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燃烧稳定性模块、智能远程调控系统,其中:火焰镜头实时获得火焰形态图像,火焰探测器实时获得火焰信号强度及波动频率,压力传感器实时获得炉内压力波动情况,声波传感器实时获得炉内温度场,燃烧稳定性模块将燃烧稳定性判定结果反馈给锅炉智能远程调控系统,从而对锅炉配风系统、烟风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进行实时调控。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反映和调控煤粉在锅炉炉膛内部的燃烧状况,准确判别炉膛火焰燃烧稳定性,有利于锅炉燃烧状况自动监测,并通过智能远程调控系统可以对锅炉进行实时调节,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76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402711.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9/48 , G06F16/901
Abstract: 一种多核处理器上基于划分调度的DAG实时任务间的干扰分析方法,涉及嵌入式实时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高了WCRT分析的精度,从而提高实时系统系统预测任务集可调度率的准确度。本发明分析高优先级DAG任务的内部结构对低优先级任务干扰的影响,得到更精确的干扰上界。对于DAG任务的拓扑结构以及其内部子任务被分配的处理器情况,首先提出了一个并行结构,并证明了这种并行结构会导致传统的分析方法产生任务间干扰的重复计算。根据这个并行结构提出了一种减少重复计算的WCRT分析策略,有效地提高了WCRT分析的精度。此WCRT分析策略可以降低实时系统预测任务集的WCRT数值,使其更加接近任务集在系统中执行的真实值,提高实时系统系统预测任务集可调度率的准确度。本发明用于同构多核处理器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66203.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10/4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4/134
Abstract: 一种磁场辅助构建固态电池锂负极双层界面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固态电解质片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步骤二、将磁性金属卤化物修饰在打磨后的固态电解质片表面,得到经磁性金属卤化物修饰的固态电解质片;步骤三、将锂负极与修饰有磁性金属卤化物的固态电解质片的表面复合,施加磁场后在180~400℃下加热反应15~60min,得到包含卤化锂和磁性金属的固态电解质/锂负极的双层修饰界面,其中,磁性金属靠近锂负极一侧,卤化锂靠近固态电解质一侧。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高效可靠,不需要使用操作复杂的精密仪器,而且改善效果优异,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357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754113.6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一种BGP安全事件快速检测系统,属于BGP安全检测领域,其为了解决利用BGP路由通信的方式来检测BGP安全事件存在检测速度慢、实时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流处理模块用于负责维护两个并行的流队列,路径传递队列将已下载的MRT文件路径传递给分析模块;数据传输队列将下载的MRT文件进行解析,解析成可读文本,构成源数据流,源数据流流入检测模块和入库模块;分析模块对MRT文件进行分布式计算;检测模块使用分布式流处理,主服务器对源数据流进行解析后,根据从服务器的数量和计算资源,进行检测计算任务的分配,从服务器接收到被分配的计算任务后,进行处理和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流入入库模块。本发明用于快速检测、报警和展示BGP安全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7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300658.4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3/12 , C01B32/348 , C01B32/324 , C01B32/5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壳原料酸洗后进行热解炭化再进行分级溶硅得到“溶硅”生物炭和K2SiO3。S2、将“溶硅”生物炭与氨水‑乙醇交联捕碳,获得捕碳产物“NH4HCO3+生物炭共沉淀”,固液分离后二次水溶实现生物炭再生。S3、K2SiO3溶液与NH4HCO3反应制备纳米白炭黑,获得KHCO3、NH3。S4、将KHCO3热解再生获得高纯CO2、K2CO3。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新型氨法捕碳的稻壳源功能炭制备及纳米SiO2合成方法,“溶硅”生物炭增效新型氨法捕碳,提高了CO2的吸收速率,有效的抑制氨气的逃逸,降低系统能耗,创新性地提出稻壳源纳孔炭“功能基元序构‑过程增效氨法捕碳‑纳米白炭黑合成‑高纯CO2分离制备”的多联产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1745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71803.4
申请日:2022-06-15
IPC: H04L61/103 , H04L61/3015 , H04L61/4511 , G06F16/172 , G06F16/16 , G06F16/14 , G06F16/11 , H04L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RPZ的递归侧域名保全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配置递归服务器,包括:添加RPZ区;为DNS软件启用RPZ选项;在RPZ区文件中增加指定域名相关的可信记录;将RPZ区下的域名解析转发给RPZ服务器;所述递归服务器用于应答客户端对任意域名的解析请求;配置RPZ服务器,包括:添加可信区;在可信区文件中增加指定域名相关的可信记录;所述RPZ服务器是指网络中支持下发RPZ规则的服务器;递归服务器和RPZ服务器在网络上连通,且二者的DNS软件配置文件可修改;所述RPZ区是指包含被保护域名的别名记录的一个可信区;可信区是指存放可信记录的区域。本发明可用于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使用互联网时的安全保障,以防止域名无法被正确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60446.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材料吸附性能及寿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涉及材料吸附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吸附腔体、连接件、排气组件和充气组件,所述吸附腔体用于填充储气材料,所述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吸附腔体与所述排气组件相连通以进行排气处理,或所述连接件用于实现所述吸附腔体与所述充气组件相连通以进行充气处理;送风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吸附腔体活动连接以辅助完成充气处理和排气处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能够对储气材料吸附性能及寿命进行测试,结构简单,且能够快速实现对吸附腔体的加热和冷却,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765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60479.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及储能系统,所述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包括储气罐壳体,所述储气罐壳体内部设置有成型CO2吸附剂,所述成型CO2吸附剂中设置有孔道,所述孔道两端与换热管道连接,流体适于通过所述换热管道和所述孔道与所述成型CO2吸附剂换热,所述储气罐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本发明提供的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能够对成型CO2吸附剂进行高效换热,并利用成型CO2吸附剂吸附和脱附CO2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进行储热,提高气热共储装置的储气性能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572585.4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4 , C08F299/02 , C08F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离子电池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PEGDA加热融化;步骤二:取光引发剂加入PEGDA中;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液体置于氙灯下照射;步骤四:将二水乙酸锌和PAN依次加入NMP溶剂中,混合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搅拌,形成淡黄色液体;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淡黄色液体缓慢倒入步骤三所得PEGDA液体中,持续水浴加热搅拌;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混合液体转移至培养皿中,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成形,获得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制备的锌离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提高界面接触能力,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可以减小极化,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