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29175.8
申请日:2019-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覆盖在集流体上的复合金属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层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充放电时负极包含的多种金属同时沉积/溶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同结晶取向的金属共沉积时,可以减缓单一金属沉积时由于在某一晶面择优生长导致的枝晶现象,同时金属互相提供晶核,降低结晶的成核过电势,促进金属的均匀沉积。本发明为高比能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29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50795.X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低,反应时间长,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CSTR系统后,出水还需要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MFC反应容器的下端与CSTR反应容器的上端连通,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电机下端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的下端穿过MFC反应容器设置在CSTR反应容器内,阳极的下端插装在MFC反应容器内,阳极的上端穿过MFC反应容器的上表面,固液分离器安装在CSTR反应容器内。本发明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8243.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硼掺杂的生长在碳管上的片状缺陷铌钛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硒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铌源、钛源和碳纳米管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再加入碱源,经过液相混合搅拌,转移至反应釜中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复合前驱体;再将前驱体和硼源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煅烧得到硼掺杂的生长在碳管上的片状缺陷铌钛氧复合材料。然后将其与硒反应生成硒与硼掺杂的生长在碳管上的片状缺陷铌钛氧复合材料,作为锂硒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片状结构、硼掺杂和氧缺陷能显著增强基底平面的反应活性,促进Li2S的形成和溶解,增强锂硒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35698.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F5/01 , A61F5/05 , C08L101/00 , C08L75/04 , C08L63/00 , C08L25/04 , C08L79/04 , C08L79/08 , C08L67/04 , C08L77/10 , C08K7/06 , C08K7/14 , C08K7/10 , C08K3/04 , C08K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状记忆4D打印矫形或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形状记忆4D打印矫形或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反馈系统,支架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增强材料;反馈系统包括传感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反馈系统置于支架内。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支架被软化可以任意赋形,调节性好,以确保更好的贴合度和舒适性;传感单元采集支架的环境信号,控制单元分析支架的环境信号实时得到运动信息和压力信息后,控制形状记忆聚合物灵活改变形状使患者可以反复或渐进式调整其固定状态,使伤处一直处于最理想的固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959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48868.5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08 , A61L27/04 , A61L27/02 , A61L27/50 , A61L27/58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骨组织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出了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4D打印电活性多孔骨组织支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在高度压实的状态下植入目标位置,并在磁场等刺激下实现缺损填充。同时,该支架可以为骨缺损提供足够的支撑。此外,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双向形状记忆行为,能够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完成非接触式往复形变,具有形变可逆、频率可控、条件温和耐疲劳的特性,有助于在微重力条件下提供成骨所需的周期性应力。同时利用压电和摩擦电构筑体内的微电环境,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缺损的修复。本发明形状记忆骨组织支架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82036.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C01B25/30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复合正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称量氧化物正极材料,加入五氧化二磷,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Ⅰ;向混合粉末Ⅰ中加入Li3InCl6·2H2O粉末,并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Ⅱ;向混合粉末Ⅱ中加入固态电解质粉末,并通过手磨或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Ⅲ;将混合粉末Ⅲ,在真空条件下加热,除去残余水分子,随后冷压成片,得到固态电池复合正极;该方法通过正极表面残锂与五氧化二磷与Li3InCl6·2H2O粉末中的结晶水发生原位反应,在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形成了耐高压的磷酸锂,提高电池的高压稳定性,此外通过原位反应提高了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润湿性,形成了致密的复合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911349741.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有机锂盐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丁二腈基电解液,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耦合有机锂盐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丁二腈基电解液,包括丁二腈、有机锂盐和氟代碳酸乙烯酯,其中丁二腈与有机锂盐的摩尔比为100:1~1:1,有机锂盐为磺酰亚胺基锂盐与二氟草酸硼酸锂的组合,其中磺酰亚胺基锂盐与二氟草酸硼酸锂的摩尔比为100:1~1:1,氟代碳酸乙烯酯占丁二腈基电解液总体积的百分比为5%‑5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丁二腈基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金属电池上的应用,该电解液可以在金属锂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SEI膜,避免丁二腈与金属锂的副反应,显著提升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1025691.X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石墨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石墨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分散至浓硫酸或浓硝酸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Ⅰ;(2)将混合溶液Ⅰ离心分离,将沉淀物洗涤并干燥,得到氧化处理后的石墨;(3)将氧化处理后的石墨分散至乙醚中得到混合溶液Ⅱ;(4)将混合溶液Ⅱ油浴加热,加入硅烷偶联剂得到混合溶液Ⅲ,(5)将混合溶液Ⅲ冷却后抽滤分离,将沉淀物洗涤并干燥,得到改性石墨;本发明通过对石墨进行氧化处理,能够有效增大石墨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极大地改善了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30440.X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5H59/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拉丝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拉丝张力恒定装置及其在拉丝机中的应用。该装置包括拉丝滑轮组件、辅助滑轮组件和杠杆组成,拉丝滑轮组件包括呈倒立等腰三角形布局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丝线由第一定滑轮导入经第一动滑轮张力拉伸后由第二定滑轮流导出;辅助滑轮组件包括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二动滑轮、绳线和配重块,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呈倒立等腰三角形布局,线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线绳的另一端由第三定滑轮导入,经第二动滑轮导向后由第四定滑轮导出,绳线的另一端也连接有配重块;杠杆的一端与第一动滑轮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动滑轮连接。本发明构造合理,保证成筒纱上的丝线张力完全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21620.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2 , C04B35/622 , C04B35/63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CN/FexOy@Cf/C复合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Cf纤维浸渍在硝酸铁溶液完成第一次浸渍操作,干燥;继续浸润在硼酸、尿素和三聚氰胺混合溶液中,干燥得到BCN/FexOy@Cf预制体;采用真空浸渍机,用石墨烯、沥青、正己烷混合的有机溶剂对BCN/FexOy@Cf预制体进行真空浸渍,抽真空得到浸渍后的试样;浸渍后的试样进行固化,得到固化后的试样;将固化后的试样进行裂解,得到吸波材料;重复真空浸渍、固化和裂解,直到吸波材料增重小于1%,得到所述的BCN/FexOy@Cf/C复合结构吸波材料产品,具有高温吸波和力学承载一体化性能,具有优异的稀薄性能和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