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97754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1392.2
申请日:2003-10-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1 , H01M8/0213 , H01M8/02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1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导电性和成形性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复合隔板。得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复合隔板结构如下:由通过注射成形,在需要导电性和不需要导电性的部分分别用不同的复合物形成的含有导电性碳的电子传导性部分和包围前述电子传导性部分周围的绝缘性部分构成,在前述电子传导性部分的两面分别具有使气体或冷却水流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10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880000651.3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52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4671 , H01M8/04679 , H01M8/0468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整体为板状的单电池(10)、由该单电池(10)层叠并紧固而成的单电池组(50)、以及覆盖该单电池组(50)的周面的覆盖部件(60),该单电池(10)具有一对板状的隔板(6a)、(6b),以及配置在该隔板(6a)、(6b)之间的膜-电极组件(5),在覆盖部件(60)的与各单电池(10)中的一对隔板(6a)、(6b)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测量每个单电池(10)的电压的电压测量端子插入孔(61)。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78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780005666.4
申请日:2007-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25 , H01M8/04201 , H01M8/04223 , H01M8/04231 , H01M8/04302 , H01M8/241 , H01M8/246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0),其具备燃料电池(101)、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20)、燃料气体入口选择装置(211)。燃料电池(101)被构成为使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发生反应并进行发电,其中配置有连通于燃料气体供给歧管(106)的一端的第一燃料气体入口(121A),和连通于燃料气体供给歧管(106)的另一端的第二燃料气体入口(121B)。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20)供给所述燃料气体。燃料气体入口选择装置(211)将从该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20)所供给的燃料气体选择性地供给给第一燃料气体入口(121A)或者第二燃料气体入口(121B)。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81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32703.0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4022 , H01M8/04225 , H01M8/04768 , H01M8/0477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250/405 , Y02B90/1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100),具备:燃料气体生成装置(3),供给燃料原料和水以及燃烧用燃料,利用该燃烧用燃料的燃烧热,生成燃料气体;燃料电池(1),向燃料气体路径(b1、1a、c1)供给所述燃料气体,向氧化剂气体路径供给氧化剂气体,并进行发电;加热介质路径(b2、1d、c2),不向所述燃料气体路径供给所述燃料气体;路径切换器(4),在所述燃料气体路径和所述加热介质路径之间切换所述燃料气体的供给对象;以及控制装置(8),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所述路径切换器,使得在所述燃料气体生成装置的暖机运转时,燃料气体被供给至所述加热介质路径,随后作为所述燃烧用燃料,在暖机运转后,燃料气体不被供给至所述加热介质路径,而被供给至所述燃料气体路径,随后作为所述燃烧用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4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80004432.8
申请日:2007-0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6 , H01M8/0417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离板和燃料电池,本发明隔离板具有由以蜿蜒型延伸地形成的多条气体流路沟槽35所构成的流路沟槽群,和连通上述流路沟槽群的相邻一部分之间的连通沟槽33。上述隔离板已被众多文献所公开,认为其可适宜地防止气体流路沟槽内结露的水滴所引起的闭塞。但是,本发明者们对于上述隔离板中由反应气体以及结露水构成的气液二相流体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原来存在有重大的认识错误,上述隔离板下方的气体流路沟槽附近容易集中结露水,其结果是在上述隔离板中存在容易发生上述闭塞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上述隔离板中形成比上述气体流路沟槽35浅的上述连通沟槽33,达到了消除上述担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0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608.7
申请日:2008-03-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02 , H01M8/0263 , H01M8/04126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方法,该方法具有蓄水层形成步骤:在还原剂及氧化剂中至少任一种气体的供给开始动作中,在还原剂及氧化剂中至少任一种气体的供给开始之前,通过来自水供给部的注水,在还原剂的流通方向上的比还原剂供给端位于上游侧的还原剂供给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氧化剂的流通方向上的比氧化剂供给端位于上游侧的氧化剂供给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中,以其中至少任一个被闭塞的方式形成蓄水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30795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80016178.9
申请日:2006-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47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有单电池(102)并且由1个以上的上述单电池层叠而成,单电池(102)具有:MEA(4),其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7)和除了该高分子电解质膜(7)的周缘部以外夹住该高分子电解质膜(7)而设置的一对气体扩散层(5);一对自密封隔板(1),其夹着该MEA(4)而配设,作为整体形成板状,具有导电性的隔离部(41)以及比该隔离部(41)更有弹性的密封部(40),至少上述隔离部(41)与上述气体扩散层(5)相接触,且上述密封部(40)包围上述气体扩散层(5)而与上述高分子电解质膜(7)的周缘部相接触;在上述自密封隔板(1)上形成容纳形成于上述气体扩散层(5)的外表面的周缘部的隆起部(51)的低部(11),在该低部(11)配设上述密封部(40)。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205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315.5
申请日:2007-07-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4671 , H01M8/04679 , H01M8/04731 , H01M8/04753 , H01M8/04992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其具备单电池(11)以及层叠该单电池(11)而成的电池堆(100)。其中,单电池(11)具有:电解质层-电极层叠体(5),具有电解质层(1)和夹持该电解质层(1)的比其周边部靠近内部的部分的一对气体扩散电极(4a,4b);环状的周边部件,配置于电解质层(1)的周边部;一对导电性的隔板(6A,6B),夹持电解质层-电极层叠体(5)以及周边部件;以及破损检测配线(31)。破损检测配线(31)形成在构成单电池(11)的电解质层-电极层叠体(5)以外的部件上,通过层叠单电池(11),破损检测配线(31)被连接,从而形成开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12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310103747.1
申请日:2003-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88 , H01M8/0271 , H01M8/04082 , H01M8/04223 , H01M8/04231 , H01M8/04302 , H01M8/04303 , H01M8/04365 , H01M8/04559 , H01M8/04753 , H01M8/049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在燃料电池的发电电压降低时,进行使发电电压恢复的恢复操作,以长时间地维持高的发电电压。用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工作的燃料电池具有电解质、夹持所述电解质的一对电极和一对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有将燃料气体供给、排出至所述电极的一方、将含氧气体供给、排出至所述电极的另一方的气体通道,其特点在于,当燃料电池的电压低于临界电压值以下时,或者,在经由前次的电压恢复操作之后一定的时间,进行降低氧电极一侧的电位的恢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0369308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80000035.X
申请日:2004-0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以抑制在低负载运转时发生液泛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具有叠层了含有氧化剂气体通路沟槽的阴极侧隔板和含有燃料气体通路沟槽的阳极侧隔板的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叠层体(10),一部分或全部的前述氧化剂气体通路沟槽形成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该通路从前述阴极侧隔板输入后直至输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前述燃料气体通路沟槽形成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该通路从前述阳极侧隔板输入后直至输出,在前述电池单元叠层体中可以将2个或2个以上的前述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2个或2个以上的前述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并联或串联连接,氧化剂气体单位通路(22a、22b)之间、燃料气体单位通路(21a、21b)之间并联的连接使得气体流动的方向位于不和重力相反的方向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