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3521.3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检测排气后处理装置被从排气管拆卸。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具备:第一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向PM捕集装置(50)流入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从PM捕集装置(50)流出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二排气温度;时间变化率计算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判定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与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差异来判定是否是PM捕集装置(50)被从排气管(22)拆卸了的拆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2247.8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检测排气后处理装置被从排气管拆卸。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具备:第一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向PM捕集装置(50)流入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从PM捕集装置(50)流出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二排气温度;时间变化率计算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判定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与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差异来判定是否是PM捕集装置(50)被从排气管(22)拆卸了的拆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7225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1252.3
申请日:2014-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4 , B01D53/945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40 , B01D2255/407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032 , B01D2255/908 , B01J23/002 , B01J23/10 , B01J23/63 , B01J35/0006 , B01J35/002 , B01J37/0244 , B01J37/0248 , Y02T10/2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排气控制催化剂,其中在基底(1)上形成含有Pd和Pt中至少一种的催化剂层,所述排气控制催化剂在从催化剂层的排气上游端到催化剂层总长度的50%或更小的长度位置的催化剂层前段(21)中包括具有烧绿石结构的第一OSC材料和储氧速率比具有烧绿石结构的第一OSC材料快的OSC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8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80062740.2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 , F01N3/101 , F01N3/105 , F02D41/0295 , F02D41/126 , F02D41/1439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6 , F02D2200/0814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基于与在催化剂(43)的下游配设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56)的输出值具有相关性的值(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输出相关值)和规定的稀空燃比要求判定值之间的比较结果来判定是否发生了稀空燃比要求,并且基于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输出相关值和规定的浓空燃比要求判定值的比较来判定是否发生了浓空燃比要求。并且,该空燃比控制装置算出在浓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从催化剂释放出的氧的总量(释放氧量),并且算出接着该浓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的稀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开始后被催化剂吸留的氧的量的累计值(当前吸留氧量)。而且,按照当前吸留氧量越接近释放氧量,则判定为发生了所述浓空燃比要求的时刻越提前到来的方式,来变更所述浓空燃比要求判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064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80069150.8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35 , F02D41/045 , F02D41/1401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包括判定单元以及反向修正导入单元。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是否处于以与理论空燃比对应的目标值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所述反向修正导入单元在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通过该输出而要求的方向的空燃比修正,暂时导入与该方向反向的空燃比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4136728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80076455.6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06 , F01N3/101 , F01N3/20 , F01N3/22 , F01N9/00 , F01N11/00 , F01N2240/02 , F01N2260/04 , F01N2430/08 , F01N2560/025 , F01N2560/14 , F01N2590/11 , F01N2900/10 , F02D41/0255 , Y02T10/22 , Y02T10/47
Abstract: 内燃机的排气控制装置对在排气路径(215)上具备排气净化催化剂(216)的内燃机(200)的排气动作进行控制。内燃机的排气控制装置具备:预热单元,进行排气净化催化剂的预热;及氧供给单元(220、221),在预热结束后,向排气净化催化剂供给氧。由此,能够使在预热时吸附于排气净化催化剂的硫适宜地脱离。因此,能够抑制因硫包覆而排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能力下降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28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2740.2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 , F01N3/101 , F01N3/105 , F02D41/0295 , F02D41/126 , F02D41/1439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6 , F02D2200/0814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基于与在催化剂(43)的下游配设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56)的输出值具有相关性的值(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输出相关值)和规定的稀空燃比要求判定值之间的比较结果来判定是否发生了稀空燃比要求,并且基于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输出相关值和规定的浓空燃比要求判定值的比较来判定是否发生了浓空燃比要求。并且,该空燃比控制装置算出在浓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从催化剂释放出的氧的总量(释放氧量),并且算出接着该浓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的稀空燃比要求发生期间开始后被催化剂吸留的氧的量的累计值(当前吸留氧量)。而且,按照当前吸留氧量越接近释放氧量,则判定为发生了所述浓空燃比要求的时刻越提前到来的方式,来变更所述浓空燃比要求判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70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80069042.0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75 , F02D41/2441 , F02D41/2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燃比控制装置,其具备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和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在基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而被要求的空燃比修正的实施中,导入与控制目标空燃比相比,使排气的空燃比暂时向与该空燃比修正的方向相反方向变化的空燃比突发性变化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内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来设定时间上相邻的两个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彼此的间隔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80159430.5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35 , F01N13/009 , F02D41/1441
Abstract: 本空燃比控制装置被应用于在排气通路中具有催化剂43的内燃机,并包括:被配置在比催化剂靠下游的部位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56,该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是浓淡电池型氧浓度传感器;以及空燃比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控制被供应给内燃机10的混合气体的空燃比,以改变催化剂流入气体的空燃比。另外,该空燃比控制单元控制被供应给内燃机10的混合气体的空燃比,使得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减小的情况下,催化剂流入气体的空燃比是比理论空燃比更浓侧的空燃比,并且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增大的情况下,催化剂流入气体的空燃比是比理论空燃比更稀侧的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10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80005757.2
申请日:2008-02-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41 , B01D53/944 , B01D53/9445 , B01D53/9477 , B01D2255/908 , F01N3/0231 , F01N3/0864 , F01N3/106 , F01N13/0093 , F01N13/0097 , F02D41/029 , Y02T10/20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目的在于兼顾排气排放物的减少和粒子状物质PM的除去。在内燃机(10)的排气歧管(12)的正下方的排气管(14)上配置不含有OSC材料的上游侧三元催化剂(18)。在上游侧三元催化剂(18)的下游侧配置捕集废气中所含有的粒子状物质PM的微粒过滤器(PM过滤器)(20)。在PM过滤器(20)的下游侧配置含有OSC材料的下游侧三元催化剂(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