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43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2484.4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非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也能够高速充放电,具有高输出、高容量以及优异的反复充放电寿命特性的蓄电装置。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其包括正极集电体、配置于正极集电体上并且含有至少能够可逆地吸附和解吸阴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集电体、和配置于负极集电体上并且实质上由能够可逆地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的负极,其特征在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是选自硅、含硅的合金、硅化合物、锡、含锡的合金以及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负极是厚度为10μm以下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0527497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310114186.5
申请日:2003-11-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6 , H01M4/8652 , H01M4/9083 , H01M4/92 , H01M4/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其通过向一个电极提供燃料并向另一个电极提供氧化剂来发电。在该燃料电池中,在至少一个电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一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是一仅包括催化剂颗粒的层、一包括催化剂颗粒和其它颗粒的混合物的层、或者是一至少载有催化剂颗粒的多孔薄膜层,并且一种作为电解质的带有一离子传导官能团的分子(12)通过化学键与所述催化剂颗粒(11)、所述其它颗粒和所述多孔薄膜中的至少一种的表面相连。至少一个电极具有一薄膜电解质、催化剂和导电物质,由此抑制电解质从电极部件中的催化剂层洗脱并防止伴随的电压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96537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08633.6
申请日:2005-04-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2 , H01M4/8605 , H01M8/0289 , H01M8/1007 , H01M8/106 , H01M8/1062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Abstract: 一种质子导体,其包含基材、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其中酸性物质具有质子;至少部分质子被碱性物质解离出来;以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至少之一固定在基材的表面上。至少一部分酸性物质和/或至少一部分碱性物质可以是聚合物。具有微孔或通孔的粉末或多孔体能被用作基材。一种在分子中具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的有机化合物能被用作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至少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748332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802.2
申请日:2004-0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 , H01M8/04186 , H01M8/065 ,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组具有:含有由燃料极、氧化剂极以及被该二极挟持着的电解质构成的起电部的燃料电池;向所述燃料极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部;以及向所述氧化剂极供给氧化剂的氧化剂供给部,设有使随着所述燃料电池的发电在所述燃料极生成的燃料氧化生成物还原的生成物还原机构部。因此,即使没有将燃料、氧化生成物以及副生成物等排出燃料电池外的机构,也能防止由该些生成物等引起的能量密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49593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60286.X
申请日:2003-08-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0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是电化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是以伴随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移动作为电能并将其引出的电化学元件,由正极、负极电解液或固体电解质构成,从上述正极和上述负极中选择的至少一方含有用通式(1)表示结构的化合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