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8782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800310.1
申请日:2002-02-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1 , H01M8/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导电性隔板,该导电性隔板由含有粘结剂、平均粒径50μm以上并且是导电性隔板最薄部分厚度1/3以下的导电性碳粒子、及导电性碳微粒和微细直径碳纤维中至少一种的组合物的成型板构成。该隔板无需现有气体通道等的切削加工,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容易地批量生产,能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288779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1811319.2
申请日:2001-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61 , H01M4/8814 , H01M4/8821 , H01M4/8828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023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是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有一对电极、设有向前述电极的一方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以及设有向前述电极的另一方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中电极由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住前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催化剂层以及与前述催化剂层接触的气体扩散层构成。在该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上,因为可使含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和担载了催化剂金属的导电性碳粒子的催化剂层的高分子电解质与催化剂充分且均匀地接触,所以,可将前述高分子电解质分布到前述导电性碳粒子的附聚物构造的细孔内。这样,增大了电极内部的反应面积,使其发挥更高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63186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2800515.5
申请日:2002-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8 , H01M4/8605 , H01M4/8807 , H01M4/8882 , H01M4/926 , H01M8/1004 , H01M2300/0082
Abstract: 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由于不能在膜电极接合体的整个区域进行均匀的水分管理,因此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电压。本发明在由碳纤维构成的多孔性材料的上部由导电性粒子及高分子材料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在其表面又配置了由载铂碳粒构成的催化剂层,形成气体扩散电极。导电性高分子层中的粒径不同的导电性粒子互相混合,粒径较小的导电性粒子的混合量从气体扩散电极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462489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415.4
申请日:2002-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07 , H01M4/8605 , H01M4/8821 , H01M8/04291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添加到气体扩散层中的防水材料最佳化而提供可防止制造工序中的电极剥离且以低成本而具有高放电性的燃料电池用电极。该电极,由气体扩散层以及在其与高分子电解质膜相接的面上形成的催化剂层构成,前述气体扩散层含有纤维化的防水材料,且在其熔点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451185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1811319.2
申请日:2001-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61 , H01M4/8814 , H01M4/8821 , H01M4/8828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023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是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有一对电极、设有向前述电极的一方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以及设有向前述电极的另一方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中电极由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住前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催化剂层以及与前述催化剂层接触的气体扩散层构成。在该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上,因为可使含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和担载了催化剂金属的导电性碳粒子的催化剂层的高分子电解质与催化剂充分且均匀地接触,所以,可将前述高分子电解质分布到前述导电性碳粒子的附聚物构造的细孔内。这样,增大了电极内部的反应面积,使其发挥更高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416604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1806151.6
申请日:2001-03-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6 , H01M8/0213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4119 , H01M8/0429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它具有:包含夹住高分子电解质膜的阳极以及阴极的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具有分别向阳极以及阴极提供燃料气体以及氧化剂气体的气体通道的阳极侧以及阴极侧的碳制导电性隔板。水对碳制导电性隔板的润湿性差。因此,存在隔板表面的气体通道上滞留生成水或加湿水使电池单体间的气体分配不均,导致性能的偏差的缺点。本发明,通过采用在气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上含有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导电性碳的导电性隔板,防止气体通道上滞留水。
-
公开(公告)号:CN1411089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2151479.8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1 , H01M4/8605 , H01M4/8642 , H01M4/8652 , H01M4/8657 , H01M4/8828 , H01M4/92 , H01M4/96 , H01M8/04089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在气体扩散电极中滞留水分,可将高分子电解质膜保持在适度湿润状态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上,由多孔性碳支持体、酸性官能团量不同的两种导电性碳粒子和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构成气体扩散层,上述两种导电性碳粒子中酸性官能团量大的导电性碳粒子占整个导电性粒子量的比例为,从气体扩散电极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具体地说,通过增大,能够获得可调制气体扩散层面内的透水机能,在MEA内,将高分子电解质保持湿润状态,以及快速地排出由生成水造成的过剩水分的作用效果。采用结晶化度或者透湿系数不同的两种高分子材料,通过使其混合比例从气体扩散电极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可获得与采用上述酸性官能团量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379918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0814498.2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2 , H01M8/0221 , H01M8/0226 , H01M8/1004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它具备: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把该膜夹在其间的阴极和阳极、具有向阴极供给燃料气体的通道的导电性隔板、和具有向阳极供给氧化剂气体的通道的导电性隔板。以往的导电性隔板是用碳材料构成的,由于材料的成本等成本的降低困难,因此已试着用金属板来代替碳材料。然而,由于金属板要暴露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中,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引起金属板的腐蚀等,因此就存在发电效率逐渐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使用了有耐酸性的导电性气密弹性体作为导电性隔板,据此使成本大幅度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348615A
公开(公告)日:2002-05-08
申请号:CN00806567.5
申请日:2000-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328 , H01M8/04335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5 , H01M8/04507 , H01M8/04589 , H01M8/04708 , H01M8/04716 , H01M8/04723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835 , H01M8/04843 , H01M8/0491 , H01M8/04992 , H01M8/1007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运转方法,通过调整面内温度分布(该面内温度分布通过调整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冷却水流向、冷却水入口温度及冷却水流量而得到)、气体供给量、(加湿用)水分供给量及电流密度并根据由气体流速和饱和蒸气压与实际蒸气压之差表示的函数来调整燃料电池,使其能以最佳状态工作。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解决以往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存在的当电池单一面内出现性能分布、性能分布大时难以稳定运转的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