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7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680050545.7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2)中,蜿蜒状的反应气体流通区域(101)的折返部被连通于凹陷部(28)的一对流路沟组之间的倾斜边界和所述折返部的外端(28a)划分出。从凹陷部(28)的底面站立设置并配置为岛状的多个突起(27)配置为,1个以上的突起(27)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形成隔开相连的多个列,并且,1个以上的突起(27)在相对于外端(28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隔开间隔相连多个层。被构成1个层的突起(27)引导并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行进的反应气体的流动,被构成与该1个层邻接的层的突起(27)扰乱。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75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680022295.6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83 , Y02P70/56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电极组件具有:四边形的高分子电解质膜(2);一对催化剂层,设置成夹住除了该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以外的该高分子电解质膜;以及在该一对催化剂层上分别设置的一对气体扩散层(3),膜-电极组件(1)被夹于一对隔板之间而被组装入燃料电池中,上述一对隔板在其内面的与气体扩散层相接触的区域即气体扩散层接触区域上凹陷设置有反应气体的流道(A)、(C),其中,气体扩散层接触区域中的反应气体的流道(A)、(C)从上游向下游呈蜿蜒状形成,即在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的1的第1边(2a)的方向上一边折回一边沿着邻接于第1边的第2边(2b)而在从第1边向相对于该第1边的第3边(2c)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在高分子电解质膜2的周缘部的对应于第2边和与该第2边相对的第4边(2d)的部分上形成增强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增强部(4),且至少在高分子电解质膜(2)的周缘部的对应于第3边(2c)的部分上没有形成增强部(4)。
-
公开(公告)号:CN100505401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80000865.7
申请日:2005-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具有结露水排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可以充分抑制溢流现象的产生的可靠性良好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可以准确评价结露水的排出性能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的评价方法、以及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具有结露水排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包含导电性碳和加固导电性碳的粘接剂,在50℃以上90℃以下范围内的周围温度、且相对湿度在70%以上100%以下的范围的周围湿度条件下,使50μL以上80μL以下的水滴滴落的情况下,使至少在一个主面上形成的反应气体流路(30C、40C)的表面的水滴掉落角度在5度以上25度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7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80050545.7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27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隔板(2)中,蜿蜒状的反应气体流通区域(101)的折返部被连通于凹陷部(28)的一对流路沟组之间的倾斜边界和所述折返部的外端(28a)划分出。从凹陷部(28)的底面站立设置并配置为岛状的多个突起(27)配置为,1个以上的突起(27)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形成隔开相连的多个列,并且,1个以上的突起(27)在相对于外端(28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隔开间隔相连多个层。被构成1个层的突起(27)引导并在外端(28a)的延伸方向上行进的反应气体的流动,被构成与该1个层邻接的层的突起(27)扰乱。
-
公开(公告)号:CN1290217C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10034327.7
申请日:2004-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87 , B01D53/75 , H01M8/0662 , H01M8/08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装备在供给燃料电池空气的流通路径中的燃料电池用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氧化的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以及、将污染物吸附去除的第2污染物去除机构。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包括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氧化的、通过氧气将污染物氧化的催化剂,催化剂对于从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所选择的至少一种具有氧化活性。作为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也可以包括臭氧发生装置。第2污染物去除机构,是以载有从高锰酸盐、碱盐、碱性氢氧化物、以及碱性氧化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多孔体将污染物吸附去除的。
-
公开(公告)号:CN1288779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1811319.2
申请日:2001-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61 , H01M4/8814 , H01M4/8821 , H01M4/8828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023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是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有一对电极、设有向前述电极的一方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以及设有向前述电极的另一方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中电极由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住前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催化剂层以及与前述催化剂层接触的气体扩散层构成。在该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上,因为可使含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和担载了催化剂金属的导电性碳粒子的催化剂层的高分子电解质与催化剂充分且均匀地接触,所以,可将前述高分子电解质分布到前述导电性碳粒子的附聚物构造的细孔内。这样,增大了电极内部的反应面积,使其发挥更高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50452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03807218.1
申请日:2003-03-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D03D15/00 , D03D15/0083 , D10B2101/12 , D10B2201/24 , D10B2321/10 , D10B2401/063 , D10B2401/16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4/96 , H01M8/0247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用包含碳纤维的经线和纬线制成织物,包含该织物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中,通过上述经线和纬线交错的组织点相邻之间的间隔X与上述织物的厚度Y满足式1.4≤X/Y≤3.5,可使基材表面的凹凸减小,抑制由于织物的碳纤维刺穿燃料电池的高分子电解质膜而产生的微小短路,提高燃料电池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抑制气体扩散层基材的碳纤维刺穿高分子电解质膜,通过(1)向燃料电池的上述各电极与上述各导电性隔板接触的面积上施加1kgf/cm2-20kgf/cm2范围内的紧固压力,或(2)在将气体扩散层配置于高分子电解质膜上之前,预先加热气体扩散层的表面,由此使碳纤维的非平滑表面平滑。
-
公开(公告)号:CN1577930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58905.0
申请日:2004-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305 , G01R31/3651 , G01R31/3662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231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地进行对应于向阴极供给含氧的氧化剂、向阳极供给含氢的燃料气体而发电的燃料电池的发电异常的原因的高可靠性的处理的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具备:包含使相对于为了发电而运行的燃料电池单元(501)的负载电流变动的负载(502)、交流信号产生部(503)的机构;进行相对于负载电流的变动的电压应答的测定的电压测定部(504);根据电压应答相关的测定结果,进行所述燃料电池单元(501)的阻抗相关计算的阻抗计测部(505);和利用阻抗相关的计算结果,使燃料电池单元(501)的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的燃料电池控制部(506)。
-
公开(公告)号:CN1543002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410034327.7
申请日:2004-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87 , B01D53/75 , H01M8/0662 , H01M8/08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装备在供给燃料电池空气的流通路径中的燃料电池用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氧化的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以及、将污染物吸附去除的第2污染物去除机构。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包括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氧化的、通过氧气将污染物氧化的催化剂,催化剂对于从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氨、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所选择的至少一种具有氧化活性。作为第1污染物去除机构,也可以包括臭氧发生装置。第2污染物去除机构,是以载有从高锰酸盐、碱盐、碱性氢氧化物、以及碱性氧化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多孔体将污染物吸附去除的。
-
公开(公告)号:CN1516312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200310123931.2
申请日:1999-06-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42 , H01M4/8605 , H01M4/926 , H01M8/1004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燃料电池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和由催化剂反应层和气体扩散层构成的一对电极,前述高分子电解质膜夹在前述电极中,其中,前述催化剂反应层包含至少在亲水性碳材料上载有催化剂粒子的催化剂及防水性碳材料,在前述催化剂反应层中,前述催化剂选择性地配置在前述高分子电解质膜侧,前述防水性碳材料选择性地配置在前述气体扩散层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