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282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480082493.6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 C10M103/00 , C10M103/02 , C10M103/06 , C10N30/06 , C10N40/04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外齿齿轮(3)和内齿齿轮(2)的除了齿部以外的润滑对象的接触部(B、C)分别通过具有层状结晶结构的无机系润滑性粉体进行润滑。润滑性粉体在波动齿轮装置(1)运转时在各接触部(B、C)的接触面之间被压碎,移动附着在接触面而形成薄薄的表面膜。另外,被薄薄地压延,并被进一步细分化而变为容易进入接触面内的形状。通过形状变化后的微粉末和表面膜来维持接触部的润滑。微粉末、表面膜均没有粘性。与使用润滑脂、机油作为润滑剂的情形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在低负载区域、高速旋转区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7755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80087661.X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4)具有刚性插塞(5)、安装于该椭圆形状的外周面(6)的波动轴承(7)、以及与刚性插塞(5)一体地旋转的4个弹性爪(11)。波动轴承(7)的滚珠(10)包含有松散状态的滚珠(10a)和紧密状态的滚珠(10b)。与紧密状态的滚珠相邻的松散状态的滚珠在即将转换为紧密状态之前,通过弹性爪(11)而被施加制动力,被暂时阻止或抑制公转运动,在与紧密状态的滚珠之间确保了间隙。能够防止因紧密状态的滚珠彼此的接触引起的旋转扭矩的增加、滚珠的损伤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477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80086823.8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5)的波动轴承(7)在内圈侧轨道面(9)与外圈侧轨道面(10)之间具有钢制或者不锈钢制的呈圆筒形状的中空滚子(12)作为滚动体。中空滚子(12)的内径Di与外径Do之比Di/Do设定为0.95以上。挠曲成椭圆状的中空滚子(12)相对于所接触的内圈侧轨道面(9)、外圈侧轨道面(10)的相对曲率半径变大,赫兹最大接触应力降低。能够降低中空滚子(12)以及内圈侧轨道面(9)、外圈侧轨道面(10)的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270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80083241.X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4)具备椭圆状轮廓的波动发生器插塞(21)、以及波动发生器轴承(23)。波动发生器轴承(23)具备以滑动接触状态装配于内外圈(24、25)之间的环状体(26)。环状体(26)由环状螺旋弹簧构成,具备能够将内外圈(24、25)的间隔保持恒定的刚性。另外,环状体(26)整体具备半径方向上的规定的挠性而能够利用波动发生器插塞(11)使其挠曲成椭圆状。当波动发生器插塞(21)旋转时,在环状体(26)与内圈(24)之间产生滑动,因此,能够以较小的旋转扭矩使外齿轮(3)产生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9497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80082624.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5)具有:刚性的插塞(11),其具有椭圆状的插塞外周面(12);以及环状移位体(13),其因插塞(11)而挠曲成椭圆状。环状移位体(13)具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移位部(15)。移位部(15)的插塞接触面(16)与插塞外周面(12)滑动接触,当插塞(11)旋转时,移位部(15)在半径方向上反复移位。因移位部(15)移位而使得外齿轮(4)产生波动。能够实现如下波动发生器,该波动发生器能够以较小的旋转扭矩而使外齿轮(4)产生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80082494.0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9/001 , F16C19/364 , F16C33/588 , F16C2361/61 , F16H2049/003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的波动发生器(4)包括刚性的插塞(42)和滚柱轴承(43),该刚性的插塞(42)具备椭圆状的外周面(41)。插塞(42)的外周面(41)包括:在长轴位置L1形成的长轴侧外周面部分(41a)和在短轴位置(L2)形成的短轴侧外周面部分(41b)。长轴侧外周面部分(41a)为沿着中心轴线(42a)带有锥度的锥面,短轴侧外周面部分(41b)为在相反方向带有锥度的倒锥面。采用使用了滚柱轴承的波动发生器,能够非一端接触地支撑外齿齿轮而将其弯曲变形成椭圆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0028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80082493.6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 C10M103/00 , C10M103/02 , C10M103/06 , C10N30/06 , C10N4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9/001 , C10M103/00 , C10M103/02 , C10M103/06 , C10M171/06 , C10M2201/041 , C10M2201/0413 , C10M2201/061 , C10M2201/0613 , C10M2201/065 , C10M2201/0653 , C10M2201/066 , C10M2201/0663 , C10N2220/082 , C10N2230/06 , C10N2240/04 , C10N2250/08 , F16H1/32 , F16H57/04 , F16H57/0409 , F16H57/041 , F16H57/12 , F16H2049/003 , F16J15/50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外齿齿轮(3)和内齿齿轮(2)的除了齿部以外的润滑对象的接触部(B、C)分别通过具有层状结晶结构的无机系润滑性粉体进行润滑。润滑性粉体在波动齿轮装置(1)运转时在各接触部(B、C)的接触面之间被压碎,移动附着在接触面而形成薄薄的表面膜。另外,被薄薄地压延,并被进一步细分化而变为容易进入接触面内的形状。通过形状变化后的微粉末和表面膜来维持接触部的润滑。微粉末、表面膜均没有粘性。与使用润滑脂、机油作为润滑剂的情形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在低负载区域、高速旋转区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6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280002480.4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 F16H49/001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4)包括分别配置于相对于可挠性外齿齿轮(3)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的一对第一辊子(51、52)、一对第二辊子(53、54)、一对第三辊子(55、56)。第一辊子(51、52)位于挠曲成椭圆形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3)的长轴(L1)上,第二、第三辊子(53~56)配置在长轴(L1)与短轴(L2)之间相对于长轴(L1)线对称的位置上。第一辊子(51、52)的支承轴承的尺寸比第二、第三辊子(53~56)的支承轴承的尺寸大。能提高辊子型的波动发生器的滚动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15234.7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9/001 , F16D1/076 , F16H55/0833 , F16H57/0025 , F16H2049/003 , Y10T29/49465 , Y10T74/19647 , Y10T74/1987 , F16H55/17
Abstract: 使形成于波动齿轮装置(1)的挠性外齿齿轮(3)的轴套(7)的轴套侧接合面(16)与接合对象的输出构件(11)的构件侧接合面(15)同轴地叠合,利用接合螺栓(13)将轴套(7)与输出构件(11)接合,利用接合螺栓(13)的螺栓杆力使轴套侧接合面(16)的卡合用突起(20)与构件侧接合面(15)咬合至规定的咬合深度。该结构的挠性外齿齿轮(3)与输出构件(11)接合的接合部分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此不必与接合螺栓并用过盈配合销、摩擦片,仅利用螺栓杆力就能进行所需的扭矩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6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80002480.4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小林优
IPC: F16H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2 , F16H49/001
Abstract: 波动齿轮装置(1)的波动发生器(4)包括分别配置于相对于可挠性外齿齿轮(3)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的一对第一辊子(51、52)、一对第二辊子(53、54)、一对第三辊子(55、56)。第一辊子(51、52)位于挠曲成椭圆形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3)的长轴(L1)上,第二、第三辊子(53~56)配置在长轴(L1)与短轴(L2)之间相对于长轴(L1)线对称的位置上。第一辊子(51、52)的支承轴承的尺寸比第二、第三辊子(53~56)的支承轴承的尺寸大。能提高辊子型的波动发生器的滚动疲劳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