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金属零件及卡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57840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010602307.0

    申请日:2010-12-13

    Inventor: 浅井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金属零件及卡锁结构。本发明能确保通过弹性变形允许插入体朝插座的插入并防止插入后的插入体脱离的弹簧部的弹性,且能使插座小型化。插座外壳(102)由金属板形成,形成筒状并具有开口(121a),形成有收容空间(121)。第一卡锁(106)在插座外壳(102)的侧壁(102a)设置孔部(109),且不从侧壁(102a)分离地形成。第一卡锁(106)在与侧壁(102a)的缘部(102ab)交叉的方向上,从缘部(102ab)朝向沿着侧壁(102a)的压延面的内侧舌状地延伸。第一卡锁(106)卡住收容于收容空间(121)的照相机模块(301),以防止该照相机模块(301)脱离。连结部(110)从第一卡锁(106)的根侧延伸,一侧边是缘部(102ab),另一侧边隔着孔部(109)与缘部(102ab)平行地形成。

    摄像模块插座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4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154382.5

    申请日:2010-04-08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模块插座,能进一步减小开口于基板的安装窗孔的尺寸,并且能减少零部件数量并进一步降低制造组装成本,而且能通过更少的零部件的设计变更容易地进行对基板的安装高度的变更。具备具有上方敞开型的摄像模块容纳部的壳体,该摄像模块容纳部利用方形的底板部(1)和从该底板部周围的四边部向上方立起的前后壁部(2、3)及左右壁部(4、5)包围,利用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型的模制件(A)构成上述底板部(1)和前后壁部(2、3),使用一体地具有覆盖上述底板部下面的底面屏蔽部(6)和从其两侧边缘一体立起的左右侧面屏蔽部(7、8)的屏蔽件(B),用该屏蔽件的上述左右侧面屏蔽部(7、8)构成上述左右壁部(4、5)。

    插座、金属零件及卡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5784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602307.0

    申请日:2010-12-13

    Inventor: 浅井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金属零件及卡锁结构。本发明能确保通过弹性变形允许插入体朝插座的插入并防止插入后的插入体脱离的弹簧部的弹性,且能使插座小型化。插座外壳(102)由金属板形成,形成筒状并具有开口(121a),形成有收容空间(121)。第一卡锁(106)在插座外壳(102)的侧壁(102a)设置孔部(109),且不从侧壁(102a)分离地形成。第一卡锁(106)在与侧壁(102a)的缘部(102ab)交叉的方向上,从缘部(102ab)朝向沿着侧壁(102a)的压延面的内侧舌状地延伸。第一卡锁(106)卡住收容于收容空间(121)的照相机模块(301),以防止该照相机模块(301)脱离。连结部(110)从第一卡锁(106)的根侧延伸,一侧边是缘部(102ab),另一侧边隔着孔部(109)与缘部(102ab)平行地形成。

    电子零件及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844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571141.0

    申请日:2010-11-23

    Inventor: 浅井清

    Abstract: 一种电子零件及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不会增加电子零件的厚度,并能将该电子零件中使用的板状的金属零件可靠地固定。在板状的金属零件即插座外壳(102)、连接器(103)的表面背面的压延面(第一压延面(201)、第二压延面(202))的端部,形成前端较细部(207)。前端较细部(207)分别设于从第一压延面(201)至金属零件的端面(203)处、从第二压延面(202)至端面(203)处,使金属零件的最端部的厚度比金属零件的规定厚度还薄。树脂(151)形成将金属零件的端面(203)侧及前端较细部(207)围起的形状并固化,从而将金属零件从其厚度方向夹住。

    连接用插座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5676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08003.9

    申请日:2009-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进一步低背化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插座触点(5),其插销连接部(54)的前端位于插入进深部且形成防止触点变形部(56),在插销连接部插入口一侧突出设置插销接点部(55),中间部(52)形成弹簧部(53),在插座壳体(33)上形成嵌合凹部(31),固定部(34)设置可插入弹簧部的插入孔(3b),在固定部的内侧面插入进深部一侧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可进退的切口部(3d),插销(2)由插销壳体(21)和插销触点(4)构成,插销触点(4)其一端位于插销壳体(21)的外部,另一端与插销触点相对地位于插销壳体(21)侧面并形成插座接触部(42),中间部形成在插销壳体上固定的固定部(43)。

    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7717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410061808.7

    申请日:2004-06-25

    Inventor: 弦弓滋 浅井清

    Abstract: 要在电气上同时利用装设在连接器内的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和电路板侧触头构件是困难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由,具有可插入柔性电路板(18)的电路板插入孔(12a)的连接器外壳(12),设在电路板插入孔(12a)内的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在电路板插入孔(12a)内比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更靠近安装用电路板(17)设置的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插入电路板插入孔(12a)内时位于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与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之间的、从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一侧的表面到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一侧的表面设有中介用触头(15e、16e)的远电路板侧触头用插片(15、16),等构成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可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3198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2147312.9

    申请日:2002-10-15

    Inventor: 浅井清

    Abstract: 一种可挠性基板,具有壳体(1)、接点(7)及滑块(4),通过将滑块插入插入凹部(15),将已插入插入凹部的可挠性基板(8)向接点(7)侧按压,使可挠性基板的接触部接触接点的接触部(74),在滑块的按压可挠性基板(8)侧的面部,形成可与插入插入凹部(15)的可挠性基板(8)的加强材料(82)卡合的台阶部(45),在滑块(4)的脱离侧部分形成切口部(44),切口向着滑块的脱离侧、推压可挠性基板侧及其相反侧这3个方向开口形成,且切口部的向着脱离侧的面、及台阶部与加强材料卡合的面位于大致同一面上。采用本发明,即使对插入凹部内的插入不完全,也可通过滑块的移动将可挠性基板插入到插入凹部内的预定位置,且插入后可防止可挠性基板脱落。

    屏蔽构造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3809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410104516.7

    申请日:2004-12-30

    Inventor: 浅井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581 H01R13/26 H01R13/65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小型化的屏蔽构造。设有实装有电子零件的主基片(2)、在与主基片(2)的实装面相向的面上实装有电子零件的副基片(3)、围绕电子零件地配置连接主基片(2)与副基片(3)的多个带屏蔽基片间连接用连接器(4、4…)而构成的屏蔽周壁部,带屏蔽基片间连接用连接器(4)由实装在主副任何一方的基片上的插头(5)、和与插头(5)相互可拆装地连接且装在主副两基片的另一方上的插槽(6)构成;各插头(5)及各插槽(6)与屏蔽周壁部的配置对应地以保持在用于保持插头或插槽的安装作业部件上的状态安装在主基片或副基片上。

    组件用连接器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5406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410056249.0

    申请日:2004-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62 H01R12/7076

    Abstract: 使用简单的组件用基本连接器替代组件插座,从而能够与价格低廉的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部件进行连接。在小型组件的多个端子与配线部件之间介有薄板状的组件用基本连接器。该基本连接器,由,具有与组件底座的多个端子进行连接的端子的嵌入框,与,具有以一端与嵌入框的端子进行连接、以另一端与配线部件的端子进行连接的连接端子片的连接器壳体二者,成一体构成,在嵌入框的组件嵌入部上,形成有与组件底座的多个端子在电气上进行连接的端子图案,在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具有以一端与柔性平板的配线部件进行连接的弹性接触部、以及、以另一端与端子图案进行连接的压触部的连接端子片。

    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9211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061808.7

    申请日:2004-06-25

    Inventor: 弦弓滋 浅井清

    Abstract: 要在电气上同时利用装设在连接器内的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和电路板侧触头构件是困难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由,具有可插入柔性电路板(18)的电路板插入孔(12a)的连接器外壳(12),设在电路板插入孔(12a)内的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在电路板插入孔(12a)内比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更靠近安装用电路板(17)设置的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插入电路板插入孔(12a)内时位于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与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之间的、从远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3)一侧的表面到电路板侧触头构件(14)一侧的表面设有中介用触头(15e、16e)的远电路板侧触头用插片(15、16),等构成的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