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21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80159136.4
申请日:2009-05-28
Applicant: 多田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冷却水、小型且易于维护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由近似筒状的金属管形成的接地电极1和在该接地电极的内侧接近同心地设置的高电压电极5,其中,所述高电压电极5具有近似筒状的电介质,并对在该电介质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层6施加高电压,往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高电压电极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内供给含氧气体,用以生成臭氧,所述接地电极与在其外周侧的长边方向上伸出的多个气冷用散热片2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58288.7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种使介电管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增大放电功率密度,并实现装置小型化或大容量化的臭氧产生装置,包括:2块管板,该2块管板是开有孔的导电金属板,并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从而将气密密闭容器的内部划分成3个空间;金属管,该金属管将所述2块管板的孔彼此连结;介电管,该介电管插入金属管内部,且外壁与金属管内壁隔有规定的间隙;以及设于介电管内部的金属电极,对金属管与金属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使流过间隙的含有氧气的原料气体放电而产生臭氧,在与管板相对的间隙部分设置放电抑制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589675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480042632.9
申请日:2004-10-1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5H1/24 , H05H1/46 , C01B13/11 , H01L21/3065 , H01T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7/32348 ,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C01B2201/64 , G09G3/2965 , H01J37/32009 , H05B41/2806 , H05H1/46 , Y02B2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在最大额定条件下以功率因数尽可能高的条件进行驱动,即便在使投入功率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稳定地使之动作的等离子体发生用电源装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用电源装置具有:被连接到交流电源(PS)的变压器(TR);被连接到变压器(TR)的整流器(RE);被连接到整流器(RE)的逆变器(IV);被串联插入到从逆变器(IV)供给电力的臭氧发生器(1)的功率线的电抗器(FL);以及控制逆变器(IV)的控制装置(CT)。控制装置(CT)用电流检测器(DT)来检测流入臭氧发生器(1)的电流,并进行控制以使臭氧发生器1的投入功率保持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86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065.9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艾尔廸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奕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2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90 , F24F2003/1635 , F24F2003/1682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001/2437 , H05H2001/2443 , H05H2245/121 , Y02A50/21 , Y02A50/22 , Y02A50/2327
Abstract: 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每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具有绝缘电极(13,16)和限定在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位于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内的扩散器(19);以及电源(40),其提供高电压的交流电给电极(13,16);其中电极(13,16)在反应室(12)内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处理流经反应室(12)的空气或加工置于反应室(12)内的材料。还提供了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6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165.3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无声放电式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电介体、夹着电介体而相对地配置的1组电极、向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放电的交流电源,向产生放电的放电空间供给气体而形成等离子体。电极的至少一个由形成在电介体上的导电性供电薄膜构成,在电介体破损而在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弧放电的情况下,使产生了电弧放电的部分的供电薄膜消失或氧化,使得停止产生电弧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330558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380107802.2
申请日:2003-12-24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34
Abstract: 在绝缘板(21、181)的左右端竖立设置由绝缘体形成的中空箱(22、23、182、183),近似平行地相邻并列设置2根单极型气体封入放电管(24、25、105、106、184、185)并使各自的电极(26、27、103、104、186、187)的位置互相反向,使设置了上述电极的各个端部经过上述中空箱的箱壁上设置的槽或孔(30、31、190、191)收容到上述中空箱内,使另一端没有电极的端部位于上述中空箱外,并且在上述中空箱内填充绝缘材料,通过构成具有这样的特征的臭氧发生装置,即使在长期使用等时在上述放电管的周边堆积有结晶物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提供臭氧。而且,为了提供电力消耗低、能够有效地增加臭氧产生量的臭氧发生装置,使气体放电管(24、25、105、106、184、185)内的气体压力在400Torr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70964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1821567.X
申请日:2001-11-21
Applicant: 极光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恩·E·康拉德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5 ,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2F1/001 , C02F1/003 , C02F1/283 , C02F1/78 , C02F2201/782 , C02F2209/03 , C02F2209/04 , C02F2209/38 , C02F2209/40 , C02F2209/44 , C02F2307/04 ,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臭氧发生器,具有一绝缘部件、相对的第一及第二端盖件、位于高压电极与接地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绝缘部件内部的气体通道,以及延伸于该相对端盖之间的至少一个固定件,由此,该固定件将端盖保持在适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0163A
公开(公告)日:1993-03-24
申请号:CN92105968.X
申请日:1992-06-26
Applicant: 奥斯莫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道格拉斯L·奥尔森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0 , C01B2201/70
Abstract: 一种多管臭氧发生器包括:彼此间非常靠近地组装或嵌套在一起的多根臭氧发生管,以有一个紧凑嵌套的形式,而且在各管之间仍有足够的冷却通道。每根管子有中间部分和扩大或向外张开的六边形端部,沿六边形的相配合的边缘,把相邻的向外张开的六边形端部连接起来。本发明也涉及到制造这种臭氧发生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1B
公开(公告)日:1991-08-21
申请号:CN85104075
申请日:1985-05-28
Applicant: 密斯特格里塞希姆格姆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4
Abstract: 生产臭氧装置的特点在于:一根内电极是由一根小直径的坚固的圆柱金属杆制成。从而,外电极的直径也相应地减小。外电极直径对内电极直径的比大于2。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87298.5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袁野
Inventor: 袁野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C01B2201/64
Abstract: 本发明渉及一种用于生产臭氧(O3)的装置,是利用交流高压电的电晕放电,将氧气分子(O2)电离分解成为两个单个的氧(O)原子高能自由基,从而生成臭氧分子(O3)的一种臭氧生成管中的新型结构筛孔式放电极管,这种新型筛孔式放电极管,具有设备体积小,结构筒单,所生产的臭氧产量大,浓度高,电耗少,是一种使臭氧生成管可以大幅度降低了臭氧生产成本的一种筛孔式放电极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