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6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9486.0
申请日:2025-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理想途径辐射的红外高光谱遥感仪器非线性校正方法,针对静止轨道GIIRS在复杂热环境下部分辐射以非理想途径进入探测器,在辐射定标时,基于响应率非线性校正算法,对探测目标原始光谱进行初步校正;在轨运行时,通过两点定标算法,构建线性定标模型,得到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率及观测目标的理论辐射光谱;基于非线性校正光谱响应率及观测目标的理论辐射光谱,结合探测目标原始光谱叠加的非理想辐射及两点定标无法校正的固定误差,构建非理想途径抵至探测器的辐射与探测目标原始光谱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非理想途径辐射修正系数,进一步进行非线性校正,消除响应率非线性校正无法修正的非理想辐射误差,提高目标黑体的辐射定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109417.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传感器、终端装置以及传感方法。光传感器包括第一光传感单元以及第二光传感单元。第二光传感单元具有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二光传感单元的传感区域。第一光传感单元具有第一光波长通过范围,并且第一光波长通过范围包括可见光波段以及红外光波段。光学元件具有第二光波长通过范围,并且第二光波长通过范围包括可见光波段的第一部分以及红外光波段。第二光波长通过范围在可见光波段的第一部分对应于渐进通过区间。本发明的光传感器、终端装置以及传感方法可实现能够反应于人眼的真实感光感受的光传感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5399.5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河源市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沥青混合料,属于彩色路面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彩色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6份彩色沥青胶结料、86‑92份集料、1‑5份填料、0.3‑0.5份抗车辙剂、0.5‑0.9份高粘剂、1‑5份着色剂、0.1‑0.6份改性剂;所述改性剂中包括以下原料:2‑6份活化电石渣微粉、0.8‑1.6份净味剂、17‑21份丁苯橡胶。本发明使用标准化的色度数据,可以方便地在行业内部进行色彩交流和沟通,减少了因颜色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纠纷,为彩色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通过精确的色度数据标定,可以减少彩色沥青混合料在生产和铺装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8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01175.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云基皮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IPC: B65D30/08 , G01N21/88 , G01J3/46 , G01L5/00 , G01R33/12 , G01N3/56 , G01N3/08 , G01N19/00 , B65D33/00 , B65B63/00 , B65B59/00 , B65B61/20 , B65B6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随意改变外观及功能的包类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设计出多种外观和功能的组合方案,每种方案都能通过更换包体表面的覆盖物或附件来实现不同的外观和功能;S2、将基材按照设计的组合方案裁剪成所需形状,然后在其表面设置连接结构,将覆盖物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基材上,形成完整的包体;S3、对完成的包体进行外观和功能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正常使用;S4、将合格的包体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后,进行包装并出货。本发明通过将包类与磁铁系统性组合生产,使包面大范围或整体拥有磁吸的功能,并能与其它磁吸功能产品相组合,达到款式、颜色、功能可随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8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6536.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6T7/90 , G06T7/41 , G06T7/00 , G06T5/90 , G06T5/70 , G06T5/73 , G06T5/20 , G01N33/03 , G01N21/25 , G01J3/46 , G06T7/44 , G06T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比色传感阵列颜色特征自动获取方法及系统,涉及比色传感技术领域。该比色传感阵列颜色特征自动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颜色获取数据采集、比色环境符合判断、比色环境优化判断、比色纹理优化判断。本发明通过对颜色特征自动获取的环境符合程度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执行颜色特征获取环境优化,接着对颜色特征获取环境优化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执行颜色特征获取纹理优化,最后获取执行颜色特征获取纹理优化后的比色获取纹理优化指数并判断是否执行颜色特征获取自适应优化,达到了提高工业生产环境中比色传感阵列颜色特征自动获取准确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比色传感阵列颜色特征自动获取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848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810844983.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模块,包括座体、狭缝结构、光栅结构、DMD数字微镜结构及光电转换器,狭缝结构、光栅结构、DMD数字微镜结构及光电转换器分别固定于座体,入射光经狭缝结构进入光谱模块,经光栅结构分光后,不同波长的光被分开并依次折射到DMD数字微镜结构,DMD数字微镜结构驱动不同的镜片,将对应波长的光反射至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检测入射光中不同波长光的含量,通过上述设计,整个光谱模块结构简单、组装及维修拆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50468.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 佛山镭恩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谱系统,包括光源,持续发出一定波长的初始光束;载物台,承载被初始光束所照射激发出荧光信号的样品,所述荧光信号形成荧光光束;具有长工作距离的第一物镜,放大荧光光束形成显微光束;第二物镜,放大显微光束形成放大光束;传输光纤,将放大光束耦合进入传输光纤中形成检测光束;分路切换装置,将检测光束分成稳态检测光束和瞬态检测光束,并控制稳态检测光束和瞬态检测光束的输出通道;稳态检测器,接收稳态检测光束并检测得到样品荧光稳态信号;瞬态检测器,接收瞬态检测光束并检测得到样品荧光瞬态信号。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光谱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检测样品荧光稳态信号和瞬态信号,提高激光利用率和信号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86297.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分束器干涉仪的超宽二维视场超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属于光谱成像技术领域,该成像光谱仪包括:第一微透镜阵列、第二微透镜阵列、光栅分束器干涉仪和探测器,光栅分束器干涉仪包括:第一凹面反射镜、第二凹面反射镜、固定平面镜、移动角反射镜和平面透射光栅;第一微透镜阵列用于通过多根光纤将入射光传输至用于准直的第二微透镜阵列,每列第一微透镜排布在不同竖直面内的圆弧上、每行第一微透镜排布在不同水平面内的圆弧上,可获得二维超宽视场。本发明在光栅分束器干涉仪中使用平面透射光栅,有利于节约成本,使用移动角反射镜作为移动部件,有效消除了扫描过程中动镜倾斜与横移对采样干涉图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5959.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窄线宽毫米波太赫兹频谱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太赫兹透镜、功率探测装置和线宽分析装置;待测辐射源的辐射信号经过所述太赫兹透镜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后生成聚焦信号;将所述聚焦信号输入至所述功率探测装置,进行辐射信号的频谱分析,将所述聚焦信号输入至所述线宽分析装置进行辐射信号的线宽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毫米波和太赫兹波频谱测量功率覆盖范围小、对环境要求高,难以进行高频段辐射的窄线宽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66140.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机载设备中编码孔径快照式高光谱成像感知建模方法,高光谱成像利用成像光谱仪收集光源信息,将其分解为各个波长或光谱带,利用编码孔径、光栅或散射棱镜光学器件对光源信息从空间维度和光谱维度进行调制,最后将捕获的信息投影至传感器上;然后通过编码孔径快照光谱成像结合光学信息调制和数字图像处理进行建模分析。解决了当前无人机载高光谱成像设备在研制和应用中存在的大量数据存储和计算带来的空间和时间的浪费问题,本发明具有快速捕获动态场景光谱信息的能力,极大提升了信息捕获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