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管灯以及具备它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38376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680054570.2

    申请日:2006-11-27

    Inventor: 鷹田良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41/245 H01J5/50 H01J5/52 H01J5/62 H01J61/06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阴极管灯,其包括:透光的绝缘性管(1);设置在上述管内部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2、3);设置在上述管的外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4、5);分别覆盖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和第二绝缘体(8、9);隔着上述第一绝缘体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相对的第一相对电极(10);和隔着上述第二绝缘体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相对的第二相对电极(11)。上述第一(第二)相对电极具有不与上述第一(第二)外部电极相对的部分,在该部分和上述管之间充填上述第一(第二)绝缘体。在电源上能够并联连接并点亮多个本发明的冷阴极管灯。而且,能够抑制在相对电极的外边缘附近发生电晕放电。

    冷阴极管灯以及具有该冷阴极管灯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10933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680054054.X

    申请日:2006-11-27

    Inventor: 鹰田良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阴极管灯以及具有该冷阴极管灯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冷阴极管灯包括:透光的绝缘性的管(1);设置在上述管的内部的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2、3);设置在上述管的外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4、5);分别覆盖上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和第二绝缘体(8、9);隔着上述第一绝缘体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相对的第一相对电极(10);隔着上述第二绝缘体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相对的第二相对电极(11);包围上述第一相对电极的外边缘的第一绝缘层(12);和包围上述第二相对电极的外边缘的第二绝缘层(13)。多个本发明的冷阴极管灯能够与电源并联连接并点亮。另外,能够抑制在相对电极的外边缘附近发生电晕放电。

    荧光灯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3700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10106.9

    申请日:2008-08-21

    Inventor: 卢时青

    Abstract: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荧光灯装置。所述荧光灯装置包括一主灯管,其可发光,一辅助灯管,其设置为与所述主灯管连通,一外电极,其设置在所述辅助灯管上,一连接终端,其接触所述外电极从而通过所述连接终端向所述外电极加电,以及一绝缘帽,其容纳所述连接终端。所述荧光灯装置包括暴露在外边的所述外电极,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所述荧光灯的安装和拆卸。

    矩形无极灯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40315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83006.6

    申请日:2009-07-24

    Inventor: 吴立圣

    Abstract: 矩形无极灯,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由高频电源控制器、功率耦合器和灯泡等组成,灯泡的灯泡壳为长方形,灯泡壳表面呈向外凸的圆弧拱面,灯泡壳上设有两个设置功率耦合器的通孔和一纵向内凹的加强筋,加强筋贯通两个通孔。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性能好。灯泡壳上设置内凹的加强筋与两个通孔相通,提高灯泡壳的强度和耐抽真空、耐碰击的性能,灯泡壳表面呈向外凸的圆弧拱面,不仅进一步提高灯泡壳的强度,而且发光聚中,提高发光效率。功率耦合器放置在两个通孔内,使灯泡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内凹的加强筋贯通两个通孔,更进一步提高其散热性能和发光效率,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外部电极型放电灯和电极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752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60928.5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部电极型放电灯和电极。该外部电极型放电灯包括电极,所述电极被焊接至其中封闭有放电介质的玻璃管的轴向端部的外周表面。所述电极包括螺旋缠绕在所述玻璃管的外周表面上的导电板材。所述导电板材的沿着所述玻璃管的轴向彼此相邻的侧表面彼此面对。

    一种一体化高频无极灯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352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50353.9

    申请日:2009-06-16

    Applicant: 丁春辉

    Inventor: 丁春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高频无极灯,具有作为头部的高频发生器和安装在高频发生器上的高频无极灯泡,其中,所述的高频发生器进一步依次包括了用于安装高频无极灯的下部外壳、中部隔热座、上部外壳和安装在上部外壳上的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灯头,中部隔热座与上部外壳形成一个能容置电源散热底座的腔,在电源散热底座上安置有高频发生器的电路模块,电路模块上的场效应管紧贴电源散热底座上的引接脚。本发明将高频发生器与高频无极灯泡壳一体设计,节省了所占的体积,并易于安装。

    准分子灯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941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46026.6

    申请日:2009-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6 H01J61/35

    Abstract: 提供一种准分子灯,具备由含有二氧化硅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紫外线反射层,即使长时间点灯,也可抑制照度下降的程度,有效地射出真空紫外光。一种准分子灯(10),包括具有放电空间(S)的、由二氧化硅玻璃构成的放电容器(20),以夹着形成该放电容器(20)的二氧化硅玻璃的状态设有一对电极(11、12),并且在放电空间(S)内封入有放电用气体,在放电容器(20)的内表面形成有紫外线反射层(30),所述准分子灯(10)的特征在于,紫外线反射层(30)由含有OH基的二氧化硅粒子和融点比二氧化硅高的微小粒子构成,构成紫外线反射层(30)的二氧化硅粒子中的OH基浓度是10wt ppm以上。

    稀有气体荧光灯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59548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610006855.0

    申请日:2006-02-05

    Inventor: 松本茂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10 H01J61/545 H01J65/04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有气体萤光灯,即使为了改善起动性而设置有导电性物质,也可确实地抑制沿面放电在广范围扩展于发光管内表面,从而使有效发光区域不会被缩小。稀有气体萤光灯,具有:发光管(1),在内表面涂布萤光物质,并且封装有稀有气体;多个外部电极(21、22),设置于发光管(1)的外表面;及导电性物质(3),与设置有这些外部电极(21、22)的部位对应地设置于发光部的端部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在比导电性物质(3)靠发光管的中央侧,且在所述导电性物质的附近,设置沿面放电抑制装置(4),该沿面放电抑制装置(4)用于抑制在所述导电性物质(3)与蓄积于所述发光管(1)内表面的电荷之间所产生的沿面放电的扩展。

    倒葫芦形无极灯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049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5402.6

    申请日:2009-02-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倒葫芦形无极灯是以无极灯为光源,解决了无极灯灯泡外形单一的问题,我们在传统的无极灯的基础上我们对无极灯的灯泡外形进行了改变,仍然保留其原来的优点:环保、节能、寿命长、高光效,而且光线照射范围更广,光效更高。

    无电极照明装置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8107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510127194.2

    申请日:2005-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4

    Abstract: 一种电极照明装置,包括:波导管,用于引导从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能量;谐振部件,其与波导管的出口连接并包括至少两个谐振腔,所述谐振腔具有网格结构且沿纵向相互滑动连接,以改变谐振部件的高度,并基于谐振部件的高度对网格密度调整,谐振部件用于使波导管引导的微波能量谐振;以及灯泡,其位于谐振部件内,并当其中封入的材料通过微波能量变为等离子体时产生光,因而能够根据灯泡类型和应用无电极照明装置的条件而改变谐振部件的总长度和基于谐振部件的高度而调整的网格密度,从而使谐振腔无需根据其长度或网格密度分别生产。因此,能够减少生产新谐振腔的时间和成本从而降低单位成本,并减少换灯泡时的装配步骤数量,降低维修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