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8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130388.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匹配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环路热管在低温启动工况、高温耐温工况、高温工作工况以及低温工作工况下,工质在环路热管各部件的气液分布,以及约束条件,进而根据上述约束,建立方程组进行联立求解,获取储液器容积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储液器容积,并根据储液器的容积计算工质的充装量。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设计不合理导致环路热管低温启动失效、高温管体破裂以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环路热管已进行了在轨飞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55945.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重力条件的热泵系统储液过滤器,由本体、堵盖、丝网烧结滤芯和“花瓣”形丝网组成,其中,丝网烧结滤芯采用“三明治”形夹层结构形式,最内侧为骨架结构,保证该滤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最外侧为过滤层,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骨架结构和过滤层之间为过渡层,联通内外两层结构,保证毛细吸力的连续性;其“花瓣”形丝网也由骨架层和过滤层两部分组成,骨架层确保形丝网具有一定的刚度,过滤层则具有阻气过液、毛细吸附等作用。本公开能够实现微重力条件下的过液阻气、过滤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099820.2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包括壳体、换热件、加热件和测温件;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换热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测温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换热件用于供工质流通和冷热工质换热;在所述壳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中需要储液器控温随目标温度的波动有快速响应的能力,提供一种控温装置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386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126146.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的可变散热能力的散热器,包括热管、储气室、蒸发段翅片、冷凝段翅片及储气室翅片;热管安装外部热源处为热管蒸发段,与热管蒸发段相向一端为热管冷凝段,且热管冷凝段端部与储气室连通;热管蒸发段通过蒸发段翅片与外部热源固连,热管冷凝段设置冷凝段翅片,储气室上设置储气室翅片;热管蒸发段与热管冷凝段之间存在折弯段,使得储气室内的导热流体在重力辅助下回流;高温工况时,通过控制储气室内惰性气体与导热流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热管导通,进行散热;低温工况时,利用储气室使热管阻断,进行保温。本发明解决了高温工况下的散热问题、低温工况下的保温问题,同时解决了加速度对热控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9185.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控温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半导体致冷器,获取在蒸发器加热使得蒸发器中的工质发生液气转化时,工质从蒸发器中的毛细芯漏向储液器的漏热热量;在半导体致冷器对储液器进行致冷时,确定出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在储液器接收到发生液气转化的气态工质时,控致冷量液态工质流向储液器,并获取储液器的工质冷量;基于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量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这样,根据漏热热量、工质冷量以及致冷量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待检测环路热管的控温功率,以根据控温功率设计所述环路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01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3646.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管理装置及二维指向低温环路热管系统。管线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主动杆和多个从动杆;螺旋管线的第一圈管段通过主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其余圈层管段分别通过一个从动杆与支撑件活动连接。螺旋管线的起始端受力转动,第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并通过主动杆推动支撑件转动;随着支撑件的转动,支撑件能够先后推动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使第二圈管段至最后一圈管段发生形变和位移。从而通过管线管理装置对螺旋管线每一圈管段的形变量进行控制,通过每一圈管段较小程度的形变和位移的叠加,最终实现一个较大角度的转动,降低了螺旋管线因应力集中导致管线疲劳破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72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555938.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控温加热器。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其技术方案是:PTC加热元件安装在由盖板与基体结构所组成的加热器壳体内;PTC加热元件由上下表面设有导电镀层的PTC材料组成;在PTC材料的四个侧面安装有绝缘片;正导电片、负导电片分别与PTC材料上下表面的导电镀层贴合;隔热垫片安装在负导电片与基体结构之间;绝缘层安装在正导电片与隔热层之间;隔热层安装在盖板与绝缘层之间。本发明利用PTC材料自身特性实现加热回路阻值的自主调整,利用单个加热器即可实现控温的目的,相比传统控温系统,取消了控制软件、测温元件,系统规模减小,系统成本降低,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24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720129.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凝气体对部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影响分析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不凝气体在部分重力条件下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进行评估。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最恶劣情况,即储液器气空间容积最小时,相同不凝气体量的分压力最大,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相变温度升高幅度最大,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影响最大,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获得不凝气体的分压力,根据氨工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氨工质的压力,从而获得蒸发器的温度,进而获得由不凝气体引起的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温差,从而对部分重力情况下不凝气体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最大恶劣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8510.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160K至220K工作温区的双回路深冷环路热管,可实现从常温区至160K低温区的跨温区启动和运行功能,从而解决现有常规环路热管常温区启动失效、储液器和工质充装量难以适应跨大温区的技术难题。本发明采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的两套环路热管解决160K至220K温区的热传输问题。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乙烷工质,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丙烯工质。两套环路热管的蒸发器通过集热座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源贴合吸收热量,两套环路热管的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沉贴合释放热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