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保护的锂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65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1170.X

    申请日:2018-0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保护的锂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一铜箔,该铜箔的表面均匀包覆有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层,同时具有一金属锂沉积层位于铜箔于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层的交界处,沉积量为2~8mAh/cm2,上述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琼脂糖、罗望种子胶和海藻酸钠。本发明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保护的锂金属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以及无枝晶的金属锂沉积,提高了锂金属的循环寿命。本发明制备方法相比目前表面包覆层构建方法,具有显著的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并可有效抑制锂支晶生长的优点。

    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液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596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12476.3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液与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镀液。提供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液与制备方法。所述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液的组成包括主盐、络合剂、导电盐、pH稳定剂、镀液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促进剂。在水中加入络合剂,搅拌溶解,得溶液A;在溶液A中加入主盐,搅拌溶解,得溶液B;在水中加入导电盐,搅拌溶解,得溶液C;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用硫酸或氢氧化钠等调pH至2.0~4.5,得溶液D;在溶液D中加入添加剂,加水定容至所需体积的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液后即可使用,所述添加剂为pH稳定剂、镀液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促进剂。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6077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112341.7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提供一种具有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初始容量大、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好且易规模化生产等优点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锑-钴-磷合金,其组成及其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Sb∶Co∶P=(44.0~95.0)∶(3.5~52.5)∶(1.5~6.5)。将硼酸溶解于水中,搅拌下加入氯化铵、溴化铵、次亚磷酸钠,溶解后得到溶液A;用盐酸调节溶液A的pH为0.5~2.5,然后加入氯化钴和酒石酸锑钾,得到电沉积溶液;以平面铜集流体为阴极进行电沉积反应,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6516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10111315.9

    申请日:2006-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非氰化物电镀制备锂离子电池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方法。提供一种无污染,成本低,初始容量大,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和循环性能好的非氰化物电镀制备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方法。其步骤为:将焦磷酸钾溶解于水中,再分别加入氯化亚锡和硫酸铜,得混合溶液,加入环氧氯烷、三乙醇胺、甲醛和明胶得电镀液;以铜片为基底电镀形成银白色光亮镀层得锡铜合金。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用电镀法制备负极材料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用非氰化物溶液为电镀液,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提高电极材料充放电循环性能,相对其他锡基合金的成本也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