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9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21237.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30 , G06T7/62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包裹空隙率识别系统、设备及方法。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聚类处理模块、面积数据输出模块、三维激光扫描模块和空隙率数据输出模块,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聚类处理模块、和面积数据输出模块得到包装和产品的面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模块得到包装和产品的高度,最终得到包裹的空隙率。本发明实现了对包裹空隙率的实时识别,显著提高了包装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通过高斯滤波去噪和聚类方法,实现了对包裹图像的精确处理,能够有效区分图像中的背景、包装和产品,从而获取更为准确的面积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包装的合理性,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410421.X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肿瘤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D‑L1的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其中,试剂盒由双表位高亲和力抗体、显色试剂、信号放大系统、抗原修复液、封闭试剂等组成。检测方法采用双表位抗体靶向结合PD‑L1不同活性表位,通过Tyramide动态信号放大技术增强弱信号区域的显色效果,同时引入多靶点荧光标记技术解析PD‑L1与其他免疫标志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多维度评分模型,全面评估肿瘤免疫微环境。本发明提升了PD‑L1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背景噪声干扰,解决了弱阳性区域漏检、多靶点检测交叉干扰以及单一评分模型不精准等问题,广泛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及微环境研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88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18099.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输入至图像检测模型中,得到第一概率,第一概率为目标图像属于生成式图像的概率;图像检测模型是根据第一样本图像和第一标签进行训练得到的;将目标图像输入至目标检测模型中,得到至少一个对象各自对应的第二概率,至少一个对象为目标图像中的对象,第二概率为对应的对象属于生成式对象的概率;目标检测模型是根据第二样本图像和第二标签进行训练得到的;根据第一概率和至少一个对象各自对应的第二概率,确定目标图像的类型,目标图像的类型为生成式图像或者非生成式图像。本申请的方案提高了对目标图像进行安全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6303.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12N5/0775 , C12N5/07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重生物活性分子工程化融合细胞外囊泡的制备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四重生物活性分子工程化融合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聚乙二醇诱导的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囊泡和M2型巨噬细胞胞外囊泡融合,制备得到所述四重生物活性分子工程化融合细胞外囊泡的步骤。同时,可以以该四重生物活性分子工程化融合细胞外囊泡作为纳米载体,通过电转导入及共孵育的方法,载入功能分子,从而发挥对受损肝脏的双重靶向、促进肝细胞再生、抗炎抑炎和/或实时示踪成像的作用,从而实现协同高效治疗双重自靶向急性肝衰竭。
-
公开(公告)号:CN119866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8210.7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草床生态修复的装置及修复工艺,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装置本体顶面前后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臂板,所述臂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浮筒,所述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销柱。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驱动组件使托板整体进行来回移动,增加海草床的修复面积,通过储料组件和排料组件的配合使用将混合好的种子投入需要修复的海床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39428.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生双管互联空气弹簧,涉及空气弹簧的技术领域,一种仿生双管互联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和管路互联件,空气弹簧包括第一空气弹簧和第二空气弹簧;空气弹簧上设置有承载部;管路互联件内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连通第一空气弹簧和第二空气弹簧;第一空气弹簧流出的气体经第一通道流向第二空气弹簧;第二空气弹簧流出的气体经第二通道流向第一空气弹簧;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至少部分为单向通道,以尽可能使得气体单向流动,能够抑制内共振,实现空气阻尼的自适应调控,提高了空气弹簧全频域自适应减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35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4069.8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市盛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57 , H04W72/044 , H04W72/512 , H04W72/543 , H04W4/12 , H04B7/0456 , H04B7/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包速率分割多址接入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消息分割为公共消息和私有消息;将所有用户的公共消息和私有消息分别编码至公共数据流和私有数据流;对公共数据流和私有数据流进行线性预编码;根据所有用户的移动速度和信道的统计特征推导出公共数据流、私有数据流的对应的遍历和速率下界,对公共数据流功率分配因子、私有数据流功率分配因子、公共数据流速率分配占比进行优化;将各个数据流乘以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所有信号叠加后得到基站发射信号;依次解码出用户公共数据流和私有数据流,重构得到用户所有信息。本发明能在非理想CSI下显著提升频谱利用率,满足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中的严格服务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3091.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私保护的无脚本链下多路径众筹方法,该方法包括:授权中心根据众筹项目信息生成公私钥和秘密份额;授权中心发送所述公钥和所述秘密份额至各个意向投资方;意向投资方根据秘密份额和公钥生成密文;项目发起方根据私钥解锁密文。本发明能够解决虫洞攻击的问题,相较于原本的HTLC更加安全;并且只需要通过ECDSA来实现,不需要特殊脚本,从而保证了其兼容性和链上交易的不可区分性并做到了匿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6207.X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10L25/66 , G10L15/18 , G10L15/26 , G10L25/24 , G10L25/27 , A61B5/00 , G06N3/0455 , G06N3/096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迁移学习的粤语‑普通话失语症自动评测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普通话、粤语语音数据进行不同语言的知识传递,并且不需要对粤语、普通话语音数据进行标注,可在粤语‑普通话场景下进行失语症检测;通过从语音数据和由语音数据转录成的文本数据中提取两种语言的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分离为共同特征和私有特征;通过引入对抗领域自适应来对齐粤语和普通话的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的共同部分,同时采用对比学习中的InfoNCE损失函数最大化输入语音和文本数据与提取出的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的互信息,确保提取出的特征具有代表性,大大提高了失语症的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6717.8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学生影响因素的跨时间点认知诊断方法,属于教育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若干个时间点的学生答题数据,对每个时间点的学生答题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结果将每位学生分配到潜在知识掌握状态,并计算分类误差概率;构建潜在转移认知诊断模型,基于分类误差概率对潜在转移认知诊断模型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潜在转移认知诊断模型获得估计初始状态概率和估计转移概率;基于估计初始状态概率和估计转移概率对学生进行跨时间点认知诊断。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协变量对学生初始状态的影响,以及潜在知识掌握状态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