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叶片泵和包括该插入式叶片泵的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371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80031069.7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插入式叶片泵包括:侧板(20),其抵接于转子(2)和定子(4)的一个端面;盖(10),其抵接于转子(2)和定子(4)的另一个端面,安装于主体(101);以及O型密封圈(30),其封闭侧板(20)的外周与主体(101)的内周之间,侧板(20)具有:第1凸缘部(21),其限制O型密封圈(30)向转子侧的移动;第2凸缘部(22),其限制O型密封圈(30)向与转子(2)相反的那一侧的移动;以及收纳空间(23),其由第1凸缘部(21)和第2凸缘部(22)划定且收纳O型密封圈(30),第1凸缘部(21)形成为能够在第1凸缘部(21)与主体(101)之间在驱动轴(1)的轴向上压缩O型密封圈(30)。

    悬挂装置及悬挂控制装置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734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6246.2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挂装置(S)具备:前轮侧减震器(FD),其能够调整阻尼力,在跨乘式车辆中夹装在车身(B)与前轮(FW)之间;后轮侧减震器(RD),其能够调整阻尼力,夹装在车身(B)与后轮(RW)之间;以及控制装置(C),其控制前轮侧减震器(FD)和后轮侧减震器(RD)的阻尼力,前轮侧减震器(FD)的阻尼力调整的响应性比后轮侧减震器(RD)的阻尼力调整的响应性高。

    建筑机械的控制系统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262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80025462.6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建筑机械的控制系统(100)包括:流体压泵(51、52);流体压驱动器(30),其具有负载侧压力室(30a)和负载相反侧压力室(30b);操作阀(17),其在基于操作者的操作在先导室(17b)中被导入先导压力时,进行切换以向负载相反侧压力室(30b)供给工作油并从负载侧压力室(30a)排出工作油;回收流量控制阀(32),其在先导室(32a)中被导入先导压力时进行切换以将从负载侧压力室(30a)排出的工作油的一部分导入到负载相反侧压力室(30b);先导连通流路(64),其用于使先导室(17b)和先导室(32a)连通;以及切换阀(65),其用于将先导连通流路(64)在连通状态和阻断状态之间切换。

    磁力检测装置、转矩传感器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370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80024698.7

    申请日:2018-04-03

    Inventor: 前原秀雄

    Abstract: 磁力检测装置(60)具备:基板(61),其具有贯穿孔(61d);传感器本体(62a),其以与贯穿孔(61d)重复的方式而被支承于基板(61);一对爪部(63c、64c),其被配置成将贯穿孔(61d)以及传感器本体(62a)夹住,并将来自磁力产生部(31)的磁通感应至传感器本体(62a);软磁性部件(67),其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于贯穿孔(61d)的内部。

    用于车辆前桥悬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柱

    公开(公告)号:CN10707405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580052011.7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前桥悬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柱,所述支柱包括:与由杆和活塞组成的组件联结的上部,所述组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成一体;以及带有两个翼片(10,20)的轭架形状的下部,所述下部用于固定所述车辆的车轮枢轴。该支柱包括检测裂缝的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由至少一个附加边缘(40)构成,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边缘从所述支柱的轭架形状的所述下部的外表面突出,并且位于当所述车辆的车轮上发生意外冲击时可能产生裂缝的区域中。

    流体压设备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73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620005.9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压设备。流体压设备(1)包括:壳体(4),其用于收纳工作部(2、3);盖(5、6),其用于封闭壳体的开口部,并与壳体一同划定工作流体室(7、8);以及密封构件(39),其能够弹性变形,设于壳体与盖之间,用于将工作流体室的工作流体密封,在壳体和盖中的一者设有供密封构件嵌入的密封槽(160),密封构件具有:主体部(131),其呈环状,划分高压侧和低压侧;以及突出部(132),其从主体部向高压侧突出,密封构件的形成有突出部的部位的宽度(W2)大于密封槽的宽度(W0),突出部的沿着主体部的周向的长度(L1)大于突出部的突出长度(W1)。

    叶片泵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63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80065393.6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叶片泵(100)包括:泵转子(31),其具有与驱动轴(4)连结的贯通孔(31a);泵壳(40),其用于收纳泵转子(31)和定子(33);以及第1侧板(36),其配置在泵转子(31)和泵壳(40)的底面(40b)之间,在第1侧板(36)或泵壳(40)形成有突起(50、60),该突起(50、60)插入到泵转子(31)的贯通孔(31a)。

    感载阀装置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1592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80051533.5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感载阀装置(100)的补偿阀柱(CS)具有压力室(21)、补偿节流部(a)、压力导入室(25)、压力导入口(24)、最高负载压力导入室(22)以及选择阀(26),在压力导入口(24)的周围形成有槽(28),在补偿阀柱(CS)移动的过程中,槽(28)在与致动器侧连通的通路(23)之间相对移动而减小压力导入口(24)的开口面积。

    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4854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80029653.X

    申请日:2016-06-02

    Inventor: 小川贵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电能消耗的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用减震装置(1)具备在通常控制时成为半主动减震器且在非通电时成为去载状态的第一半主动减震器(D1)、和在通常控制时成为半主动减震器且在非通电时成为被动减震器的第二半主动减震器(D2)或在通常控制时成为致动器且在非通电时成为被动减震器的致动器(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