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甲烷氯化物反应工段反应热利用和混合物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9194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10096480.1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生产甲烷氯化物反应工段反应热利用和混合物纯化方法,它是将反应器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甲烷氯化物混合气体通入激冷塔,进入底部的冷液,将碳焦颗粒洗刷下来沉积到冷液底部,混合气体穿过塔内的热交换塔板,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体逆流接触,气体中被夹带的微量碳焦颗粒被液体进一步净化,带到了塔的底部,通过管道进入储槽,固体颗粒进入沉降槽,从底部排出系统,上层清液涌上储槽的上部,储槽内清液通过输送泵直接将部分清液送入下游的精馏工段;将部分清液送至激冷塔顶部喷淋而下,大部分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废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自身冷凝为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储槽。本方法既回收了热能又清除了碳焦颗粒物。

    一种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254444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10191016.5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工艺,它是将反应原料经预热、并与催化剂混合后从进料口进入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塔中部的喷射搅拌反应段6内,所述的喷射搅拌反应段6为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塔T-01中部的一个反应釜似的反应器,反应物料经离心泵加压后,反应段6内的亚音速或跨音速喷射搅拌器33,反应物料被高速喷射入喷射搅拌反应段6,对反应段6内的固液两相进行高效的混合,强化反应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效率,反应混合液直接在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塔内分离提纯,因此本发明的工艺可以提高转化率和生产能力,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本工艺可应用于酯化、烯烃加水制醇或烯烃加醇酯醚。本发明提供了专用设备:催化反应、精馏集成塔。

    母子导向浮阀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7037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1416.4

    申请日:2004-07-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母子导向浮阀,母阀(A)的阀盖为一个以长对角线为对称的四边形,长边的夹角指向溢流堰,母阀阀盖下至少有两个阀腿,前端阀腿(A-1)长于后端阀腿(A-2),使母阀全开时,母阀的阀盖与阀孔板之间向着溢流堰张开一个2-10°的夹角,其特征是:母阀阀盖上有一个母阀阀孔(A-5),母阀阀孔(A-5)上有子阀(B),子阀为活动阀,子阀也为四边形,其四条边与母阀的四条边平行,子阀阀盖下至少有两个阀腿,子阀前端阀(B-1)腿等于或长于子阀后端阀腿(B-2),使子阀(B)全开时,子阀阀盖与母阀阀盖之间向着溢流堰张开一个0-10°的夹角。本发明的母子导向浮阀操作弹性大、效率高、压降小。

    一种导向浮阀塔板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9287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2112748.4

    申请日:2002-03-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志炳 周政

    Abstract: 一种导向浮阀塔板,它包括导向浮阀,导向浮阀是对称四边形导向浮阀,其阀盖为一个以对角线为对称的四边形,长边的夹角指向溢流堰,阀盖下有不少于三个阀腿,前端阀腿长h1大于后端阀腿h2,使浮阀全开时,阀盖与阀孔板之间向着溢流堰张开一个夹角θ,∠θ=2-10°,阀盖上可有导向孔和导向板。采用本发明的对称四边形导向阀,有效降低塔板上的液面梯度,提高塔板通量,提高传质效率,降低塔板的阻力。

    一种复合型高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39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355409.6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高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复合型高分子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imgabs0#其中,R1为长碳链烷基和短碳链烷基中的一种,所述长碳链烷基为C13‑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短碳链烷基为C3‑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R2为C2‑3的烷基,x为2‑7的整数,y为600‑1200的整数,i为0‑5的整数;优选地,所述R2为C2的烷基,所述R2为C2H4;优选地,所述R1为长碳链烷基,所述长碳链烷基为C16‑18的烷基。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催化稳定性高、二氧化碳吸收与活化能力强、可显著降低反应压力。

    MIHA纯气动操作条件下反应速率及转化率调控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31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0109147.7

    申请日:2019-02-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IHA纯气动操作条件下反应速率及转化率调控模型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纯气动条件下气泡生成过程,建立气泡破碎器内的能量转化模型;基于气泡破碎器内的能量转化模型和液体循环,计算液体流量,获取气液强烈混合区能量耗散率、气泡尺度,最终获取反应速率及转化率计算模型。本发明的方法针对MIHA建立了纯气动操作条件下反应速率及转化率调控模型,综合反映了反应器结构、体系物性以及操作参数、以及输入能量对反应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可实现对反应器设计及MIHA的反应体系设计的指导,指导设计高效的反应器结构和反应体系。

    一种固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46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0527823.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季胺化树脂和含磷杂多酸阴离子,所述季胺化树脂包括的结构单元,其中,为高分子聚合物载体,R2为C2~3的烷基,R为C13~20的长碳链烷基或C3~6的短碳链烷基,x为1~5的整数,y为400~1000的整数,j为0~5的整数。该催化剂的氮含量高,含磷杂多酸阴离子的负载量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通过季铵盐阳离子的碳链长度以及磷与杂原子的摩尔比进行调控,催化剂回收方便,重复使用性能稳定等特点。该催化剂解决了相转移催化剂难于回收再用、工艺复杂等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金属盐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并因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调控,能够适应不同的烯烃反应物。

    基于工艺条件选择的智能化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73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921896.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条件选择的智能化工系统,包括,前端显示模块,其实时显示当前需求及选择的对应工艺相关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需求单元,根据实际化工结果输入控制模块内;还设置有工艺条件建模单元,其内设置有工艺选择矩阵H(D,E),其将各种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进行分类,并设定工艺选择值B;处理模块,其根据用户需求获取符合需求的各种特定工艺条件,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的结果获取最终的工艺条件。

    基于物料选择的智能化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1651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921970.8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料选择的智能化工系统,包括,前端显示模块,其实时显示当前需求及选择的对应物料相关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需求单元,根据实际化工结果输入控制模块内;物料建模单元,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符合预先设定条件的若干种物料;处理模块,其根据用户需求获取符合需求的各种特定特性物料;优化模块,根据物料选择的结果获取最终的某某种物料,作为最佳物料。本发明基于物料选择的智能化工系统,通过将物料性能与对应数值建立二维数据库,在选择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输入基于物料性能的二维矩阵信息,并通过加权及迭代算法,将选择出的物料选择值进行对比优化,获取最优物料选择值对应的物料类型。

    微界面强化反应器能量耗散构效调控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966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0766690.5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界面强化反应器能量耗散构效调控模型建模方法,将微界面强化反应器总的能量耗散率ε的计算划分为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内三个不同区域能量耗散率的总和,包括反应器主体区鼓泡区的能量耗散率εR,气液破碎区的εmix以及气液出口区的εpl;确定εR、εmix和εpl各自的数值大小;获取ε与反应器结构参数相关的表达式。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严谨的推导过程实现了微界面强化反应器能量耗散构效调控的数学模型的构建,为指导新型反应器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