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CT反演分辨率和效率的自适应不等间距网格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1294.X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G01V2210/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CT反演分辨率和效率的自适应不等间距网格划分方法,属于煤矿开采和煤矿安全技术领域。首先利用被动CT反演台站采集矿震信号,利用矿震信号计算区域内矿震震源分布的协方差矩阵C,根据协方差矩阵C确定标准置信椭球;对标准置信椭球进行坐标转换得到置信椭球的实际空间分布;利用置信椭球的实际空间分布进行模型成像,将置信椭球成像在采煤工作面空间模型中进行投影,采煤工作面空间模型在投影范围内部分采用加密的等间距网格划分,投影范围外部分采用稀疏的不等间距网格划分。既保证了重点监测区域的反演分辨率,又可大幅度降低网格数量,方法简单,提高区域内反演的精度,降低了计算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煤岩冲击失稳模式的微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430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52051.7

    申请日:2016-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008 G01V1/288 G01V2210/63

    Abstract: 一种煤岩冲击失稳模式的微震识别方法,属于冲击矿压微震特性分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1,在同一采场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微震记录仪对采场进行微震监测,每个微震记录仪形成一个微震信号记录;步骤1002,在微震记录仪监测到的微震记录中,筛选多个微震波形;步骤1003,根据震源远场位移计算步骤,计算每个微震波形的震源远场位移;步骤1004,计算得到震源矩张量;步骤1005,对步骤1004中计算得到的震源矩张量进行分解;步骤1006,对步骤1005中分解后的震源矩张量进行分析得到:震源破裂模式,震源P、T轴以及震源破裂面产状。

    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63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1003848.0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6

    Abstract: 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煤岩体安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煤岩体(1)中的感应输出装置(3),感应输出装置(3)中至少包括应力感应模块(12),在应力感应模块(12)中设置有用于对煤岩体(1)三向应力进行检测的应力检测单元,应力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由信号线(6)引出。包括应力监测流程和在应力检测流程之前进行的温度补偿流程。通过本地下煤岩体空间预埋式三向应力监测系统,可以对煤岩体的三个方向的应力进行检测,对煤岩体的应力的来压方向与大小实现更精确的判断,从而提高了地下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7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59400.2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属于预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将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划分为A级无冲击矿压危险、B级弱冲击矿压危险、C级中等冲击矿压危险和D级强冲击矿压危险,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综合分析评估开采区域的地质类和采矿类因素对冲击矿压发生影响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出两者的危险指数,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冲击矿压危险综合指数,依此确定开采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等级、状态和防治对策。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估的地质类因素包括冲击矿压发生历史、开采深度和上覆裂隙带内坚硬厚层岩层距煤层的距离;采矿类因素包括保护层的卸压程度、工作面距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的煤柱的水平距离和作面与临近采空区的关系。

    薄壁金属结构与巷道锚固围岩耦合作用的防冲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5700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543094.2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薄壁金属结构与巷道锚固围岩耦合作用的防冲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它由锚网支护体(3)、刚性支护体(1)和薄壁金属构件(2)组成,所述的锚网支护体(3)的锚杆插入围岩(4)中形成相当于钢筋混凝土的壳体承载结构,所述的薄壁金属构件(2)位于锚网支护体(3)与刚性支护体(1)之间并与刚性支护体(1)固定连接。本发明能使围岩在向巷道自由空间变形和整体移动过程中有效吸收锚固区变形移动的动态能量,使锚固围岩尽快稳定下来,对巷道内部围岩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避免巷道围岩的进一步破坏失稳,降低冲击矿压发生的破坏烈度。

    一种四探头铁基金属玻璃磁测应力的磁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9809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9206.4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一种四探头铁基金属玻璃磁测应力的磁芯传感器,属于磁芯传感器。方案:1、母合金锭制作:首先按合金分子式Fe68B23Nb4Y5的合金成份称量原料,将原料混合,置于高频感应熔炼炉中,抽真空至低于5×10-5Pa,然后再充入保护气体,气压为600mbar,在反应炉中熔化;熔炼、凝固、翻转,反复4次,在铜模内快速冷却成型,得到母合金锭;2、制作U型块体非晶合金棒:将冷却至室温的母合金锭从熔炼炉中取出,除掉表面杂质,置于酒精中清洗后,破碎成小块;将小块合金装入下端开口的石英玻璃管中,抽真空至低于10-3Pa后充入氩气,利用压力差将熔融的合金液喷入至铜模中,得到U型块体非晶合金棒。该磁芯可以实现磁性支护设备应力状态的精确测量,大大减低激励电流、减小能耗。

    巷道支护试验用相似模拟模型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7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43404.0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巷道支护试验用相似模拟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倾斜放置的、带有巷道形状的钢模板中进行铺料,铺料到按相似比缩小的锚网索间距时,布设锚杆、锚索相似材料件,随后继续铺料,高度到上述锚网索间距,再次布设锚杆、锚索相似材料件,如此往复,直至相似模型规定厚度,干燥后拆去模板和泡沫板;2)在相似模拟试验架上铺料到一定厚度,取出带有巷道的块体竖直放置在相似模拟试验架上;3)在块体周围继续铺料,按照相似理论铺设到指定高度;4)调节锁具,给锚杆、锚索施加预紧力,然后布设金属网和支架相似材料件。本发明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利用多个钢模板同时制作块体,能够满足模型试验中批量使用的要求,模型铺设快,实验效率高。

    一种冲击矿压时序监测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4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0856.X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矿压时序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冲击变形能预警指标值Wε;(2)根据冲击变形能预警指标值Wε确定危险等级和对应危险等级的防治对策;冲击变形能预警指标值Wε越大危险等级越高;(3)危险性解除识别。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实时反映井下当前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状态和指导现场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以及实时检验当前卸压解危措施效果,本发明提出的预警指标还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适于编程实现智能化实时预警的特点。

    一种非接触式矿山压力观测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21570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20549.7

    申请日:2007-03-12

    Abstract: 非接触式矿山压力观测及评价方法涉及一种通过非接触式监测受载煤岩体产生的电磁辐射信息来监测与评价矿山采掘空间或隧道围岩的相对应力状态的技术,观测方法为: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监测的区域,将定向接收电磁天线有效接收方向对准测点,测试完成得到Ei,直至所有测点测试完成。评价方法为:矿山压力评价的指标采用煤岩电磁辐射强度的平均值Ei,计算所有测点电磁辐射强度Ei的平均值Eavg;把测试结果Ei在图中显示出来,当所测电磁辐射强度大于Eavg时,该测点被评价为高应力点;对于连续两个以上测点的电磁辐射强度值都大于Eavg的区域,评价为高应力区;对于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测点的电磁辐射强度呈现急剧增大1倍以上或急剧降低50%以上的区域,评价为高应力梯度区。

    一种CT扫描变刚度单轴压缩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3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18344.5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CT扫描变刚度单轴压缩试验装置及方法,本申请涉及岩石力学试验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液压机,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液压机连接的千斤顶,以及CT扫描检测装置,支撑架上设置有位于千斤顶正下方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变刚度弧形弹簧装置,支撑杆一端与下承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孔且与上承压板滑动连接,弧形弹簧位于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之间。在试验过程中,上承压板在承压过程中向下移动,上承压板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提高上承压板移动过程的稳定性,上承压板向下移动过程中,弧形弹簧发生变形,避免刚度改变对岩石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根据岩石试样对弧形弹簧进行调整从而对加载刚度进行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