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3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70035.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响应性微流控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设置有微通道;微通道内部通入输运液体,微通道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作用与响应性物质结合;微通道与响应性物质之间设置有多孔基质;响应性物质与微通道封装在密闭装置内。本发明基于仿生响应性液体门控的微流控系统,响应性物质释放和吸收液体,以此液体作为门控基质,实现微通道的智能调控输运液体行为;本发明突破传统固/液材料界面设计的限制,应用全新的动态固/液/液界面设计带来优异的抗污染和抗溶剂溶胀性能,有利于提高微流控芯片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65988.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鼻智能气体过滤系统及气体过滤方法,该系统包括壳体(1),其内设有腔体(1-1);腔体(1-1)内分别设有第一粉尘多孔滤网(11)、第二选择性多孔滤网(10)和第三选择性多孔滤网(12);壳体(1)的上方设功能性液体容器(6),其内部存储有多种功能性液体和多种洗涤剂以及各液体的控制装置;上盖板(2)的底部设气体传感器(4),气体传感器(4)用于分析所需过滤的气体的成分,并将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还包括控制电路(3),接受来自气体传感器(4)的电信号,并分析这些信息从而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给洗涤剂和功能性液体容器(6)。本发明能够使装置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装置可以在不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0286.1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Q30/02 , G01Q30/04 , G01Q10/00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纳米尺度的金属尖端智能检测仪及其使用和分析方法。所述装置集成高精度成像与定位模块、智能分析模块、智能控制交互模块及自动化执行机构。成像与定位模块由光学显微镜、高分辨率CCD相机和三轴精密载物台组成,支持纳米级形貌特征捕捉和微米级定位精度。智能分析模块可自动提取曲率半径、锥角及表面粗糙度等关键参数。控制交互模块与自动化执行机构耦合可实现检测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工艺数据远程存储与优化。该装置能够自动完成纳米级金属尖端形貌的检测与智能分析,兼容单纳米孔/孔道制备、扫描探针针尖形貌表征及纳米器件检测等应用场景,在保持高精度检测的同时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76680.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浓差的纳流忆阻器,包括具有尖端开口和底端开口的锥形纳米孔道,底端开口的口径大于尖端开口;锥形纳米孔道的内部环境中存在第一电解质溶液,与尖端开口导通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第二电解质溶液,第一电解质溶液和第二电解质溶液具有离子浓度差异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忆阻效应;通过调控第一电解质溶液和第二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差异大小实现忆阻效应强度的改变或方向的反转,并应用于人工离子突触器件实现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的模拟或转换。本发明可以灵活地调控忆阻强弱、模拟突触可塑性、抗外界磁场干扰,并由于水溶液测试环境,具有更强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7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273770.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可视化气液混合物含量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监测系统包括壳体、磁弹性多孔膜、物质储存腔室、可视化监测装置,所述磁弹性多孔膜被复合流体充分涂覆,所述物质储存腔室包含有待测气液混合物,所述可视化监测装置设置于壳体上方,所述可视化监测装置包含可视化比例指示管;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磁弹性多孔膜、涂覆复合流体、预存待测物质、加装可视化监测装置、监测气液混合物含量。本发明通过磁场刺激远程评估和监测气液混合物含量,将磁力转化为机械力无需外部电源,这将使本发明具有便携性;同时可视化的含量观测,可直接观察可视化比例指示管的变化就能获取气液混合物含量信息;本发明中材料制备来源广泛,装置简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8224.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168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剥离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上沉积垂直取向结构的碳纳米管阵列,在沉积结束切断碳源供给后,在反应腔室的前端放置含杂原子的前驱体,加热至指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之后,降温至指定温度,将反应腔室敞开在空气中,并保持一定时间,即可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原位完整剥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绿色节能,不产生废气废料,适用于工业机械自动化过程,可以高效实现大面积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剥离,对于任意几何结构沉积出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基底均能实现剥离且无损伤,在碳纳米管基功能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电化学电极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3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7496.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9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液相变的盲文显示系统及方法,包括盲文点发生装置、流体通道和多个刺激单元,流体通道连通盲文点发生装置;盲文点发生装置包括多孔基质和填充于多孔基质孔道中的固液相变材料;盲文点发生装置规划为与刺激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盲文点单元,盲文点单元在相应刺激单元的作用下可发生固液相变材料的固态‑液态转变,并通过向流体通道通入流体来推动形成盲文点。本发明基于固液相变材料的固液相变特性形成可逆回复的盲文点,具有能耗低、盲文点高度可控并可锁止等优点,可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1190.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化学反应的原位监测系统,其包括反应腔室和监测通道,反应腔室和监测通道密封连接并被孔道材料隔开;反应腔室用于容纳发生界面反应的液体反应系统,且液体填充孔道材料的孔道形成监测信号单元;监测通道设有流体供给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流体供给系统用于向监测通道提供流体并使流体跨孔道传输,数据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监测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信息来反馈监测信号单元内的流体跨孔道传输行为。基于上述系统的界面化学反应的监测方法将成为原位示踪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8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35716.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跨膜压强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跨膜压强阈值测试分析模块,恒压模块、流体输运模块、流体源单元和膜密封单元;其中所述的膜密封单元具有一密封的通道,待测的膜设于该密封通道内;恒压模块同膜密封单元输出通道连接;流体输运模块包括流体输入通道、膜密封单元输入通道、流体输出通道、膜密封单元输出通道和恒压模块输出通道;流体源单元连接流体输入通道;跨膜压强阈值测试分析模块包括流体输出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流体输入检测单元、显示分析单元。本发明可用于测试多孔膜材料的周期稳定性,拓宽多孔膜材料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1400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向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部注入电解质溶液,并将该纳米孔道基底置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环境中,将温度调节至所述电解质溶液的结冰点以下并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纳米孔道基底处于完全冷冻状态,以在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填充电解质溶液冰晶体;随后对处于完全冷冻状态的纳米孔道基底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同时检测孔道内部电流变化,升温至电流激增点时,电解质溶液冰晶体在与纳米孔道基底的接触面形成准液体层,准液体层构成所述环状纳米孔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