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3191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9843.5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Inventor: N·帕拉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0822 , B60Q1/1423 , B60R1/00 , B60R2300/106 , B60R2300/108 , B60R2300/8053 , B60R2300/8093 , B60S1/0844 , B60S1/0885 , B60S1/0888 , G01J1/02 , G01J1/0271 , G01J1/04 , G01J1/0411 , G01J1/0437 , G01J1/4228 , G01N21/538 , G01N2021/4709 , G01S7/4811 , G06K9/00791 , H04N5/2254
Abstract: 一种可以安装在机动车上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环境状况而帮助驾驶和/或用于自动启动一个或多个车载系统的光学传感器装置,它包括具有CCD或CMOS类型阵列的传感器模块(10),该阵列的感光区域分成专用于不同功能的子区域,这些子区域彼此分开并设置为分离一定距离,并且位于邻近阵列的感光区域的四个顶点。
-
公开(公告)号:CN178993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0593.4
申请日:2005-12-14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nventor: 梶栗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4 , G01J1/0204 , G01J1/0271 , G01J1/0407 , G01J1/0422 , G01J1/04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向光检测器,具有棱镜和光检测装置。该棱镜具有圆柱体和设置在柱体一端的圆锥部,该圆锥部的截面积朝圆锥部顶端逐渐变小。该棱镜由透光合成树脂制成。在全向光检测器使用过程中,圆锥部位于柱体上方,其轴线竖直。圆锥部具有作为其外围面的圆锥面,该圆锥面构成了用于将从外部源入射到圆锥面的光束反射到柱体中、并使其往下朝向柱体下端的反射面。
-
公开(公告)号:CN1502038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1821033.3
申请日:2001-04-26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G01J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4 , G01J1/0204 , G01J1/0271 , G01J1/0425 , G01J1/04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气动致动能量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一能量收集器的一支承件。一防护屏可滑动地附连至支承件,并可在一第一“关闭”位置和一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其第一位置内,防护屏遮盖收集器,而在其第二位置,防护屏不遮盖收集器。防护屏偏置在其中一位置内。邻接防护屏设置一室,这样,当室加压时,克服防护屏的偏压,且防护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3725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0808335.5
申请日:2000-04-28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29/67 , F21L13/00 , F21L14/00 , F21V29/15 , F21V29/74 , G01J1/02 , G01J1/0252 , G01J1/0271 , G01J1/08 , G01J3/10 , H01J61/68
Abstract: 该手提式光源装置将重氢灯10容纳在灯箱42内,同时,为了使外部气体温度变化的影响极小,还容纳于箱体41内。即,对温度变化敏感的重氢灯10由灯箱42和箱体41围住,以双层屏蔽构造容纳。这样,最易受到外部气体影响的箱体41的温度变化不易传递到重氢灯10,可不担心在野外作业时的天气变化和在室内作业时的空调机的影响地加以使用。另外,由于可从上方将重氢灯10插入到灯箱42内,所以,即使实现箱体41的紧凑化也可容易地进行灯10的更换作业,从而可在野外和室外容易地移动光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421900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10200828.1
申请日:2014-05-13
Inventor: 李贤荣
IPC: F21V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2 , G01J1/0214 , G01J1/0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用光传感器组合件,尤其涉及一体化具有定时器功能及调节亮度的调光功能的微控制单元和接收照明灯的远程控制信号的遥控元件的照明用光传感器组合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81319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380059805.7
申请日:2013-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026 , E05F15/40 , G01J1/0214 , G01J1/0271 , G01J1/0411 , G01S7/4813 , G01S7/48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并且也不会引起检测精度的降低的光传感器单元。该光传感器单元通过将发光元件(1)与受光元件(2)收容在单元壳体(3)内而成,且利用受光元件(2)检测从发光元件(1)向单元壳体(3)外部投射的检测光的、来自单元壳体(3)外部的反射光,所述发光元件(1)在受光元件(2)的周围配置多个,并且通过适当的隔壁(4)将所述单元壳体(3)内的反射光的通过空间从检测光的通过空间中划分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38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80005536.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G01J1/02 , G01N21/3504 , H01L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14 , G01J1/0271 , G01J3/42 , G01J5/045 , G01J5/046 , G01J5/0815 , G01J5/0831 , G01J5/0853 , G01J5/0862 , G01J5/0875 , G01J5/16 , G01J5/34 , H01L37/02
Abstract: 红外线检测元件是在一个热电体基板上排列第1热电元件和第2热电元件而形成的。第1热电元件具有第1表面电极、第1背面电极、在热电体基板中被夹在第1表面电极和第1背面电极之间的第1部分。第2热电元件具有第2表面电极、第2背面电极、在热电体基板中被夹在第2表面电极和第2背面电极之间的第2部分。热电体基板在包围第1热电元件的周边部形成有沿着第1热电元件的外周的形状的切缝,该切缝避开了第1表面配线和第1背面配线,包围第2热电元件的周边部沿着第2部分的全周而连续。红外线检测器具有红外线检测元件。红外线式气体传感器具有红外线辐射元件和红外线检测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152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1242215.X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IPC: G01D5/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7/38 , B65D7/42 , B65D85/38 , G01D11/26 , G01J1/0271 , G01J1/0407 , H01L31/0203 , G01D5/34
Abstract: 一种传感设备,具有:框体,其设置有开口部;盖构件,其覆盖开口部;密封件,其介于盖构件与框体之间;固定用盖,其将密封件和盖构件一起固定于框体。将框体和固定用盖接合的多个焊接部在盖构件的外侧的区域相互隔开距离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796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81506.8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Inventor: G.A.迈尔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271 , F01D11/003 , F01D17/02 , F01D17/08 , F05D2240/55 , G01D11/245 , G01J1/0403 , G01J1/0411 , G01J5/0014 , G01J5/0088 , G01J5/0205 , G01J5/045 , G01J5/0806 , G01J5/089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光学传感器的密封系统(20),密封系统(20)使密封件泄漏物从密封件(22、24)转移并且排离密封件(22、24),从而避免湿空气通过密封件(22、24)被吸入。密封系统(20)可以包括内和外光学壳体(26、28),具有定位在内和外光学壳体(26、28)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径向地隔开内和外光学壳体(26、28)。密封系统(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泄漏物歧管(30),一个或多个泄漏物歧管(30)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之间并且容纳一个或多个歧管环(32)。歧管环(32)可以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之间并且与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接触,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密封件(22、24)能够形成双密封。歧管环(32)还可以被构造成在空气泄漏通过密封系统(20)之前捕获已经渗漏经过第一密封件(22)的泄漏空气并且通过外光学壳体(28)中的一个或多个排放口(34)来排出该泄漏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66877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80050646.3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亚当·约瑟夫·福斯科 , 丹尼尔·奥赫·里基茨 , 詹姆斯·斯科特·萨瑟兰 , 尼尔·大卫·万斯 , 埃尔维斯·阿尔贝托·詹布拉诺
IPC: G01M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30 , G01J1/0271 , G01J1/0425 , G01M11/30 , G01M11/33 , G02B6/3829 , G02B6/385 , G02B6/3874 , G02B6/4225 , H04B10/0795
Abstract: 公开测量DUT连接器的插入损耗的非接触方法。所述DUT连接器具有第一套圈,所述第一套圈具有第一光纤和第一端面。所述方法利用参考连接器,所述参考连接器具有第二套圈,所述第二套圈具有第二光纤和第二端面。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轴向对准以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面对并且间隔开来以界定具有轴向间隙距离d的间隙;针对不同间隙距离d>0来测量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的所述插入损耗的值;以及基于当d>0时所述插入损耗的所述测量值来针对d=0的间隙距离估算所述插入损耗的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