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8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01270.3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和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粗网改进的准三维运输方法及系统、介质,将所要模拟的压水堆三维堆芯划分若干输运层,在每个输运层中径向划分多个细网;在压水堆每个输运层中再划分若干差分层;在每个差分层中径向划分多个粗网,并在每个粗网上建立粗网有限差分模型;在每个差分层中采用菱形差分假设中子角通量密度线性变化;在每个输运层上建立差分层中心面和交界面的面中子标通量密度修正的新的准三维输运模型。本发明方法可扩展准三维输运计算的轴向高度,减少准三维输运计算的建模层数,节省内存、提高计算效率,可用于压水堆数值反应堆模拟计算及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3372.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郑勇 , 李茂禾 , 刘东 , 陈冲 , 唐霄 , 李庆 , 王雪强 , 涂晓兰 , 刘盈 , 芦韡 , 陈长 , 刘余 , 潘俊杰 , 汤琪芬 , 于洋 , 赵文博 , 田俊科 , 吴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堆芯MOC程序与CFD程序网格映射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独立于MOC程序和CFD程序的耦合中间件实现两者的几何网格映射和耦合参数插值计算,将耦合参数插值系数以二进制格式保存至文件中,为耦合计算过程中MOC程序向CFD程序的耦合参数插值传递、CFD程序向MOC程序的耦合参数插值传递提供依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MOC方法的三维堆芯输运程序计算网格与基于CFD方法的流固耦合程序计算网格之间的高效快速映射及耦合参数计算传递,为三维堆芯精细化核‑热耦合计算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815862.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建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转化成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分别对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反应堆芯特征值和三维中子通量;求解一维方程时,基于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通量展开,并引入松弛因子计算三维中子通量将直接三维求解转化为一维和二维分别进行求解,基于松弛因子修正求解一维方程,保证了一维方程求解过程流与通量的匹配,解决了二维和一维计算通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157746.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弥散硼颗粒的输运等效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具体为:根据燃料芯体中颗粒的球形特征,建立若干不同类型的颗粒类型模型,循环所有能群的所有颗粒类型模型,计算每一能群的通量不利因子,根据所述通量不利因子修正微观输运截面,计算堆芯基体内多群宏观输运截面,求解多群玻尔兹曼中子输运方程,得到基体的多群中子通量,更新吸收反应率,对每一颗粒类型模型执行燃耗计算,得到下一时刻颗粒内的核子密度。本申请方案,在原有输运模块执行之前增加2个独立步骤,在燃耗模块计算之前增加1个步骤,整体上对程序的修改较少。本申请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有效刻画硼颗粒的自屏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671185.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 G21C17/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型降阶和数据同化的堆芯功率分布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的局部参数域;确定局部参数域的离散;利用堆芯物理计算程序和并行计算架构,计算离散的参数集合对应的物理场分布集合;采用模型降阶法对物理场分布集合进行降维,得到基函数;读取堆芯内外探测器读数,进行响应函数建模;进行基函数系数计算;将当前物理场近似为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为所求的基函数系数;不断更新局部参数域,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反应堆运行状态下堆芯功率分布的在线监测。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快速度的在线计算,摆脱了背景物理场求解不准确对功率分布重构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03032.1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瞬态参数智能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深度机器学习与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有关的输入输出匹配的数据对,获得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瞬态参数智能计算模型;通过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瞬态参数智能计算模型计算与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有关的输入参数,以获取相应的输出参数,实现核反应堆堆芯调棒过程的快速计算、仿真和预测。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计算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深度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实现核反应堆堆芯调棒瞬态过程快速计算、分析与预测,满足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方案快速验证、实时模拟仿真等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4803.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s方法与超细群结合的共振算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Tone’s方法计算每个单栅元的逃逸截面;计算在无限慢化剂条件下不同类型单栅元逃逸截面,并制作燃料总截面与燃料棒内子区域间碰撞概率的对应关系;根据前两步计算的逃逸概率计算碰撞概率的修正因子,并根据燃料总截面结合步骤2的对应关系,再乘以修正因子,得到堆芯的修正后的区域间碰撞概率;利用修正后碰撞概率求解各栅元的慢化方程,得到中子通量,计算多群截面。其优点是:使用消除黑体近似假设、所有燃料截面相同假设以及慢化剂截面不随能群变化假设,提高共振计算方法精度;使用超细群方法,精细计算燃料区域的共振自屏效应,提高实际问题计算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93778.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3 , G06F17/1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通量展开准三维输运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的输入项为先进反应堆数据;在轴向上,采用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通量展开,对出现的负通量进行置零操作,根据置零后的边界面通量计算各个平源区的轴向、径向泄漏项,根据轴向、径向泄漏项计算得到各平源区的标通量。本发明对于负通量进行置零,并通过置零后统计得到边界流计算泄漏项,通过泄漏项重新计算该平源区标通量。从而避免简单置零造成流与通量不匹配,影响计算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71019.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环境效应的栅元均匀化常数计算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和反应堆物理计算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均匀堆芯计算和非均匀栅格计算之间的特征参数守恒原则选取堆芯中子学特征;建立不连续因子或超级均匀化因子与堆芯中子学特征的差值表;利用全反射边界条件下各类型单组件问题计算得到的等效均匀化常数进行堆芯逐棒计算,得到各栅元中与堆芯中子学特征对应的堆芯中子学特征量;根据差值表对堆芯中子学特征量进行多维线性插值处理,精确计算得到栅元等效均匀化少群常数。本发明有效减弱了在栅元均匀化常数计算过程中由全反射边界条件未考虑堆芯真实环境对均匀化截面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堆芯逐棒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0057.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芯栅元燃耗特性的重构方法及装置。本公开针对堆芯组件轴向上划分为的每个节块,采用中子扩散模型确定该节块中每个能群的中子通量,以及每个能群的微观截面,并采用调制方法,对堆芯进行栅元级别精细网格的微观燃耗计算,进而更加精准的得到栅元内微观反应率、重要核素核子密度等参数。由于中子扩散模型相较于中子输运模型运算量小,速度快,这样,本公开既能够节省大量计算资源实现高效计算,又能够更加精确的得到栅元内的微观反应率、重要核素核子密度等参数,大大提高了堆芯燃耗特性计算的精确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