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月球重力环境的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9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84178.9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月球重力环境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压缩机和一个以上相互串联的气液分离模块;其中,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模块包括:离心分离管、排气管和回油管;所述离心分离管从上往下呈螺旋形排布,其采用套管形式,包括:套管外壁和套管内壁以及内外壁之间填充的多层毛细结构芯体;所述套管内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多层毛细结构芯体沿径向分为三层芯体,且每层芯体为多孔结构,其平均孔径从所述套管内壁到套管外壁沿径向逐层减小,进而形成阶梯孔结构;所述离心分离管的上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下端的内管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冷凝器连接,下端的多层毛细结构芯体中的外层芯体与回油管的一端连通;回油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回油口连通。

    一种工作于160K至220K温区的双回路深冷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714416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258510.2

    申请日:2017-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160K至220K工作温区的双回路深冷环路热管,可实现从常温区至160K低温区的跨温区启动和运行功能,从而解决现有常规环路热管常温区启动失效、储液器和工质充装量难以适应跨大温区的技术难题。本发明采用蒸发器和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的两套环路热管解决160K至220K温区的热传输问题。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乙烷工质,一套环路热管使用丙烯工质。两套环路热管的蒸发器通过集热座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源贴合吸收热量,两套环路热管的冷凝器热耦合在一起并与热沉贴合释放热量。

    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28834.7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蒸发器中,复合毛细芯由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依次复合而成;蒸发芯一侧上设有蒸气槽道,传输芯一侧靠近环路热管的储液器;蒸发芯和传输芯为同种材料,导热系数大于隔热芯材料导热系数,且熔点低于隔热芯材料熔点;壳体材料熔点大于等于蒸发芯和传输芯材料熔点;蒸发芯、传输芯和隔热芯为粉末材料,放壳体内,蒸发芯和传输芯热压烧结成型与壳体密封,隔热芯为粉末;传输芯粉末材料粒径大于等于蒸发芯粉末材料粒径。所述蒸发器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一种双储液器平板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9798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436097.5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储液器平板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该平板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两个储液器、蒸气管路和液体管路,蒸发器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储液器;液体管路分为两个支路分别插入两个储液器中,将两个储液器连接起来。两个储液器共同向蒸发器内的毛细芯提供液体工质。双储液器可从两个方向向毛细芯进行供液,能够提升平板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从而增大有效吸热面积,同时能够在重力场或加速度场中适应不同方位。

    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037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55938.8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控温加热器。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其技术方案是:PTC加热元件安装在由盖板与基体结构所组成的加热器壳体内;PTC加热元件由上下表面设有导电镀层的PTC材料组成;在PTC材料的四个侧面安装有绝缘片;正导电片、负导电片分别与PTC材料上下表面的导电镀层贴合;隔热垫片安装在负导电片与基体结构之间;绝缘层安装在正导电片与隔热层之间;隔热层安装在盖板与绝缘层之间。本发明利用PTC材料自身特性实现加热回路阻值的自主调整,利用单个加热器即可实现控温的目的,相比传统控温系统,取消了控制软件、测温元件,系统规模减小,系统成本降低,可靠性更高。

    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029335.X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热压烧结法:将蒸发器壳体装入模具中,将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材料粉末均匀紧实装填入模具中相应位置,在蒸发芯和传输芯所用粉末材料所对应烧结温度下,施加足以使蒸发芯和传输芯与壳体紧密贴合的压力,热压烧结成型,当蒸发芯和传输芯粉末材料形成冶金结合后降温,脱模得到所述环路热管蒸发器;所述模具在蒸发芯设置蒸气槽道处设有相应的蒸气槽道形状结构。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所述蒸发器可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7131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57571.7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 F28D15/043 F28D15/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可提高均热板的传热能力、极限热流密度散热能力、抗过载和逆重力工作能力,增大扩热板尺寸并减小其厚度,解决均热板性能提升对毛细芯孔径大小的矛盾需求。将由蒸发器、储液器和气/液管路组成的平板环路热管预埋在铝合金板内,组成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均热板。平板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布置在均热板上与待散热芯片的最大热源贴合的区域,蒸发器带蒸气槽道侧与最大热源贴合。均热板上设置有“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蒸发器出口引出气/液管路在均热板上“与热沉贴合区域”和“与热源贴合区域”之间往复布置,气/液管路最终经过“与热沉贴合区域”后返回到平板环路热管的储液器。

    一种热控用铝-不锈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5070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347601.X

    申请日:2014-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控用铝‑不锈钢复合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不锈钢管作为介质流通通道位于内层,铝合金管作为扩热材料位于外层。本发明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⑴铝合金管内壁平行于轴向、均匀分布、贯通槽道的加工;⑵不锈钢管外表面改性处理;⑶铝合金管内表面改性处理;⑷助焊剂涂覆及焊接组件装配;⑸铝合金管和不锈钢管装配组件金属浴钎焊;⑹铝外壳加工。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投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焊件变形小,液态介质保护焊件不氧化,特别适用于大规模连续性生产。所得铝‑不锈钢复合管界面近100%冶金结合,具有轻质、耐腐蚀、高传热能力,满足空间飞行器热控系统使用要求。

    一种两相流体回路真空热性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720854.7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流体回路真空热性能试验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对两相流体回路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传热能力和阻断性能进行测试、评估。本发明首先设计了一套真空热性能试验装置,然后根据该试验装置,通过控制模拟热源和散热板的温度控制两相流体回路的工作温度,设计试验方法,对两相流体回路的热传导和阻断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温度传感器的布置有利于观察两相流体回路中氨工质的状态,查看两相流体回路中的各部件是否满足温度要求,同时还可以查看两相流体回路是否达到平衡。

    适应热冲击的流量自匹配核热源异型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720601.X

    申请日:201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蒸发器。适应热冲击的流量自匹配核热源异型蒸发器,它包括:蒸气汇流环(1)、液体分流环(2)、四个蒸发器组件(3)以及充液管(4);其技术方案是,蒸气汇流环(1)为C形结构,液体分流环(2)为封闭的环形结构,蒸发器组件(3)包括:蒸发器壳体(3-1)以及集热座(3-2);蒸发器壳体(3-1)包裹在集热座(3-2)的内部,蒸发器壳体(3-1)内部设有一根轴向的毛细芯(3-3),蒸发器组件(3)安装于蒸气汇流环(1)之间液体分流环(2);本发明能够满足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使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