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穿过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047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80092610.5

    申请日:2018-04-26

    Inventor: 笹山美隆

    Abstract: 在托架中,突出部从托架主体突出,构成穿过孔的周面,且配置在穿过孔的整周上。因此,能够使托架的结构变得简单。而且,穿过孔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在突出部的穿过孔径向尺寸以下。因此,能够抑制织带在穿过孔重合。

    带安装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5568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80002184.3

    申请日:2014-01-27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安装器构成为在固定器(10)中,在固定器主体(36)贯通形成有插通孔(42),插通孔(42)中插通有带。并且,在固定器主体(36)的插通孔(42)整周形成有突出部(44),突出部(44)构成插通孔(42)的外周面。在此,突出部(44)朝向插通孔(42)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扩大插通孔(42)的外周面由突出部(44)构成的部分的面积,即使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也能够扩大带与插通孔(42)外周面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

    带安装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8705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015184.1

    申请日:2014-01-27

    Inventor: 伊藤忠男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安装器构成为在固定器(10)中,在固定器主体(36)贯通形成有插通孔(42),插通孔(42)中插通有带。并且,在固定器主体(36)的插通孔(42)整周形成有突出部(44),突出部(44)构成插通孔(42)的外周面。在此,突出部(44)朝向插通孔(42)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扩大插通孔(42)的外周面由突出部(44)构成的部分的面积,即使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也能够扩大带与插通孔(42)外周面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

    安全带固定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55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80042270.2

    申请日:2013-12-18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18 B60R22/24 B60R2022/1818 B60R2022/1831

    Abstract: 在安全带固定器(10)中,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乘车人员被带(30)束缚时,带(30)由于乘车人员的惯性移动,使得导引件(18)的插通孔(22)向车辆前侧移动,并且带(30)的车辆前侧端面与插通孔(22)的周面以高负重接触。在此,在导引件(18)和固定板(12)之间形成空隙。因此,通过由于带(30)而使导引件(18)相对于固定板(12)向车辆前侧移动,从而能够抑制插通孔(22)中的带(30)向车辆前侧的偏倚的发生。

    安全带固定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5568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80042270.2

    申请日:2013-12-18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18 B60R22/24 B60R2022/1818 B60R2022/1831

    Abstract: 在安全带固定器(10)中,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乘车人员被带(30)束缚时,带(30)由于乘车人员的惯性移动,使得导引件(18)的插通孔(22)向车辆前侧移动,并且带(30)的车辆前侧端面与插通孔(22)的周面以高负重接触。在此,在导引件(18)和固定板(12)之间形成空隙。因此,通过由于带(30)而使导引件(18)相对于固定板(12)向车辆前侧移动,从而能够抑制插通孔(22)中的带(30)向车辆前侧的偏倚的发生。

    安全带固定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3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80481.5

    申请日:2013-12-18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4 B60R2022/1831

    Abstract: 在安全带固定器(10)中,在固定板(12)的贯通孔(16)的周围成形有导引件(20),带(24)被导引件(20)的插通孔(22)可滑动地支撑。另外,导引件(20)未固定在固定板(12)的整个外周端面(12A)。在此,在固定板(12)的贯通孔(16)周围的边缘部形成的厚壁部(18)与固定板(12)的其他部分相比,加大了固定板(12)厚度方向尺寸。因此,能够抑制导引件(20)相对于固定板(12)的位置偏移。

    安全带固定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42371.X

    申请日:2013-12-18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4 B60R2022/1831

    Abstract: 在安全带固定器(10)中,当车辆发生紧急情况、乘车人员被带(28)束缚时,带(28)由于乘车人员的惯性移动,而移动到导引件(18)的插通孔(20)的车辆前侧,并且带(28)的车辆前侧端面与导引件(18)的变位壁(26)以高负重接触。在此,在导引件(18)上,变位壁(26)的刚性根据变位孔(24)而被降低。因此,通过变位壁(26)根据带(28)而向车辆前侧变形而变位,从而能够抑制插通孔(20)中的带(28)向车辆前侧的偏倚的产生。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868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80000477.8

    申请日:2007-09-07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1/2561 Y10T24/4088 Y10T24/45241 Y10T29/499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3)的带穿过孔(23)的舌片主体(25)上,突出地具备插入部(27),该插入部(27)具备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在该带扣上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27a),在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29)或多个凹部且使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形成为凹凸面,在舌片的背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与在表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对应地形成,上述凸部(29)离基准位置的高度或上述凹部离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舌片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48686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00477.8

    申请日:2007-09-07

    Inventor: 伊藤忠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B11/2561 Y10T24/4088 Y10T24/45241 Y10T29/499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座位安全带系统所使用的舌片,在具备用于穿过座位安全带(3)的带穿过孔(23)的舌片主体(25)上,突出地具备插入部(27),该插入部(27)具备在座位安全带系统的带扣中插入自如且在该带扣上具有的锁定片上卡定自如的锁定孔(27a),在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上具备多个凸部(29)或多个凹部且使上述插入部(27)的表面形成为凹凸面,在舌片的背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与在表面具备的凸部(29)或凹部对应地形成,上述凸部(29)离基准位置的高度或上述凹部离基准位置的深度为0.01mm~0.10mm。

    带安装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7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015184.1

    申请日:2014-01-27

    Inventor: 伊藤忠男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安装器构成为在固定器(10)中,在固定器主体(36)贯通形成有插通孔(42),插通孔(42)中插通有带。并且,在固定器主体(36)的插通孔(42)整周形成有突出部(44),突出部(44)构成插通孔(42)的外周面。在此,突出部(44)朝向插通孔(42)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扩大插通孔(42)的外周面由突出部(44)构成的部分的面积,即使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也能够扩大带与插通孔(42)外周面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缩小固定器主体(36)的板厚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