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683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544830.X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Abstract: 一种基于桩筏基础的能量采集与蓄能装置,包括筏板和桩基,筏板与软弱土层之间设有能源土工布,筏板和能源土工布中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导热管,桩基竖直设置在软弱土层中,桩基内设有第二导热管,筏板和能源土工布中的两层第一导热管通过第二接头,能源土工布中的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筏板以及筏板下方设置的能源土工布均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包括多根桩基,相邻两根桩基内的第二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第二导热管也通过接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大大增加地下导热管的长度,增加热交换效率,并有效利用桩筏基础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提升对地热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07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128027.8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竖向和水平向变形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测斜管,测斜管内部可放置测斜仪,构成建筑物水平变形测试系统,测斜管兼做沉降管,在测斜管外部设置沉降环,并与分层沉降仪共同构成建筑物竖向变形测试系统。其中测斜仪由电缆线、两组滚轮、贴应变片的弹簧片以及铅锤组成,分层沉降仪由测尺、传感器组成。发明同时在建筑物基础底面设置沉降环,可以直接测试基础变形量以及地基土压缩变形量。通过该测试装置监测高层建筑的水平方向变形、分层竖向变形及地基土压缩变形,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05145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3167.2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07 , E02D27/12 , E02D33/00 , F17C13/02 , F17C13/04 , F17C13/08 , F17C2201/0138 , F25B15/00
Abstract: 一种布置在桩基础中的储能与检测系统,包括承台、桩基,承台下方设有多根桩基,每根桩基内均设有纵向储气钢管和螺旋钢管箍筋,纵向储气钢管之间通过U型接头连接形成回路;每根桩基内设有两根检测用储气钢管,其中一根检测用储气钢管通过三通接头与纵向储气钢管连接,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头分别连接两根纵向储气钢管以及两根纵向储气钢管之间的检测用储气钢管下端;两根检测用储气钢管上端均穿过承台,并分别与总进气钢管、总出气钢管连接,总进气钢管上设有空气压缩机,总出气钢管上设有冷气风机和发电机。能够充分的利用桩基础内较大的空间,组成压缩空气发电系统,同时具有制冷、发电、桩身测斜变形与完整性检查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57007.6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布置在地下连续墙内的地下蓄能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钢管尾段、总储气钢管、连续储气钢管段和测斜储气钢管段,连续储气钢管段两端分别与测斜储气钢管段和储气钢管尾段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储气钢管单元,单片地下连续墙两侧分别预埋有一个独立的储气钢管单元,单片地下连续墙内的两根测斜储气钢管段与第一总储气钢管连接,单片地下连续墙内的两根储气钢管尾段与第二根总储气钢管连接,第一总储气钢管一端设有空气压缩机,第二总储气钢管一端为出气管道。采用上述结构,充分的利用了地下连续墙内的空间,在不影响地下连续墙稳定的情况下,组成压缩空气蓄能系统,具有供冷、供热、压力势能发电与地下连续墙变形检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311468.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F24T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地下连续墙内的地热采集装置,包括地下连续墙、导热管、总进水管、总出水管、锚固钢管,地下连续墙内设有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导热管,进水支管一端与导热管连接,另一端与总进水管连接,导热管未与进水支管连接的一端与出水支管一端连接,出水支管另一端与总出水管连接,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导热管连接形成一条管道回路,地下连续墙为多片,每片地下连续墙内设有一条管道回路,多条管道回路并联在同一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上,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与集热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它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减少成本投入,且能够有效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地下连续墙的稳定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0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28027.8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竖向和水平向变形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测斜管,测斜管内部可放置测斜仪,构成建筑物水平变形测试系统,测斜管兼做沉降管,在测斜管外部设置沉降环,并与分层沉降仪共同构成建筑物竖向变形测试系统。其中测斜仪由电缆线、两组滚轮、贴应变片的弹簧片以及铅锤组成,分层沉降仪由测尺、传感器组成。发明同时在建筑物基础底面设置沉降环,可以直接测试基础变形量以及地基土压缩变形量。通过该测试装置监测高层建筑的水平方向变形、分层竖向变形及地基土压缩变形,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37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47624.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一种带有锚杆支护结构的地热能源采集储备装置,包括地下连续墙、导热管、总进水管、总出水管、锚固钢管,地下连续墙内设有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导热管,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导热管连接形成一条管道回路,地下连续墙为多片,每片地下连续墙内设有一条管道回路,多条管道回路并联在同一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上,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与集热器连接;进水支管与导热管水平方向分层设置;地下连续墙上设有预留锚孔,进水支管上设有锚固钢管,锚固钢管固定在预留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它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减少成本投入,且能够有效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地下连续墙的稳定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05145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93167.2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布置在桩基础中的储能与检测系统,包括承台、桩基,承台下方设有多根桩基,每根桩基内均设有纵向储气钢管和螺旋钢管箍筋,纵向储气钢管之间通过U型接头连接形成回路;每根桩基内设有两根检测用储气钢管,其中一根检测用储气钢管通过三通接头与纵向储气钢管连接,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头分别连接两根纵向储气钢管以及两根纵向储气钢管之间的检测用储气钢管下端;两根检测用储气钢管上端均穿过承台,并分别与总进气钢管、总出气钢管连接,总进气钢管上设有空气压缩机,总出气钢管上设有冷气风机和发电机。能够充分的利用桩基础内较大的空间,组成压缩空气发电系统,同时具有制冷、发电、桩身测斜变形与完整性检查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60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057007.6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Abstract: 一种布置在地下连续墙内的地下蓄能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钢管尾段、总储气钢管、连续储气钢管段和测斜储气钢管段,连续储气钢管段两端分别与测斜储气钢管段和储气钢管尾段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储气钢管单元,单片地下连续墙两侧分别预埋有一个独立的储气钢管单元,单片地下连续墙内的两根测斜储气钢管段与第一总储气钢管连接,单片地下连续墙内的两根储气钢管尾段与第二根总储气钢管连接,第一总储气钢管一端设有空气压缩机,第二总储气钢管一端为出气管道。采用上述结构,充分的利用了地下连续墙内的空间,在不影响地下连续墙稳定的情况下,组成压缩空气蓄能系统,具有供冷、供热、压力势能发电与地下连续墙变形检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68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4830.X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40 , F25B30/06 , E02D27/14 , F24F5/0046 , F24F5/005
Abstract: 一种基于桩筏基础的能量采集与蓄能装置,包括筏板和桩基,筏板与软弱土层之间设有能源土工布,筏板和能源土工布中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导热管,桩基竖直设置在软弱土层中,桩基内设有第二导热管,筏板和能源土工布中的两层第一导热管通过第二接头,能源土工布中的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之间通过接头连接;筏板以及筏板下方设置的能源土工布均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包括多根桩基,相邻两根桩基内的第二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第二导热管也通过接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大大增加地下导热管的长度,增加热交换效率,并有效利用桩筏基础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提升对地热能源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