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830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488976.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以及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凹部沿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的边缘设置,并使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暴露于所述凹部的内壁和下表面。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凹部中,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第三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凹部中,并连接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侧表面上和所述主体的与所述一个表面背对的另一表面上的连接电极。外绝缘层覆盖所述连接电极,并具有使所述连接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开口。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外绝缘层上和所述开口中并连接到所述连接电极。

    线圈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83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488976.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以及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凹部沿所述主体的一个表面的边缘设置,并使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暴露于所述凹部的内壁和下表面。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凹部中,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第三外电极设置在所述凹部中,并连接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侧表面上和所述主体的与所述一个表面背对的另一表面上的连接电极。外绝缘层覆盖所述连接电极,并具有使所述连接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暴露的开口。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外绝缘层上和所述开口中并连接到所述连接电极。

    线圈组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910915486.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彼此背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分别将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表面彼此连接的背对的端表面以及分别将所述端表面彼此连接的背对的侧表面。内绝缘层嵌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设置在所述内绝缘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主体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每个端表面中的凹入,以使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暴露。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凹入中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中的相应一个的连接部并且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焊盘部。填充部填充所述凹入并且覆盖所述连接部。

    电容器及制造该电容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711248130.7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及制造该电容器的方法。所述电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容层。所述基板包括:多个第一沟,从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穿至所述基板的内部;以及第一电容器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和所述第一沟中。所述第一电容器层包括第一介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的相对侧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容层包括:多个第二沟,从所述电容层的一个表面穿至所述电容层的内部;以及第二电容器层,设置在所述电容层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沟中。所述第二电容器层包括第二介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介电层的相对侧上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电容器及制造该电容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7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1248130.7

    申请日:2017-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3 H01L28/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及制造该电容器的方法。所述电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容层。所述基板包括:多个第一沟,从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穿至所述基板的内部;以及第一电容器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和所述第一沟中。所述第一电容器层包括第一介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的相对侧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容层包括:多个第二沟,从所述电容层的一个表面穿至所述电容层的内部;以及第二电容器层,设置在所述电容层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沟中。所述第二电容器层包括第二介电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介电层的相对侧上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多层薄膜电容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2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0505273.5

    申请日:2017-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3 H01G4/012 H01G4/232 H01G4/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薄膜电容器,所述多层薄膜电容器包括通过分离层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一多层主体和第二多层主体。所述第二多层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多层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多层主体构成顶部电容器,且所述第二主体构成底部电容器。第一外部端子、第二外部端子和第三外部端子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多层主体的上表面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多层主体和所述第二多层主体的内电极层。

    薄膜陶瓷电容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8929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0627312.9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陶瓷电容器,所述薄膜陶瓷电容器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中,介电层以及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交替地设置在基板上;以及第一电极焊盘和第二电极焊盘,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多个过孔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多个第一过孔中的每个第一过孔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电极焊盘彼此连接。多个第二过孔中的每个第二过孔使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焊盘彼此连接。分隔缝设置为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穿透并延伸到所述基板,并且所述多个第一过孔关于所述分隔缝对称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二过孔关于所述分隔缝对称地设置。

    多层薄膜电容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27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505273.5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薄膜电容器,所述多层薄膜电容器包括通过分离层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一多层主体和第二多层主体。所述第二多层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多层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多层主体构成顶部电容器,且所述第二主体构成底部电容器。第一外部端子、第二外部端子和第三外部端子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多层主体的上表面上并连接到所述第一多层主体和所述第二多层主体的内电极层。

    电容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87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165819.1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电容形成部分和设置在电容形成部分周围的边缘部分,多个沟道位于电容形成部分中。单元包括:三个或更多个介电层,设置在电容形成部分中并在沟道中延伸;以及三个或更多个电极层,该三个或更多个电极层与介于所述三个或更多个电极层之间的介电层顺序地堆叠,并且在沟道中延伸。至少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具有相反的极性并且均包括从电容形成部分延伸至边缘部分的引出电极。第一电极层的引出电极设置在设置于单元的中心部分的一侧的第一区域中,第二电极层的引出电极设置在设置于单元的中心部分的另一侧上的第二区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