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915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99104832.6

    申请日:1999-04-08

    Inventor: 朴原石 金度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H01J2229/8609

    Abstract: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矩形面板;一设有电子枪的颈部;及与面板相邻连续的玻锥,玻锥有一圆锥部分,其内表面在与颈部相邻连续的位置为圆形断面,其从颈部侧到面板侧变形成非圆形断面,非圆形断面沿着非水平和垂直轴的方向有最大直径,且从玻锥轴到圆锥部分内表面的距离非线性地增加或减少,垂直内表面朝玻锥轴凸出且满足:ΔH/rd<0.16,其中rd代表在对角方向上从玻锥轴到玻锥内表面的距离,ΔH代表从垂直线到凸起内表面的顶点的距离,垂直线为连接形成于凸起内表面的邻接的两个角落点的连接线。

    阴极射线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543C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99125434.1

    申请日:1999-11-10

    Inventor: 朴原石 李逢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H01J2229/8606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内部荧光屏和后部的屏盘。玻锥和屏盘的后部连接。玻锥有均具有大尺寸端和小尺寸端的主体和锥部。主体和锥部的连接点为玻锥的弯曲点。颈部密封到锥部的小尺寸端。电子枪在颈部内以产生电子束。电子枪有末级加速电极。偏转线圈在玻锥的锥部周围。玻锥构成满足:1.16≤((D/2)/tan(ψ/2))/(FG-TN)≤1.35,D为荧光屏有效区域尺寸,FG为主体大尺寸端和电子枪末级加速电极的距离,TN为锥部小尺寸端和玻锥弯曲点的距离,ψ为电子束偏转角。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69A

    公开(公告)日:1998-10-21

    申请号:CN98105849.3

    申请日:1998-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263

    Abstract: 一种制造阴极射线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配置带凸缘的芯柱,凸缘的外径小于颈部底端内径;当凸缘底面位于这样的位置范围,即从外侧凸缘底面距颈部底端的距离小于凸缘的厚度(mm),而从内侧凸缘底面距颈部底端的距离小于凸缘厚度的两倍时,进行颈部与凸缘之间的封接操作;及在封接操作过程中向下移动芯柱,以拉长颈部的封接部分,从而防止颈部封接部分收缩。

    阴极射线管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9639A

    公开(公告)日:1999-03-03

    申请号:CN98109398.1

    申请日:1998-06-02

    Abstract: 一种制造阴极射线管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一个有多个管座插脚、一管座法兰和一排气管的管座安装到一管座支撑装置上,将该管座插进一管壳的管颈中,从外部通过在管座法兰附近加热管颈的外围来将管座与管颈密封,用夹头夹住管座插脚暴露于管座支撑装置外部的部分,并将管座朝着与管颈相反的方向拉出。

    阴极射线管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48782A

    公开(公告)日:2000-03-29

    申请号:CN99104832.6

    申请日:1999-04-08

    Inventor: 朴原石 金度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H01J2229/8609

    Abstract: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矩形面板;一设有电子枪的颈部;及与面板相邻连续的玻锥,玻锥有一圆锥部分,其内表面在与颈部相邻连续的位置为圆形断面,其从颈部侧到面板侧变形成非圆形断面,非圆形断面沿着非水平和垂直轴的方向有最大直径,且从玻锥轴到圆锥部分内表面的距离非线性地增加或减少,垂直内表面朝玻锥轴凸出且满足:ΔH/rd

    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530C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98105849.3

    申请日:1998-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阴极射线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配置带凸缘的芯柱,凸缘的外径小于颈部底端内径;当凸缘位于这样的位置范围,即凸缘下表面距颈部底端的距离小于凸缘的厚度(mm),而凸缘上表面距颈部底端的距离小于凸缘厚度的两倍时,进行颈部与凸缘之间的封接操作;及在封接操作过程中向下移动芯柱,以拉长颈部的封接部分,从而防止颈部封接部分收缩。并且在封接操作过程中通过芯柱的排气管向阴极射线管内送入压缩空气。

    阴极射线管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56505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9125434.1

    申请日:1999-11-10

    Inventor: 朴原石 李逢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H01J2229/8606

    Abstract: 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内部荧光屏和后部的屏盘。玻锥和屏盘的后部连接。玻锥有均具有大尺寸端和小尺寸端的主体和锥部。主体和锥部的连接点为玻锥的弯曲点。颈部密封到锥部的小尺寸端。电子枪在颈部内以产生电子束。电子枪有末级加速电极。偏转线圈在玻锥的锥部周围。玻锥构成满足:1.16≤((D/2)/tan(Φ/2))/(FG-TN)≤1.35,D为荧光屏有效区域尺寸,FG为主体大尺寸端和电子枪末级加速电极的距离,TN为锥部小尺寸端和玻锥弯曲点的距离,Φ为电子束偏转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