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苯酯硅铝可磨损封严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7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33083.1

    申请日:2014-04-03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和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封严涂层复合材料,粒径为120~160μm,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为粒径50~80μm的聚苯酯微球、厚度为10~30nm的二氧化硅薄膜和铝粉层。无需先制备硅铝合金,直接在聚苯酯微球表面分别形成二氧化硅薄膜和铝粉层。使用时通过等离子喷涂法使之附着于基体表面,聚苯酯作为起润滑作用、抗磨的非金属相,铝作为金属相,用于同基体材料结合,二氧化硅薄膜在喷涂过程中保护聚苯酯不被烧损。喷涂时的聚苯酯烧损率低于1%;与金属基材的结合力psi达1000~1400,沉积效率50%~65%,显微硬度HV110~160,完全可以达到Metco601的标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种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0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378738.7

    申请日:2020-05-07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热喷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及其应用方法,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原材料主要包括:外层3‑5μm的铝粉、被所述铝粉包覆的粒径为35‑40μm的中空多孔氧化铝球以及所述中空多孔氧化铝球内部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三种,所述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所述中空多孔氧化铝球的处理;通过等离子喷涂法使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附着于碳化钨层表面,使得铝与碳化钨表面形成一体,铝形成的壳在喷涂过程中保护聚四氟乙烯不被烧损,使得聚四氟乙烯烧损率低于0.3%,且对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并在造纸的烘缸涂层的技术要求中硬度DPH300 650‑950和表面粗糙度Ra 0.8的指标本品完全可以达到,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六钛酸钾晶须的组合物及用途、热喷涂微球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796466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10093392.7

    申请日:2004-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钛酸钾晶须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它含有:微米级六钛酸钾针状晶须、水溶性粘合剂和水,重量比为1∶0.06-0.25∶0.5-4,并用于制备适于热喷涂工艺的微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喷涂微球、制造方法、用途和该方法使用的设备。所述微球平均直径为10-80微米,含有:微米级六钛酸钾针状晶须和水溶性粘合剂,重量比为1∶0.06-0.25。该微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将六钛酸钾针状晶须、粘合剂和水按照1∶0.06-0.25∶0.5-4的重量比混合;然后送入离心雾化器中,经旋转的离心雾化喷头喷射到热空气气氛中,脱除水份,形成固态微球。该固态微球用于热喷涂,形成性能优良的热喷涂涂层。所述设备体系包括:送风机、加热器、储料槽、离心雾化器、干燥塔。

    一种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0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78738.7

    申请日:2020-05-07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热喷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及其应用方法,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原材料主要包括:外层3-5μm的铝粉、被所述铝粉包覆的粒径为35-40μm的中空多孔氧化铝球以及所述中空多孔氧化铝球内部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三种,所述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所述中空多孔氧化铝球的处理;通过等离子喷涂法使铝包覆聚四氟乙烯粉材附着于碳化钨层表面,使得铝与碳化钨表面形成一体,铝形成的壳在喷涂过程中保护聚四氟乙烯不被烧损,使得聚四氟乙烯烧损率低于0.3%,且对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并在造纸的烘缸涂层的技术要求中硬度DPH300 650-950和表面粗糙度Ra 0.8的指标本品完全可以达到,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种聚苯酯硅铝可磨损封严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157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33083.1

    申请日:2014-04-03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和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封严涂层复合材料,粒径为120~160μm,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为粒径50~80μm的聚苯酯微球、厚度为10~30nm的二氧化硅薄膜和铝粉层。无需先制备硅铝合金,直接在聚苯酯微球表面分别形成二氧化硅薄膜和铝粉层。使用时通过等离子喷涂法使之附着于基体表面,聚苯酯作为起润滑作用、抗磨的非金属相,铝作为金属相,用于同基体材料结合,二氧化硅薄膜在喷涂过程中保护聚苯酯不被烧损。喷涂时的聚苯酯烧损率低于1%;与金属基材的结合力psi达1000~1400,沉积效率50%~65%,显微硬度HV110~160,完全可以达到Metco601的标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六钛酸钾晶须的组合物及用途、热喷涂微球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0349992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10093392.7

    申请日:2004-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钛酸钾晶须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它含有:微米级六钛酸钾针状晶须、水溶性粘合剂和水,重量比为1∶0.06-0.25∶0.5-4,并用于制备适于热喷涂工艺的微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喷涂微球、制造方法、用途和该方法使用的设备。所述微球平均直径为10-80微米,含有:微米级六钛酸钾针状晶须和水溶性粘合剂,重量比为1∶0.06-0.25。该微球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将六钛酸钾针状晶须、粘合剂和水按照1∶0.06-0.25∶0.5-4的重量比混合;然后送入离心雾化器中,经旋转的离心雾化喷头喷射到热空气气氛中,脱除水份,形成固态微球。该固态微球用于热喷涂,形成性能优良的热喷涂涂层。所述设备体系包括:送风机、加热器、储料槽、离心雾化器、干燥塔。

    可移动的超音速喷枪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2316202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47509.2

    申请日:2011-11-11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的超音速喷枪支架。一种可移动的超音速喷枪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卡盘、导向轴、顶轴、转盘、移动支架、导轨,其特征在于:移动支架的下方设有导轨,移动支架左上方设有转盘,移动支架的右上端设有顶轴;移动支架的右侧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左上端设有卡盘,卡盘内卡住导向轴。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机械结构固定取代人工固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又增加其稳定性,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喷涂热磁电子板的超音速储粉罐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321650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47507.3

    申请日:2011-11-11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喷涂热磁电子板的超音速储粉罐输送装置。一种喷涂热磁电子板的超音速储粉罐输送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储粉罐、粉末出口管、气缸,其特征在于:储粉罐的上端设有粉末入口,储粉罐的下端的左侧设有粉末出口管,储粉罐的下端的右侧设有管道,管道连接气缸;储粉罐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架上,支架的上方设有控制面板。同现有技术相比,运用气缸的原理,取代人工取粉的动作,在需要粉末的时候,打开气缸,这样既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又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超音速喷涂送粉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81841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673343.X

    申请日:2014-11-12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音速喷涂送粉装置,属于送料装置领域。一种超音速喷涂送粉装置,包括基板、送粉盘、盖子和中空的底座;所述基板的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送粉盘的上表面沿其圆周设有下凹的环形送粉槽;所述盖子的顶部开有与环形送粉槽相通的用于安装送粉筒的安装孔和用于连接喷枪的吸粉孔;所述盖子与基板配合将送粉盘盖合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座与基板的下表面相连,底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自基板的通孔内垂直向上穿出,并与送粉盘的下表面相连,带动送粉盘作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实施,通过控制送粉盘的转动速度控制送粉量,且速度可调,适用于各种粉末的传送。

    一种真空吸盘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77764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673303.5

    申请日:2014-11-12

    Inventor: 林惠令 林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属于平面磨床夹具领域。一种真空吸盘,包括上下叠放的表盘(1)和底盘(2);所述表盘(1)上开设有若干呈阵列排布的通孔(11);所述底盘(2)的上表面设有内凹的平台(21),底盘(2)的下表面的中心设有内凹的连接台(22),所述连接台(22)的中心开有与平台(21)相通的抽气孔(23);所述表盘(1)叠放在底盘(2)的上表面上,表盘(1)和底盘(2)之间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1.5mm,且厚薄不均的塑料薄片的吸附,结构简单易实施,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