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月柚子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59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8529.4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柚子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柚子花香精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的果香韵物质500‑620份、青滋香韵物质320‑500份、蜜甜香韵物质11‑15份、酸香韵物质1‑2份、酒香韵物质0.1‑0.5份、药草香韵物质0.1‑0.5份及辛香韵物质10‑17份。制备方法为:将新鲜摘取后于冰箱冷冻保藏的柚子花取出,解冻后放入玻璃顶空瓶中,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取样,对释放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到定性气相色谱和质谱,即得果香韵、青滋香韵、蜜甜香韵、酸香韵、酒香韵、药草香韵及辛香韵的成分数据;根据成分数据配制柚子花香精。本发明的柚子花香精赋香效果好,自然感和天然感好,在实际应用中添加量较少。

    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肽的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2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71318.5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肽的鉴定方法,采用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解;基于LC‑MS/MS分析进行蛋白水解物中多肽结构的鉴定;基于I‑TASSER在线建模服务器进行苦味受体同源建模并验证其可靠性;利用DS软件进行配体构建、LibDock对接及CROCKER对接,精确得到苦味肽;人工合成苦味肽;苦味肽的感官评价,并确定其阈值。本发明通过质谱技术、分子模拟技术及感官评价筛选出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中的苦味肽,通过分析多肽‑苦味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对接构象来筛选苦味肽,克服了传统的分离纯化的复杂性,节约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为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中苦味肽的筛选提供一个新方法。

    一种鹿茸菇浓厚味肽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19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8298.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蛋白活性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鹿茸菇浓厚味肽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的氨基酸序列选择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序列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均是从鹿茸菇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利用感官检测,结果表明两种鹿茸菇浓厚味肽具有良好的浓厚味和咸鲜味增强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均是小分子肽,易于被人体吸收;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浓厚味肽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没有任何污染、制得的食用菌浓厚味肽浓厚味突出,为优质呈味基料。

    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掩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4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70282.7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掩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掩盖剂加入到大豆蛋白水解液中,所述掩盖剂为三氯蔗糖、无水柠檬酸或两者的混合物。将三氯蔗糖、无水柠檬酸加入到大豆蛋白水解物中,基于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发现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苦味被很好地掩盖。本发明通过利用滋味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大豆蛋白水解液苦味掩盖的作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为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的掩盖提供一个新方法。

    一种阳光味道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0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4562.8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光香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阳光香精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的果香韵物质8‑40份、青香韵物质30‑90份、甜香韵物质25‑40份、酒香韵物质1‑2份、脂蜡香韵物质9‑200份及酸香韵物质13‑17份。制备方法为:采用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模拟阳光晒过织物的香气成分,得到果香韵、青香韵、甜香韵、脂蜡香韵、酒香韵、酸香韵的成分数据;根据成分数据配制阳光香精。本发明的阳光香精赋香效果好,自然感和天然感好,在实际应用中添加量较少。

    一种评估猴头菇β-葡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0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07306.7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猴头菇β-葡聚糖对肠道菌群调节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猴头菇β-葡聚糖、粪便供试液;猴头菇β-葡聚糖体外粪便发酵:将粪便悬浊液接种于猴头菇β-葡聚糖中,37℃厌氧发酵,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体外培养;检测发酵液中肠道微生物对猴头菇β-葡聚糖的代谢产物的响应值;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本发明通过猴头菇β-葡聚糖粪便菌群体外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的产量变化,以及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粪便菌群体外发酵中微生物种属的变化,提供了与猴头菇β-葡聚糖利用能力显著相关的4种肠道微生物菌属,通过菌属的变化以此判断猴头菇β-葡聚糖对健康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