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多孔膜制造方法、微多孔膜、电池用隔膜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61458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2622.X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逐次拉伸方式,使用UHMwPE,提供强度、透过性、耐热性优异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该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在使用分子量(Mw)小于1.0×106的主材A、分子量为1.0×106以上的副材B和增塑剂利用逐次拉伸法制造微多孔膜的过程中,对各树脂进行设计,以使得当将主材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的吸热量、副材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的吸热量分别设为Q1及Q2时,吸热量Q2相对于对吸热量Q1之比(吸热量Q2÷吸热量Q1)在110~118℃的整个温度范围内为1以上。

    微多孔膜制造方法、微多孔膜、电池用隔膜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61458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680032622.X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逐次拉伸方式,使用UHMwPE,提供强度、透过性、耐热性优异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及该微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在使用分子量(Mw)小于1.0×106的主材A、分子量为1.0×106以上的副材B和增塑剂利用逐次拉伸法制造微多孔膜的过程中,对各树脂进行设计,以使得当将主材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的吸热量、副材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的吸热量分别设为Q1及Q2时,吸热量Q2相对于对吸热量Q1之比(吸热量Q2÷吸热量Q1)在110~118℃的整个温度范围内为1以上。

    聚烯烃微多孔膜、电池用隔板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724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80009082.9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使用显微拉曼光谱装置通过下述(1)式、(2)式而算出的在130℃下测得的MD方向的取向参数值(fMH)与TD方向的取向参数值(fTH)都为1.70以下。fMH=Ia(MD,130℃)/Ib(MD,130℃)···(1)式fTH=Ia(TD,130℃)/Ib(TD,130℃)···(2)式需要说明的是,Ia为拉曼位移的1100~1170cm‑1的带宽范围中的拉曼谱带的最大强度,Ib为拉曼位移的1040~1090cm‑1的带宽范围中的拉曼谱带的最大强度,Ia(MD,130℃)、Ib(MD,130℃)为在130℃下测得的MD方向的最大强度,Ia(TD,130℃)、Ib(TD,130℃)为在130℃下测得的TD方向的最大强度。提供与以往相比具有优异的强度、收缩率的聚烯烃微多孔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