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3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1156869.X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控制湿热风狭长空间火灾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狭长空间消防控制领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狭长空间实验模型、中央控制系统、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环境及气流控制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实验测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在横向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和在纵向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本发明对于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矿井巷道、公路隧道等湿热环境和复杂通风环境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2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472572.8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细水雾抑制地下狭长空间火灾轰燃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狭长空间、顶部排烟装置、细水雾管路和测量系统,本发明无论是在自然通风、顶部排烟和纵向通风情况下,通过顶部排烟风机和纵向通风风机的作用,均可有效抑制轰燃现象的发生;本发明的细水雾供水管路根据实际狭长空间的情况设置细水雾喷头的数量,并通过试验设置细水雾喷头间距、流量和工作压力的组合有效抑制火焰扩散,并及时灭火;本发明通过可升降支撑架即可调节狭长空间的倾斜角度,研究了断面宽高比、长径比和倾斜角度对狭长空间轰燃发生条件的影响,得出不同坡度下细水雾抑制轰燃形成的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8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9329.4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G01D21/02 ,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受围挡的锂离子电池组热滥用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防爆仓体、围挡外壳、锂离子电池组、电加热棒、电加热板及电子秤,防爆仓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导热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及辐射热流计,防爆仓体外设有红外摄像仪。方法为:开展受围挡的由内部热源导致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及燃烧实验时,组装锂离子电池组并放置电加热棒,启动电加热棒,直至锂离子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或燃烧,记录实验数据,调整实验参数后重复实验;开展受围挡的由外部热源导致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及燃烧实验时,组装锂离子电池组且不放置电加热棒,启动电加热板,直至锂离子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或燃烧,记录实验数据,调整实验参数后重复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163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56869.X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控制湿热风狭长空间火灾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狭长空间消防控制领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狭长空间实验模型、中央控制系统、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环境及气流控制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实验测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在横向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和在纵向通风条件下的实验方法。本发明对于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矿井巷道、公路隧道等湿热环境和复杂通风环境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799329.4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G01D21/02 ,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受围挡的锂离子电池组热滥用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防爆仓体、围挡外壳、锂离子电池组、电加热棒、电加热板及电子秤,防爆仓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导热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及辐射热流计,防爆仓体外设有红外摄像仪。方法为:开展受围挡的由内部热源导致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及燃烧实验时,组装锂离子电池组并放置电加热棒,启动电加热棒,直至锂离子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或燃烧,记录实验数据,调整实验参数后重复实验;开展受围挡的由外部热源导致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及燃烧实验时,组装锂离子电池组且不放置电加热棒,启动电加热板,直至锂离子电池组发生热失控或燃烧,记录实验数据,调整实验参数后重复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472572.8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细水雾抑制地下狭长空间火灾轰燃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狭长空间、顶部排烟装置、细水雾管路和测量系统,本发明无论是在自然通风、顶部排烟和纵向通风情况下,通过顶部排烟风机和纵向通风风机的作用,均可有效抑制轰燃现象的发生;本发明的细水雾供水管路根据实际狭长空间的情况设置细水雾喷头的数量,并通过试验设置细水雾喷头间距、流量和工作压力的组合有效抑制火焰扩散,并及时灭火;本发明通过可升降支撑架即可调节狭长空间的倾斜角度,研究了断面宽高比、长径比和倾斜角度对狭长空间轰燃发生条件的影响,得出不同坡度下细水雾抑制轰燃形成的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053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0455.9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应急疏散决策优化与智能诱导的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监测前端、无线通讯模块、中控中心和多个执行终端,其中,监测前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中控中心相连接,中控中心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执行终端相连接,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的无线智能诱导指示标识作为执行终端。本发明的方法为监测前端实时对现场环境进行采集、监测,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传输给中控中心,中控中心通过应急疏散决策优化程序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决策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执行终端动态显示。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满足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灵活机动布置的需求,能够实现高程度自动化、高效率、全局最优智能疏散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0351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56883.X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265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博弈论和蚁群算法的智能疏散诱导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管理中心端、服务器端、中心网关端、固定式传感器端、用户端;管理中心端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器端相连接,服务器端与中心网关端相连接,中心网关端分别与固定式传感器端和用户端相连接;能够实时采集疏散区域内的事故环境状态信息、待疏散人员定位和移动信息,实时上传数据库服务器,有助于应用服务器实时掌握疏散人员分布状态的即时变化,实时分析各疏散通道的可利用程度和拥堵程度;开发大规模人员疏散路径优化算法,使用手表终端,实时对大规模群集人员疏散进行智能诱导,实现疏散诱导设备无线灵活布置和移动,克服语音诱导或光诱导中的噪音和干扰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868902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20733960.2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利用细水雾抑制地下狭长空间火灾轰燃的试验装置,包括狭长空间、顶部排烟装置、细水雾管路和测量系统,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在自然通风、顶部排烟和纵向通风情况下,通过顶部排烟风机和纵向通风风机的作用,均可有效抑制轰燃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细水雾供水管路根据实际狭长空间的情况设置细水雾喷头的数量,并通过试验设置细水雾喷头间距、流量和工作压力的组合有效抑制火焰扩散,并及时灭火;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升降支撑架即可调节狭长空间的倾斜角度,研究了断面宽高比、长径比和倾斜角度对狭长空间轰燃发生条件的影响,得出不同坡度下细水雾抑制轰燃形成的技术参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05340U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21613238.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控制湿热风狭长空间火灾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狭长空间消防控制领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狭长空间实验模型、中央控制系统、温湿度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环境及气流控制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实验测量系统。本实用新型对于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矿井巷道、公路隧道等湿热环境和复杂通风环境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