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3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54290.9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车轮钢的稀土处理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渣金协同控制的稀土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稀土在高强度车轮钢中的收得率,稀土含量达到0.0300‑0.0600%。稀土在变质钢中危害性较大的夹杂物的同时,微合金化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的净化和强化了晶界,细化了晶粒,促进了大角度晶界的形成,增大了对疲劳裂纹扩展的阻碍能力,显著提高了高强度车轮钢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6613.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耐磨钢的稀土处理方法,本发明在低合金耐磨钢LF精炼的末期对精炼渣进行改质,通过添加稀土氧化物、石灰、石英砂、氧化铝等将精炼渣改质为新型渣系,新型渣系的设计降低了精炼渣与钢中稀土之间的反应性,同时增强了精炼渣对夹杂物的溶解吸收能力和脱硫能力;最终,配合稀土‑铁合金的加入,低合金耐磨钢中稀土含量达到0.0050%~0.0300%,且抑制了大尺寸高熔点夹杂物的形成,避免了连铸过程的水口结瘤。稀土的添加,改善了钢板的热塑性,进而增大了低合金耐磨钢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磨损表面塑性变形区的厚度,增大了钢板表面的加工硬化程度,增强了钢板表面的显微硬度,显著提升了低合金耐磨钢的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46646.4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稀土处理方法,涉及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转炉出钢之前或出钢过程中将含稀土氧化物的合成渣加入钢包内,利用钢流的冲击作用使合成渣与钢液充分混合,并喂入铝线将渣中的稀土元素还原进入钢液,通过CaO‑Al2O3‑SiO2‑REO渣系与含Al钢液之间的渣金反应,使渣中的稀土还原进入钢液。CaO‑Al2O3‑SiO2‑REO渣系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夹杂物溶解吸收能力和脱硫能力,最终,通过该稀土处理方法,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中稀土含量达到0~0.0050%,钢材洁净度改善,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6646.4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稀土处理方法,涉及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转炉出钢之前或出钢过程中将含稀土氧化物的合成渣加入钢包内,利用钢流的冲击作用使合成渣与钢液充分混合,并喂入铝线将渣中的稀土元素还原进入钢液,通过CaO‑Al2O3‑SiO2‑REO渣系与含Al钢液之间的渣金反应,使渣中的稀土还原进入钢液。CaO‑Al2O3‑SiO2‑REO渣系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夹杂物溶解吸收能力和脱硫能力,最终,通过该稀土处理方法,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中稀土含量达到0~0.0050%,钢材洁净度改善,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4290.9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车轮钢的稀土处理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渣金协同控制的稀土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稀土在高强度车轮钢中的收得率,稀土含量达到0.0300‑0.0600%。稀土在变质钢中危害性较大的夹杂物的同时,微合金化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的净化和强化了晶界,细化了晶粒,促进了大角度晶界的形成,增大了对疲劳裂纹扩展的阻碍能力,显著提高了高强度车轮钢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46613.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耐磨钢的稀土处理方法,本发明在低合金耐磨钢LF精炼的末期对精炼渣进行改质,通过添加稀土氧化物、石灰、石英砂、氧化铝等将精炼渣改质为新型渣系,新型渣系的设计降低了精炼渣与钢中稀土之间的反应性,同时增强了精炼渣对夹杂物的溶解吸收能力和脱硫能力;最终,配合稀土‑铁合金的加入,低合金耐磨钢中稀土含量达到0.0050%~0.0300%,且抑制了大尺寸高熔点夹杂物的形成,避免了连铸过程的水口结瘤。稀土的添加,改善了钢板的热塑性,进而增大了低合金耐磨钢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磨损表面塑性变形区的厚度,增大了钢板表面的加工硬化程度,增强了钢板表面的显微硬度,显著提升了低合金耐磨钢的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