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03937.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12N5/09 , B01L3/00 , C12N5/071 , G01N33/569 ,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噬菌体磁性材料捕获和释放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M13噬菌体为支架,pIII蛋白基因展示组氨酸连接磁球,pVIII蛋白通过点击反应修饰MUC1适配体用于捕获和释放循环肿瘤细胞。制备的M13噬菌体磁性材料对CTC的捕获效率达到95.63%,释放效率为89.98%,细胞活性达到97.14%。相比利用单价适配体直接修饰的传统方法,该体系在全血中的捕获效率提高了46.4%,释放效率提高35%。M13噬菌体磁性材料还可以用于实际乳腺癌样本中的诊断和对不同乳腺癌的亚型进行区分,对EpCAM阴性细胞也有很好的捕获性能,大大降低CTC的漏检率和假阴性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518194.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62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谱/质谱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细胞二维表型分析的微流控制芯片、系统及检测方法。通过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从进口处注入微流控制芯片,通过具有持续高曲率结构的微流控螺旋管道实现超温和流体条件下的高效单细胞聚焦;接着单细胞通过微米级样品纯化通道快速地完成样品纯化过程,无需额外的离心清洗步骤;单细胞束在极细的水平通道中保持稳定的细胞排列,并被垂直于通道下方的LIF采集单个细胞表面特定蛋白表达的荧光数据;通过水平采样接口,可以避免传统垂直插管进样方式,利用ICPMS完成对应单细胞内药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实现超过90%的细胞检测效率,保证高通量单细胞内药物‑蛋白互作的表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18194.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62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谱/质谱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细胞二维表型分析的微流控制芯片、系统及检测方法。通过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从进口处注入微流控制芯片,通过具有持续高曲率结构的微流控螺旋管道实现超温和流体条件下的高效单细胞聚焦;接着单细胞通过微米级样品纯化通道快速地完成样品纯化过程,无需额外的离心清洗步骤;单细胞束在极细的水平通道中保持稳定的细胞排列,并被垂直于通道下方的LIF采集单个细胞表面特定蛋白表达的荧光数据;通过水平采样接口,可以避免传统垂直插管进样方式,利用ICPMS完成对应单细胞内药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实现超过90%的细胞检测效率,保证高通量单细胞内药物‑蛋白互作的表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902998.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21/082 , C09K1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稀土金属离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分子式为g‑C3N4:Tb。其制备方法是将含氮有机物和铽盐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无机酸后在微波炉中微波照射一段时间。自然冷却后,得到固体g‑C3N4:Tb材料。该荧光材料形成的分散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出较强绿色荧光。当激发波长为290nm时,其发射光谱中出现三个发射峰分别是一处宽峰(g‑C3N4特征峰)和两处尖锐发射峰(Tb3+的特征发射峰)。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制成材料稳定性高,荧光性能好,在生物成像和分析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434397.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IC‑ICP‑MS血砷形态分析前处理装置及方法,所属血液砷形态分析领域,装置包括磁辅助分散萃取系统和超声雾化分离系统;磁辅助分散萃取系统包括指尖陀螺、旋转轴、4个圆环形磁铁、2个长方体磁铁Ⅰ、2个长方体磁铁Ⅱ、离心管、磁力搅拌子和底座;离心管中段设置有超声雾化分离系统。本发明装置将血砷进行提取和分离,所得溶液可直接用于后续的IC‑ICP MS分析,不仅使预处理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保证了砷形态的稳定性,而且能高效地提取血液中砷,在优化条件下对血砷的提取效率>96%,加标回收率为96‑103%。本发明为复杂基质的样品预处理的小型化和在线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5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4397.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IC‑ICP‑MS血砷形态分析前处理装置及方法,所属血液砷形态分析领域,装置包括磁辅助分散萃取系统和超声雾化分离系统;磁辅助分散萃取系统包括指尖陀螺、旋转轴、4个圆环形磁铁、2个长方体磁铁Ⅰ、2个长方体磁铁Ⅱ、离心管、磁力搅拌子和底座;离心管中段设置有超声雾化分离系统。本发明装置将血砷进行提取和分离,所得溶液可直接用于后续的IC‑ICP MS分析,不仅使预处理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保证了砷形态的稳定性,而且能高效地提取血液中砷,在优化条件下对血砷的提取效率>96%,加标回收率为96‑103%。本发明为复杂基质的样品预处理的小型化和在线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745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02998.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21/082 , C09K1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稀土金属离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分子式为g-C3N4:Tb。其制备方法是将含氮有机物和铽盐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无机酸后在微波炉中微波照射一段时间。自然冷却后,得到固体g-C3N4:Tb材料。该荧光材料形成的分散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出较强绿色荧光。当激发波长为290nm时,其发射光谱中出现三个发射峰分别是一处宽峰(g-C3N4特征峰)和两处尖锐发射峰(Tb3+的特征发射峰)。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制成材料稳定性高,荧光性能好,在生物成像和分析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32260.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细胞分析的微流控芯片质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毛细管a、毛细管b、毛细管c;所述微流控制芯片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毛细管a和毛细管b一端分别与微量注射泵a和微量注射泵b出口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微流控芯片的进口Ⅰ和进口Ⅱ相连;所述毛细管c一端与微流控芯片的出口相连,另一端通过商用雾化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相连;一种用于单细胞分析的微流控芯片质谱系统对单细胞进行检测的使用方法:步骤1,准备进样;步骤2,细胞的有序排列;步骤3,单细胞束形成;步骤4,单细胞液流雾化;步骤5,单细胞的定量分析;步骤6,重复测定。不受限于特定流体条件限制,在宽范围的流速下形成稳定高效的单细胞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9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77349.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化超低记忆效应原子荧光痕量测汞仪,包括:进样系统,载气泵,化学蒸汽发生试剂引入系统,蒸汽发生反应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原子荧光检测系统,加热控温系统;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进样端分别与所述进样系统、所述载气泵和所述化学蒸汽发生试剂引入系统分别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出样端连通至所述气液分离系统,所述气液分离系统与所述原子荧光检测系统连通;所述加热控温系统包括电加热装置,风扇散热装置,温度探针和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在所述原子荧光检测系统外侧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加热装置用于为容纳空间加热。本申请的分析仪增加了一条载气通道,在保证重金属样品快速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降低样品离子束的损失,提高了仪器检测的准确性与精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7341.5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3 , G01N33/569 , G01N33/58 , C12N7/01 , C07K14/005 , C07K16/28 , C07K16/30 , C07K19/00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可更新型免疫亲和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首先构建工程化噬菌体H6G5‑M13,然后在工程化噬菌体H6G5‑M13上偶联多肽模块,所述的多肽模块,从N端到C端包含A、B、C三部分,A部分为目标物识别序列,位于N端,B部分为可选择性添加的连接序列,C部分为LPXTG底物序列,位于C端,X指任意氨基酸;最后工程化噬菌体通过Ni‑6His作用定向偶联到Ni2+‑IDA磁珠上,进而形成通用可更新型免疫亲和磁珠。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一种通用可更新型免疫亲和磁珠可用于制备化学检测试剂,还可以用于细胞和细胞外囊泡的捕获、释放和传感检测中。
-
-
-
-
-
-
-
-
-